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者:「海四代」是重型機還是中型機 勿依賴傳統

學者:「海四代」是重型機還是中型機 勿依賴傳統

最近不少軍事愛好者正激烈爭論一個話題:未來四代艦載機應選擇重型機還是中型機?作為一個資深理工男,我講一下對「海四代」的看法。

第一,「海四代」是重型還是中型,不應是前提,而應是結果。

資料圖:殲—15飛機在「遼寧艦」上滑躍起飛。

換句話說,一個武器裝備型號最開始的技術論證,不會先去論證重型好還是中型好,而是要根據任務需求決定型號的各項戰術技術指標,重型還是中型是根據戰術技術指標論證結論形成的結果。

同時,現在艦載機重型和中型的界限也正在變模糊,今天所說的中型機可能就是三十年前的重型機。

第二,任務決定需求。任何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論證都是從「你要拿它幹什麼」作為一個邏輯起點。航母的任務是對付一等海上強國,還是針對其他海上國家?是出動重型航母還是中型航母?是出動輕型航母還是無航母?在確定了作戰對象以後,執行的主要任務是什麼?是執行艦隊防空任務?還是執行海上打擊任務?亦或是執行對陸攻擊任務?這對艦載機的選擇會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任何選項都是均衡的結果。在艦載機的選擇上,各項技術指標都是相互關聯的。比如載荷航程指標。載荷航程大固然很好,但飛機會更重更大更複雜,在艦上使用是不是方便?載機數量能不能保證?技術維護保養能否滿足需要?所以,任何指標都是相互均衡的結果。所有技術選項也有一個優先排序,排序不同,選擇的結果也不同。

第四,技術進步將是解開選擇難題的終極「鑰匙」。大家討論是重型還是中型,很大程度上是在糾結載荷航程的性能,糾結機載火控系統性能,糾結機動作戰的性能。而最終解決這些難題的「鑰匙」是技術進步。

F-35C艦載機

比如,重型機和中型機所涉及的載荷航程指標差距問題,如果機體結構材料3D列印技術的進步可以使艦載機的使用空重大幅降低的話,這個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再比如,四代機上艦後技術維護的難題,如果技術進步使後勤保障和維護不再這麼複雜的話,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其實,對這一問題,在過去的航母中也有其他的解決方式,比如在冷戰時期,美國就用大量不同類型的艦載機來分別執行各種任務。

現在,美國艦載機序列型號大大簡化了,這就是建立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

現在我們的航母和航母艦載機技術正處在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關節點。電磁彈射、隱身戰機、新材料3D列印、無人機等技術都處在突破的前沿。

我們在設法解開選擇難題的時候不妨更多的想想技術進步和前瞻,而不應再僅僅依賴傳統的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裝備與時俱進:或將告別傳統的木柄手榴彈
追憶殲-10之父宋文驄:曾被說「5分錢上長城」

TAG:中華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