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葯技術領域繼續領跑!上海醫學科研對標更高水平

生葯技術領域繼續領跑!上海醫學科研對標更高水平

努力提升腫瘤患者生存期、從傳統中醫里尋找慢病防治策略……在上海,一群醫學科學家一直在攻關危害人群重大疾病的科研路上。日前揭曉的2017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按所屬技術領域劃分,46個生物與醫藥技術領域獲獎項目佔全部獲獎項目的17.2%,繼續處於領跑位置,體現上海強勁醫學科技實力。

腫瘤相關研究成為本次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的「最大熱門」,有七個一等獎項目圍繞眼腫瘤、肺部腫瘤等展開研究攻關,並取得重大突破。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團隊十年圍繞「應激微環境與腫瘤細胞命運決定及其干預策略」這一科學問題展開研究,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產生重要國際影響。比如有關「腺花素靶向Prx I/II」的發現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被國際同行列為大海撈針般發現葯靶的十大成功案例之一。

肝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發現以中晚期居多,門靜脈癌栓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表現,發生率高,大多數患者僅能存活三個月左右,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的診治一直是國際上的難題。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指導下,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程樹群教授領銜團隊在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診治方面獲得重大突破,包括在國際上推出《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多學科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該體系使門靜脈癌栓患者的總體療效提升20.4%。

慢性病是目前威脅我國民眾健康最主要的一大類疾病。如何防治慢性病的發生與發展,已成為我國以及世界各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上海交通大學陳紅專教授領銜項目團隊聚焦阿爾茨海默病靶標新葯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早期干預策略,在原始創新研究、關鍵技術解決和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獲得系列重要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名單上,還有一個醫學科普項目。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方秉華教授領銜「《急診室故事》醫學科普紀錄片」項目獲獎。醫學科普是惠及全民的醫療工程。據中國科協統計,醫學科普知識一直是我國公民科普需求的首位,而與之對應的我國公民醫學素養,特別是急救科學素養卻相對較低,不足人口百分之一。

該作品在醫學科普方式上作出創新,使用78個固定攝像頭同步隱蔽拍攝,在大型綜合性醫療機構急診室,不間斷無死角錄製,讓公眾在觀看紀錄片時「走近醫學、了解醫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科技 的精彩文章:

克隆猴來了,克隆「你」還遠嗎?

TAG:上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