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也談「彎道超車」

也談「彎道超車」

「彎道超車」原本是一個體育運動的概念。它是說,在自行車或者汽車比賽中,後面的車手,在某個彎道,運用某種技巧突然超過前面的車手。2009年,在中美經貿論壇會議上,百度總裁李彥宏首次把它應用到經濟領域,意思是說「在經濟活動中,後來的企業可以利用經濟危機的契機,利用技巧趕超前面的企業。」自此,這個國家似乎就患上了「彎道超車」狂躁症,幾乎在每一個競爭性領域都大談「彎道超車」,特別是科技領域。

在經濟領域,或許可以相信,中國,由於其巨大的人口體量,如果發展順利,在可見的未來,確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成為世界第一。可是,要說,在科技領域,中國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在可見的未來,成為世界第一,那就有些過於自大,甚至自欺了。

中國目前有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有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以及所謂的中國「天眼」,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FAST。可是,這些能說明什麼?「神威·太湖之光」的研發仍然是以美國人所開發的光纖網路技術為基礎,「墨子號」至今為止,都不能證明它有什麼真正的用處,而且,不能忘記的是「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的老師是量子實驗研究的公認權威奧地利的蔡林格。這意味著,「墨子號」對於外國人來說,並不是如此之新。至於中國「天眼」,那更是尷尬,因為國內甚至找不到一個有經驗的天文學家來運營它,而必須去國外招聘。

在科學發展史上,根本不存在「彎道超車」這回事。這是一個暴發戶的心態,而無視科學發展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背景。西方世界是科學的發源地,也是它的繁榮地,至今還沒有一個非西方國家在科學領域超越過他們。日本和俄羅斯在科學發展上都遠比中國具有更深的文化根基,兩個國家在世界最頂級的科學獎諾貝爾獎(日本20個,俄羅斯16個)以及最頂級的數學獎---菲爾茲獎(日本3個,俄羅斯8個,在這個獎上,中國沒有1個)上,都要遠遠超過中國。就是這樣,它們也仍然無法與英國,法國,德國,以及美國比。

前蘇聯曾經創造過一個名叫「斯普特林克時刻(sputnik--moment)」,在那個時候,蘇聯,出乎意料地發射了當時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使西方,特別是美國大為震驚。然而,震驚之餘,當時已加入美國的「火箭之父」德國科學家布勞恩,非常冷靜地說,「無需擔心,我們有實力超過他們。」接著,在他的幫助下,美國造出自己的衛星,並且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中國現在還沒有一項技術能達到斯普特林克那樣的級別。中國能有這樣的時刻嗎?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說「中國學者應該更自信一些。過去我們叫『彎道超車』,我覺得,,,最好是叫『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似乎是在暗示「彎道超車」這種投機取巧的精神不可取。可是,想一想,我們的大學甚至都不能培養出一個自己的傑出人才,而不得不每年都輸送幾十萬的學生出國學習,一旦那些發達國家切斷中國學生的深造之路,那麼,這個路,怎麼開?這個橋,怎麼搭?

同樣,不應忘了,科學的起源和發展都是以人文為背景:不給人以尊嚴,一切皆枉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眼視角 的精彩文章:

TAG:精眼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