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2萬資本起步到年收入突破6000億,有人拿他與馬雲比,怎麼比?

從2萬資本起步到年收入突破6000億,有人拿他與馬雲比,怎麼比?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讓美國害怕的不是中國的阿里巴巴,也不是號稱有10億用戶的騰訊,而是深圳的一家還沒上市的公司——華為。3月30日,華為發布了2017年年報,毫無懸念地再度交出一份好成績。其全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人民幣6036億元,較2016年的5216億元增長15.7%;凈利潤47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8.1%。

三十年間,不少ICT廠商「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或「被風吹雨打去」、或「泯然眾人矣」。而華為則從2萬資本起步到年收入突破6000億、從小型民企到躋身世界五百強、從跟隨者到突入本行業的「無人區」,不僅以其獨有的穩健而快速的步伐屢屢創出業績新高,更是屹立潮頭開始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在很多創業點評中,我也習慣地拿高調的馬雲和低調的任正非做對比, 馬雲常常談及創業夢想,「再困難也不要忘記第一天的夢想,每個創業者第一天創業的夢想都是最美麗的,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第一天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相比馬雲,任正非的觀點更加直接。他認為,「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給老婆多賺點錢,不是為了世界榮譽,不是為了當世界領袖。」這樣的回答更加真實,也更加令人信服,這與任正非的經歷有關,也與任正非的人生經歷有關。

任正非1944年出生,從小就經歷了戰爭與貧困的折磨。上高中時,常常餓得心慌,也只能用米糠充饑,誰能想像得到,他的理想只是吃一個白面饅頭!生活的艱苦以及心靈承受的磨難,成為成就少年任正非性格的別樣機會。

1978年,自軍隊轉業之後,任正非就來到了當時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折騰幾年後,有點積蓄和資源,於1987年創立華為公司,最初的業務是倒買倒賣,靠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HAX交換機獲利。當時在深圳這種類型的公司一抓一大把,可大家活得都不錯,很舒服。但任正非卻放著舒服舒服賺錢的生意不做,自己搞研發,做產品。1990年,帶著幾十個年輕人,在一個南山的破舊廠房中,任正非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

在當時的中國交換機市場上,大型局用機和用戶機基本來自國外的電信企業及其在國內的合資企業,在通信圈中的人都非常清楚這個行業的風險性。所以,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華為公司放著唾手可得的錢不賺,卻去勞神耗財地搞科研。任正非曾自我解嘲,無知使他跌進了通訊設備這個天然的全球力量競爭最激烈的角力場。

在高科技領域,擁有自己的 核心技術,才可以自主,才有競爭優勢。為此,十幾年如一日,華為一直拿出銷售收入的10%作為研發投入。投入強度之高,當屬中國公司之最。在營銷方式上,任正非領導的華為也令人感到奇特。它幾乎從不做廣告,對現代企業最重視的公關傳播也沒有絲毫興趣,領導華為十幾年,任正非幾乎沒接受過媒體的採訪。但即便如此,並沒有影響到華為進入到中國頂尖企業行列。

不可否認華為的快速成長與中國特定的歷史時期有關,它恰好趕上了中國經濟大發展的高潮,通訊基礎設施的大量更新為華為帶來了巨大訂單。而任正非並不是一個內斂的人,熟知他的人說,任正非言談直抒胸臆,為性情中人,他可以為最小的客戶竭盡全力,但不會為好事的媒體費一點口舌。

不過,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電信大佬卻「神龍見首不見尾」,出奇低調,土狼、軍人、硬漢、戰略家……各種光怪陸離的色彩交織在一起,賦予其「中國最神秘的企業家」頭銜。無數的財經作家在撰寫任正非傳記時,總是這樣記載那段讓讀者難以忘懷的悲情故事。儘管如此,但是對於不惑之年的任正非來說,遲暮或許是其成為英雄的天敵。正所謂「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這樣的文字說明,44歲創業的任正非,並不比75歲二次創業的褚時健缺乏勵志故事。正如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小喬治·史密斯·巴頓所言:「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時的反彈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年二月 的精彩文章:

從包工頭做到王石稱為偶像,雖然才百億身家,但江湖地位超王健林

TAG:那年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