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化山西:山西歷史上總共有多少位狀元?

文化山西:山西歷史上總共有多少位狀元?

原標題:文化山西:山西歷史上總共有多少位狀元?



在「學而優則仕」的古代,文人們都把參加科舉考試作為躋身仕途、「鹹魚翻生」的唯一途徑,這激勵著無數學子卧薪嘗膽、懸樑刺股、十年寒窗。在中國科舉史上,參加科舉考試的才子有如過江之鯽,而能有幸能登上科舉考試巔峰成為狀元郎的,則是屈指可數。


山西歷史上共出現過25位狀元


就山西來講,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次科考,在科舉制度存在的1282年間,山西歷史上先後出現了25位狀元,其中唐朝5人,宋朝4人,遼朝1人,金朝14人,元朝1人。


1


唐朝


「宰相村」聞喜縣獨佔2個名額



在唐朝5位山西籍狀元中,素有「中華宰相村」之稱的山西運城聞喜縣裴氏更是獨佔了2人。先後湧現出了裴格和裴思謙兩位狀元。裴格,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庚申科狀元及第。裴思謙,唐文宗開成三年(838)戊午科狀元及第。


狀元出身的「詩佛」王維



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


王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苑論與柳璟


苑論,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東北)人。字言揚,生卒年不詳,唐德宗貞元九年(793)癸酉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二人。其中有柳宗元、劉禹錫等。


柳璟,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縣西)人。字德輝。生年不詳。約卒於武宗會昌五年(846)。唐敬宗寶曆元年(825)乙巳科狀元及第。


2


宋朝



王溥(圖片來源網路)


史學成就最高的狀元——王溥


王溥,字齊物,宋初并州祁人。歷任後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兩代四朝宰相,又為著名之史學大家,編撰《世宗實錄》、《唐會要》、《五代會要》——三部史籍共170卷。在中國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便是王溥。


史上唯一一位用打架贏得狀元的人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字希阮。宋太祖開寶八年(975)乙亥科狀元。


據說當年殿試時,王嗣宗和陳識最先完卷,並一同上呈,由於兩人的試卷都是上乘之作,宋太祖也難定奪。這個時候宋太祖竟然提出一個史無前例的較量方式:打架!宋太祖馬上得的天下,用這個方法,自然最合適不過了。結果,王嗣宗贏,陳識輸。至此,王嗣宗就成了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打架贏得狀元之位的人。


安德裕與張觀


安德裕,朔州(今山西朔州),字益之,一字師皋。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己巳科狀元。


張觀,絳州絳縣(今山西絳縣)人,字思正。生卒年不詳。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甲寅科狀元。


3


遼代



邊貫道,豐州(今屬山西)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遼朝某科狀元,也是遼朝唯一一位山西籍狀元。

4


金朝



金朝是山西籍狀元最多的朝代,超半數的狀元都出現於這一時期。


劉偽,山西渾源(今屬山西)人,號南山翁,生卒年不詳。金太宗天會元年(1124)甲辰科詞賦狀元。


任忠傑,山西天戎(今屬山西)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辛巳科狀元。


王澤,山西陽曲(今屬山西)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辛亥科狀元。


楊雲翼,樂平(今山西昔陽)人,字之美。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甲寅科狀元。


張檝,山西人,字巨濟,生卒年不詳。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甲寅科狀元。


李俊民,澤州(今山西晉城)人,字用章。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庚申科狀元。

李獻能,河中(今山西運城)人,字欽叔。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乙亥科狀元。


鄭時昌,山西洪洞縣人,字仲康,生卒年不詳。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一1189)某科狀元。


武明甫,山西陵川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海陵王貞元中及第第一。


趙安時,山西陵川人。字型大小、生卒年不詳。金海陵王正隆年間(1156—1161)某科狀元。


趙安榮,山西陵川人,字型大小、生卒年不詳。金熙宗天眷年間某科狀元,趙安時之弟,為金朝唯一的一對兄弟狀元。


劉海,山西合河人,一說為山西興州(今河北灤平)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朝某科狀元。


李安,山西襄垣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朝某科狀元。


張繼祖,山西臨晉人。字型大小、生卒年均不詳。金朝某科狀元。


5


元朝


張益,西河(今山西省汾陽市)人,元朝泰定元年三月(1324年)由集賢大學士王約廷試100名(甲科85名、乙科15名)士人中取進士第一名(即狀元)。張益也是山西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


明清五百年,山西竟沒出一個狀元!



在明清兩代,山西沒有出過一個狀元,連進士也遠遠低於其他省份。這並不是因為山西沒人才,而在當時的山西蔓延著一股「重商輕文」的風氣,年輕人們削尖了腦袋往商號鑽,不願走科舉入仕之路。同時,重商輕文的社會風氣又進一步使人們衝破傳統觀念去開闢廣闊的市場,從而使山西經商之人越來越多,規模越作越大。


據說當時的一個商號普通員工身股就是三厘,平均每年能分到1075兩銀子,而當時一個知縣包括養廉銀在內的全部收入不過如此。直到如今,山西還流傳有「家有萬兩銀,不如茶莊上有個人」、「當官入了閣,不如茶票莊上當了客」、"有兒開商店,強過做知縣"等俗語。

如此,既造就了富甲一方的晉商,但也讓山西五百年來都未能出現一位狀元。(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黃河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典出山西:山西的王朝北魏(上)
典出山西:山西的王朝北魏(下)

TAG:山西黃河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