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消費金融業績速覽:3家扭虧 十億凈利俱樂部誕生

消費金融業績速覽:3家扭虧 十億凈利俱樂部誕生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消費金融行業繼續呈現爆髮式增長,首次出現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招聯金融和捷信消費金融;此外,蘇寧消費金融和華融消費金融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管層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等嚴監管形勢之下,隨著資金成本和獲客成本的上升,消費金融行業後續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放緩。

兩家凈利超10億馬上金融凈利增8765%

記者注意到,消費金融行業從2016年快速發展以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陸續分化,除了還未披露2017年業績的中銀消費金融,2017年已誕生了2家凈利潤達到10億元的消費金融公司:招聯金融和捷信消費金融。

3月24日,招商銀行(28.810, 0.00, 0.00%)年報中披露了招聯金融的業績情況,2017年,招聯金融實現營業收入41.63億元,同比增長171.6%;凈利潤11.89億元,同比增長266.97%。

截至2017年末,招聯消費金融累計核批客戶166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5.93%;累計發放貸款(快速審批秒下款)2268.0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97.36%;期末貸款餘額468.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7.46%。

緊隨其後的,是具有外資背景的捷信消費金融。3月13日,捷信消費金融在銀行間市場發布的相關個人消費貸款(快速審批秒下款)ABS披露,捷信消費金融去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36億元,同比增長106%;凈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9.77%。

記者注意到,儘管捷信消費金融凈利潤數據和增速,已經落後於招聯金融,但江湖地位仍然不可撼動,它是首家營業收入過百億元大關的消費金融公司。

據了解,截至2017年12月底,捷信消費金融在中國的業務已經覆蓋29個省份和直轄市,312個城市,與迪信通、蘇寧和中域等全國零售商有良好合作關係,活躍客戶數量超過190萬,截至2017年末,總資產878.8億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10.27%。

此外,雖然中銀消費金融尚未披露2017年業績,但去年上半年,中銀消費金融的凈利潤已經達到6.4億元,亦有望躋身凈利潤十億元俱樂部。

馬上消費金融繼續扮演行業黑馬角色,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驚人。以「金融+科技」為核心,馬上消費金融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6.68億元,同比增長2854.43%;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8765%。

馬上消費金融的業績大幅增長還「拯救」了參股其30.62%的上市公司重慶百貨(29.450, 0.00, 0.00%),重慶百貨獲得投資收益1.78億元,對其凈利潤形成重大影響。

研究消費金融行業的上海交通大學程雪軍博士對記者表示,新時代背景下的經濟穩健發展,消費升級與消費理念的轉變,以及基於金融科技發展而推進的消費金融創新,創造了新的業務模式、流程和應用產品,致使消費金融行業進入盈利「豐水期」。

又有3家扭虧為盈

憑藉行業快速發展的東風,繼2016年招聯金融和馬上金融成功扭虧後,2017年又有包括蘇寧消費金融在內的多家公司實現扭虧為盈。

3月30日,股東方蘇寧易購(14.140, 0.00, 0.00%)發布的2017年報披露數據,2017年,蘇寧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262.26%;凈利潤2.17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截至2017年末,蘇寧消費金融資產合計57.84億元,負債合計52.18億元。

蘇寧消費金融相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實現扭虧為盈,得益於消費金融O2O模式的布局成熟,進入轉型收穫階段,已在「場景、獲客、風控」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

另一家扭虧的為四大AMC旗下消費金融公司,中國華融旗下華融消費金融,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750%;凈利潤1.0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中國華融表示,自開業以來,華融消費金融堅持「立足安徽、依託華融、服務小微、輻射全國」的市場定位,打造「小、快、靈」的經營特色。截至2017年底,華融消費金融貸款總額61.66億元。

郵儲銀行旗下的中郵消費金融也在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3月28日,郵儲銀行在年報中披露,截至2017年末,中郵消費金融的總資產達到134.94億元,凈資產9.98億元,凈利潤6775.13萬元。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素來低調的海爾消費金融的業績也被股東方美凱龍(15.270, 0.00, 0.00%)日前披露出來。  2017年海爾消費金融的總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截至2017年末,海爾消費金融總資產57.8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2%,資產負債率89.73%。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45.74%;凈利潤4769萬元,同比增長7.53%。

海爾消費金融相關人士表示,隨著展業規模擴大,公司放款規模隨之擴大,營業收入也實現大幅增長。然而, 2017年公司在風控系統和IT系統建設投入較大,各地人力資源配比投入較高,營業支出較大,導致利潤增速放緩。

此外,中原銀行在其年報中也披露了中原消費金融的業績情況,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040萬元。截至2017年末,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放款超過355萬筆,金額69.15億元,累計服務客戶128.27萬人,總資產33.07億元,不良貸款率0.22% 。

某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科技的普及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升級,在2016年和2017年,消費金融迎來發展藍海,「只要消費金融公司發力獲得足夠多的客戶,基本上是躺著賺錢,但在嚴監管形勢之下,行業發展增速很難像此前一樣。」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現金貸變形記
兩名錢寶網非法集資參與人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刑事拘留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