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血的經驗告訴你在加拿大看急診要等多久?

用血的經驗告訴你在加拿大看急診要等多久?

在加拿大看病,除非傷害事故或急診,都先要去看家庭醫生,由家庭醫生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簡單判斷和治療,如果有需要,再由家庭醫生根據情況轉去醫學化驗所進行檢查,或轉去專科醫生治療。

而在加拿大看急診是受到詬病比較多的一環。因為醫生護士的資源有限,所以真的是「救死不扶傷、救命不救急」,只有真正最緊迫的有生命危險的病人才會得到第一時間的救護,而像發燒、身體不適、或者普通外傷的話可能需要等待很久的時間。

這不,正在辦理薩省企業家移民項目的X女士為了趕上4月18日的EOI挑選,這幾日正在里賈納進行商業考察。

GIF

這裡播插一下薩省企業家項目的優勢:

薩省企業家移民概況

★凈資產不少於50萬加幣並能解釋來源

★在薩省投資20萬加幣做生意

★0英語要求

★1年內可登陸薩省

★EOI評分80分以上即可申請

X女士白天在里賈納考察投資項目累了一天,晚上想吃點水果。

結果不知道是加拿大的水果刀太鋒利還是加拿大的蘋果太滑,總之X女士的左手食指一下子就被切傷了,血流不止。

本次全程陪同X女士一起到薩省考察的銀河客服經理David帶著X女士到了醫院掛急診,足足等了3個小時才輪到縫針和包紮。

但在整個處理傷口和縫針的過程中,醫生態度如春風般溫暖,專業度也沒有任何話說。

X女士以身犯險,用血的經驗向我們展示了在加拿大看外傷需要等3個小時。

在這裡請讓我們對X女士致以最誠摯的問候。X女士,您真是棒棒的!

GIF

以下是客服經理David發回來的實況轉播:

進去急診會先安排登記信息,然後去另一邊的急救分流窗口,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判斷級數,如發燒感冒等輕微癥狀會分至非緊急類別,如有傷口見血或刀傷等會分至第3類別(緊急);

X女士刀傷是一個比較深的傷口,而且出現麻痹及神經損傷的可能,所以護士就安排在緊急類別中,但當地是正是假期,醫院安排了一個基本服務的人員照料,所以還是等得比較久,當時急診已比較多人,我們聽到護士電話通知非值班醫生回來幫手,增加處理速度;

期間有護士出來關懷等候人士,也查看病人情況有沒惡化,看到醫院人性化一面;

叫到我們時,護士安排檢查血壓,同時也是諮詢客人有沒什麼病歷史、藥物過敏、近半個月是否食過什麼葯等信息,然後醫生進來也再次確認信息,沒問題後,就開始把拿來的用品一個一個解釋(這比國內醫生好,因為醫生提前解釋使用的藥物有什麼藥性及效果,讓你了解清楚就不會帶著疑慮離開)

處理傷口時,醫生很顧慮傷者的情況,手法很細緻,沒有給客人帶來緊張感,鏠2針加包傷口大約10分鐘,同時幫客人打破傷風,以防傷口感染,一共有2位醫生過來看,也幫客人打氣,哈哈,加拿大醫生好有愛呢;

諮詢如何交費時,醫生說我們有保險的就會把賬單寄回所在國,收到後交給保險公司就可。

當時我就問了問題,如果我們沒帶錢,也沒帶卡,又話回國後不交費的,醫院會怎樣處理?

醫生說這樣情況好少,我們都是信任病人,如果真的聯繫不上才能知會海關作一個記錄,以後想再次入境就比較難了,因為加拿大是全民醫療,只要有身份就一定要辦理care card醫療卡的,政府會支付所有費用,而遊客也知道這個小事會影響未來入境事項,所以病人都會支付相關費用(加拿大是以信用作為社會的基本準則,好多事情都看個人信用的,所以他們會無保留的幫助所有人);

X女士的等待不是最久的,還聽說過有孩子發燒去等了5個小時才看上,等看上醫生燒都退了......長時間排隊耽誤病情甚至威脅生命的情況會有發生,但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一般到了急診室後,會有經驗豐富的護士來查看病情,並根據病情來判斷治療的先後順序,相對還是比較科學的。

看急診時有一個小竅門,這也是X女士用血的經驗傳授給大家的,再次對X女士致以親切的問候!

GIF

小竅門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醫院急診等候時間都長,有的醫院會相對人少些。

比如在薩斯卡通,20幾萬人口的城市有三家綜合性醫院:城市醫院、皇家大學醫院和聖保羅醫院。

由於城市醫院地處Downtown所以急診的等候時間是最長的,所以急診可以盡量選擇另外兩家。

GIF

在加拿大醫院的急診室要等多久?

這個完全取決於你病的多重!

加拿大的急診分為五個等級

等級一

復甦(Resuscitation),需要立即見到醫生,概率是98%。等級1得定義是生命或肢體受到威脅,需要立即得到治療。如心臟停止,呼吸困難,嚴重創傷,休克等病情。

等級2

危急(Emergent),需要15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5%。定義是在生命或肢體有潛在性威脅,需要儘快得到治療。如頭部創傷,精神狀態改變,嚴重外傷,新生嬰兒,心肌梗死,藥物過量和腦中風等病症。

等級3

緊急(Urgent),需要3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90%。病情可能持續惡化,需要緊急得到治療,病人可能是有顯著的不適癥狀或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如適度的創傷,哮喘,消化道出血,懷孕期見紅,急性精神病並或有自殺的想法和急性疼痛等病症。

等級4

次緊急(Less Urgent),需要6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5%。病況可能和年齡(老化),疲憊或某些疾病之合併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如頭痛,角膜異物和慢性背部疼痛等等。

等級5

非緊急(Non Urgent),需要120分鐘內見到醫生,概率是80%。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但為非緊急狀況。如喉嚨痛,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輕度腹痛,但生命體征正常,簡單的腹瀉和嘔吐等等。

所以,一進急診室就有個專門的治療類選法(Triage)。就是看你到底有多嚴重的。然後測一下體溫心率血壓。然後決定你到底算不算緊急情況。

如果你只是發燒難受就去醫院看急診的話,那你等著吧。7、8 個小時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你心臟病發,90 分鐘之內你就能上手術台(如果做比如 PCI 或者 Bypass 的話)。

這個是有規定的,醫院不敢耽誤你。中風類同。這些都是爭分奪秒的病,早治療的話死亡率和恢復都比較好。所以,這種一般優先看。

為什麼你只是發燒要等那麼久?因為醫生要優先看更嚴重的病人,所以嚴重病人就等於插了你的隊。

至於急性闌尾炎,屬於比較緊急的病,所以不應該會等那麼久。(如果醫院敢讓你們等 8 個小時,也有可能是他們確信等 8 個小時不會穿孔。)

當然,醫院也不是回回判斷正確。在等候室死亡的病例,以前也出現過。因為負責決定病症嚴重與否的畢竟是個人,人總會犯錯。但是總體來說這種事情屬於不常見的範疇。

而研究表示,大部分去急診室的人都屬於輕微的疾病,而 90%的這種患者要等四個多小時。

統計時間如下表:

溫馨提醒:希望4月18日被EOI選中 且 目前有加拿大簽證的客戶,銀河移民還能安排最後一期的商務考察哦!現在簽約有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米移民 的精彩文章:

別再說香港你都去膩了!

TAG:一米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