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節,可寄哀思的三款「智能電子祭祀神器」專利分析

清明節,可寄哀思的三款「智能電子祭祀神器」專利分析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知識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博深知識產權

原標題:清明時節雨紛紛,智能祭祀寄哀思

IPRdaily導讀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到一年祭祀高峰,清明祭掃是對祖先和先烈的一種緬懷和追憶,秉承傳統和擯棄陋習並不互相矛盾,保護意識的提升與科技研發的進步,使得「智能電子祭祀」逐漸被大家所接受。然而如何文明祭祀,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到一年祭祀高峰。由古至今我們悼念祖先的方式,通常採用明火祭掃,先不說污染環境,深山裡的明火,不慎將導致大面積的森林火災。每到清明時節,「文明祭祀」都是熱議話題。然而如何文明祭祀,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

正因為市場對「文明祭祀」有需求,許多智能、電子祭祀的產品也應運而生。小編在soopat上搜索「電子祭祀」的專利分析。由下圖可看出,這類產品在2013年開始有相關專利申請,此後在2010年、2011年增長加快,並於2014年、2015年、2016年到達頂峰。如圖中顯示,「電子祭祀」產品的研發有一定的周期,也許在今年或者未來兩年會有大勢增長的態勢。

「電子祭祀」專利眾多,小編其中搜索幾個大家在清明節中很可能用得到的專利與大家分享:

1、電子蠟燭

蠟燭,在傳統祭祀中必不可少,現有的祭祀蠟燭都是採用明火方式,在戶外使用時存在火災的安全隱患,同時還會受到風、雨等不良氣候條件的影響而使蠟燭火焰不能正常燃燒甚至熄滅。

而電子蠟燭大部分又因電源限制不便戶外攜帶,實用新型專利201320471525.4中描述的一種電子祭祀蠟燭,由LED 電路板、燈泡、殼體、電池和手動開關組成,所述的LED 電路板和電池安裝在殼體內,燈泡安裝在殼體的頂部,開關安裝在殼體的外部。

本實用新型採用蠟體作為主體,採用LED 組件作為發光器件,其外觀和形狀仍然是人們心目中的普通蠟燭,且發光方式與普通蠟燭十分接近,能夠滿足人們用光的方式寄託哀思,滿足人們通過蠟燭祭祀故人的效果。其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價格低廉,能夠滿足人們作為大量使用的祭祀用品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除達到普通蠟燭的祭祀效果外,不怕日晒,加上蓋子,又不怕雨淋。

這項專利產品發光燈泡在容器內,光亮持久穩定,不用人照看,直到電池耗盡,這從根本上杜絕了祭祀場所的火災隱患。是「文明祭祀」的搭檔佳品。

2、電子焚燒爐

燃放鞭炮、燒冥幣等紙質物品是傳統的祭祀方式,由於其燃燒後成為灰燼不可重複利用,大量焚燒及燃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符合當前的環保可持續理念,同時使用火源極易引燃枯草等易燃物造成田野火災。

雖然也有人提出「鮮花祭掃」的祭祀方式,用鮮花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這種方式與傳統文化祭祀形式相背,鮮花的價格也會隨著節假日的來臨悄然攀升。

所有就有人發明了發明專利201410454304.5,這項發明:通過使用和識別電子耗材( 電子識別標籤),對其儲存數據的分析處理並結合數字化顯示成像技術,顯示與數據分析結果對應的聲音/ 圖像,以代替或補充現行的在祭祀中燃放鞭炮和燒冥幣的行為。

同時,這款電子焚燒爐還配備熱風裝置,模擬燒紙所產生的熱效應,可以讓祭掃者體會到物品燃燒,尤其是燒紙時的熱效應,提高真實感。

這項發明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明火燃燒,不構成大氣污染問題,使用安全,能夠杜絕祭祀時引發的火災;相比鮮花祭祀與網路祭祀而言,更加貼近傳統祭祀方式,更容易後人在祭祀時被廣泛接受和使用。

3、網路在線祭祀

一些在外漂泊的遊子,時間和空間以及一些經濟上的壓力,都成了他們回鄉祭祖路上羈絆,無法當面祭奠祖先成了他們每年的遺憾。所以「網路祭祀」的概念就應運而生,雖然目前「網路祭祀」相關技術已經存在,但發明專利201510324704.9對已有祭祀網站上的技術進行有效補充。

這項發明中描述了「網路祭祀」客戶端接收用戶發送的進入祭祀系統的請求並發送至伺服器;伺服器根據該進入祭祀系統的請求返回第一系統、第二系統、第三祭祀系統中的至少一個至客戶端;客戶端接收用戶的系統選擇請求並發送至伺服器;伺服器根據該系統選擇請求返回相應系統對應的頁面至客戶端;若客戶端接收到用戶發送的針對第一系統或第二系統的形象設置請求並發送至伺服器,伺服器返回相應的形象信息至客戶端;若客戶端接收用戶發送的針對第三祭祀系統的第三祭祀請求並發送至伺服器,伺服器返回相應的第三祭祀信息至客戶端。

這項「網路祭祀」的發明可在網路上完成祭祀,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且減少了危險的發生,也提供了一種途徑讓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向故去先人寄去哀思。

清明祭掃是對祖先和先烈的一種緬懷和追憶,秉承傳統和擯棄陋習並不互相矛盾,保護意識的提升與科技研發的進步,使得「智能電子祭祀」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但小編也不是一味的勸大家放棄傳統祭祀,畢竟傳統的風俗更容易被老一輩所接受。

但無論大家今年採用哪種形式進行祭掃,都是為了將先人永存記憶、銘刻心間。傳統祭祀做好防火安全即可,新型智能祭掃也將慢慢登上歷史舞台與之共存。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博深知識產權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Rdaily 的精彩文章:

美國近期「專利適格性」的勝訴案件著重於事實調查

TAG:IPR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