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為獨庫公路而長眠於天山的英烈!

清明時節,讓我們緬懷為獨庫公路而長眠於天山的英烈!

獨庫公路

橫貫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脈將新疆分為南北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適應戰備需要,國家曾以3年時間,完成了獨庫公路的雛形。這條公路,北起石油名城獨山子南至龜茲國故地重鎮庫車,全長531公里(正線),目前仍是唯一貫穿新疆腹地、連接新疆南北交通的大動脈,縮短南北疆行程近600公里,也是我國西部邊陲第一條國防公路。

1974年,遵照毛主席發出的「要搞活天山」的指示。又對獨庫公路進行重建,歷時9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前無古人的築路工程。其間,有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168名築路官兵長眠於天山深處,長者31歲,最年輕者只有16歲,幾乎覆蓋了從副師到普通戰士的各個職級。

喬爾瑪,在蒙古語里是道路狹窄、難以通行的意思。連綿不絕、高聳入雲的天山山脈間,新疆伊犁盆地東北角的這片河谷,是北疆與南疆之間的必經戰略要地。

當我們從獨山子出發穿越壯美雄奇的天山百里畫廊來到這裡,夕陽的餘輝灑在雪白的紀念碑上,散發出金色的光芒:

「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

一排,兩排,三排……168個墓碑靜卧在草叢中,莊嚴樸素,宛如一支整裝待發的隊伍。

18歲、19歲、20歲、21歲、30歲……這支隊伍是如此年輕,風華正茂。碑文上永遠定格的年齡,意味著他們將永遠不會老去。

烈士陵園是2006年修建的。群山之間,高20米的白色紀念碑直刺藍天,如同一個威嚴而沉默的哨兵——翱翔於天山的168位英靈,日夜守衛著穿越天山的獨庫公路。

獨庫公路,這是怎樣的一條路啊!

邊塞詩人岑參這樣描繪:「天山有雪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唐代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想從這裡穿過天山到龜茲(庫車),由於道路險惡而只有另擇他途繞行。

到1983年竣工,數萬築路大軍與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殊死搏鬥、浴血奮戰10載,創造了撼天動地的「天山精神」。

從獨山子到庫車,地勢起伏跌宕,逶迤盤旋,4次躍上海拔3000多米的達坂(高高的山口之意),60%的路基匍匐於崇山峻岭間,其中200多公里是懸崖峭壁。

在築路過程中,各種危險時時刻刻威脅著官兵的生命。

許多時候,山高路陡,冰隔雪阻,機械車輛少且根本上不去,官兵們徒手搬運,硬是把難以計數的炸藥、柴油、糧食、煤炭連同帳篷、行李搬到工地上。

獨庫公路平均每公里土石方是正常標準的10多倍。全部土石方,要是砌成一米高、半米厚的石牆,能繞地球一圈還要多。

為了這531公里路,有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168名築路官兵長眠於天山深處,長者31歲,最年輕者只有16歲,幾乎覆蓋了從副師到普通戰士的各個職級。還有上千軍人傷殘。平均3.16公里,就有一名年輕的戰士獻出生命。

翻開烈士名冊:

有的犧牲在突然來襲的暴風雪、泥石流、滾石、洪水、滑坡中;

有的在空氣稀薄的冰達坂塌方中以身殉職;

有的在衝破冰雪封阻執行任務中英勇獻身;

有的被瞬息而來的雪崩吞噬了生命;

有的在工作崗位上積勞成疾,再也不能與他的戰友一道戰鬥;

有的在飛線施工中壯烈犧牲;

這哪裡只是一條用鮮血、生命鋪就的公路?!

喬爾瑪烈士陵園裡一塊巨石上,關於獨庫公路的簡介,第一句寫道:路是躺著的碑,碑是豎起的路。

這條路,分明是:

一條飄在天山的彩練!

一條蜿蜒於峻岭間的巨龍!

一段凝固在天山的傳奇!

一座樹立在天山之巔的豐碑!

這條路,是一條激勵人們不畏艱險、

勇往直前的英雄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山子旅遊 的精彩文章:

獨山子發展史之十三——1936年10月17日,獨山子的生日!

TAG:獨山子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