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詩詞知多少?

清明詩詞知多少?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點評:杜牧這首《清明》,言淺意濃,寫法自然,音律感強,行人、雨、酒構成滿幅畫面,故易傳唱,位居清明詩之首。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點評:黃庭堅這首《清明》,二大亮點,一是桃紅李笑對比野田荒冢,二是最後一句升華至人生哲學。

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妝鏡巧眉偷葉樣,歌樓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無情。

點評:晏幾道此闕《浣溪沙》,詞句一般,但好主題思想。在這樣一個節日里不僅感嘆自己人生,更表達了對弱勢群體女子青春不在之後的同情,在那樣的時代,能為女性發聲,值得點贊。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點評:楊徽之此詩,雖無驚艷之句,但時空景物倒也自然清新。尤其處在填詞作詩流行用典的西昆體時期,亦算個性了。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點評:此詩無一生字,手法極其簡單,一切看似風清雲淡,然而更凸顯詩人追憶似水年華之心境。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點評:此詩看似寫盡京城長安清明時節之清平盛況,然後重點卻落在一個「昔年」。此詩作於晚唐,這一切在詩人看來,對比盛唐之時,就好似迴光返照。心情真箇酸痛啊。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點評:身為南宋末期江湖詩派的代表,作者此首清明詩,算得上品。前四句寫人物景象,生動形象。每每讀之便能想起回鄉掃墓之情景。後四句通過對比,得出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人生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一滴何曾到九泉」,讓人感慨。我們年年掃墓,風風光光也只是人間的一場熱鬧。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點評:這首清明詩,詞句並無十分亮眼之處,獨在人人都這春光時節,踏青祭祖之時,詩人仍在清貧中臨窗苦讀。這在清明詩中算是獨一份了。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點評:白居易這首清明詩,雖然極盡各種物象表現清明之悲涼,然後卻顯得過而不及。這也是「路上行人慾斷魂」的高明。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點評:這首陸遊的詩,算得上是名作了。整首詩里:聽春雨、賣杏花、寫字,煮茶組合出一幅悠然,清新之畫卷。然後細細品之,其中卻滿是淡淡的哀愁。作為一個愛國詩人,在65歲的時候面對山河破歲,經歷了人世起伏,雖再被起用,其心難勉惆悵,傷感,更何況在這樣的時節呢?多少人遙望中願啊。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點評:若不看作者,我們很難想到這是出自蘇東坡之手。因為在我們的腦海里,東坡永遠是那個「明月幾時有」,「左牽黃,右牽蒼」、「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氣大丈夫。而這首淡淡傷感的小詩,其實更體現了蘇軾仙氣與人氣、豪放與柔情完美結合的形象。作此詩時,蘇軾的父親,母親,妻子相繼離去,自己也是官場奔波,而這一年已41歲。在此時節 ,見如此梨花,難免不感嘆時光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智口才訓練營 的精彩文章:

相信自己是個天才

TAG:心智口才訓練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