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明,帶著故事和酒,敬那些永存海底的潛水員

清明,帶著故事和酒,敬那些永存海底的潛水員

清明已至,陰雨綿連不期止。

北京這邊連下了幾天雨加雪,濕漉的地面,涼意的冷風,陰沉的天空讓心情也帶著一份灰暗的情緒,前幾天就看到有人在路邊燒紙,大多是年紀花白的老人。

在燒完之後,會用粉筆在灰燼處畫一個圓圈,路人經過會快速繞道行走,怕驚擾什麼,也在祈求什麼。每到這個時候,傷感和矯情是唯一不會讓人厭煩的話題,悲傷也好像變得合情合理。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在潛水事故中,那些因為意外而永遠留在海底的潛水員。

拉開時光軸,我們看到的是...

時間:2015年11月27日

斯米蘭船宿

中國潛友

具體原因到現在也沒有詳細的報道,新聞上只說可能是遇強流導致事故發生。遇難的潛水員生命永遠停在了23歲,今天是Ta去世的860天

時間:2017年9月7日

水下長城探索項目

2位中國潛友

由於水下能見度較低和水下結構複雜,導致事故發生。今天是Ta們去世的210天。

時間:2018年2月17日

中國上海籍潛友在PG外島潛水,由於未能及時給BCD充氣,因此溺水。

而在同一天,阿波島一名中國潛友,被過往的螺旋槳擊中,當場死亡。

今天是Ta們去世的47天。

還有:

2017年7月,菲律賓,兩位香港潛水員以及一位在當地工作的美國教練一起在USS New York號沉船fun dive時,一位潛水員失蹤,教練去尋找,後來被發現兩人在船內溺亡,教練的浮力氣囊里最後一口氣都已經吸完。

2016年04月,馬來西亞,AOW學員在進行第二天的潛水考試程序時,不知發生何事故不幸死亡。

2016月2日,紐西蘭惠靈頓,一名女潛水員在潛水時懷疑心臟病發,同行潛伴把她拖上岸後立即進行心肺復甦但搶救失敗。

2016年1月,悉尼,一名獨行潛水員被人發現獨自在水面失去反應,當晚宣布死亡。死因不詳。

小18無意冒犯,只是今天是清明節,想說一句:願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前兩天剛看到一個新聞,中國出了首艘骨灰撒海專用船,視頻里長者把骨灰撒向大海,又瞬間被海水淹沒,讓人感覺很淚目,雖然有很多人夢想把骨灰撒向大海,但其實他們不一定懂得海洋,而潛水員懂得並熱愛海洋,你問這是他們的歸屬嗎?或許是吧。

離開的人已經走好,還在的人,請時刻謹記:

1.做好潛水計劃

與自己的潛伴提前做好潛水計劃,比如此次潛水的大概路線、目的,遇到危險或者走散如何應對等。

2.潛水裝備檢查

定期保養自己的潛水裝備,最好在出發前幾天再次檢查(建議一周左右),尤其是每位潛水員幾乎都必備的潛水電腦表,以及潛水手電筒的電池情況等。到達目的地後,及時檢查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潛水前,和潛伴互相檢查。

3.提前測試新裝備

誰都不能保證新買的裝備就一定沒有問題,所以在可控的環境下提前做好測試。

4.確保身體健康

不要忽視自身的健康問題,哪怕有一點點風險,也有可能因此而喪命。

5.了解潛點情況

如果不能提前了解潛點情況,那麼水下可能發生的意外會更多,屆時,恐怕只能隨機應變了。

6.不要冒險

不要以為自己的潛水技術很好,經驗很豐富就可以隨便潛入任何地方,有些洞穴、沉船內部還是需要提前培訓並取得專長才可以。

7.潛水期間不要飲酒

具體科學原理就不解釋了,總之,每年因為飲酒而發生意外的潛水員不在少數。

8.讓潛伴知道自己的氣體餘量

潛伴之間耗氣量差異較大是很常見的情況,了解對方的氣體餘量,便於隨時調整潛水時間及計劃。

9.溝通手勢

雖然PADI有規範潛水相關手勢,但下水前,仍要和潛伴充分溝通好,尤其是遇到危險的情況時,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安全。

10.上升時,注意過往船隻

每個潛水小組中,最少要有一人攜帶象拔等水面信號浮標,確保潛水活動的安全。如果水下流速較大,走失的風險會很高,所以建議最好每人都攜帶。

11.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守PADI對潛水員的所有規定,不要冒險嘗試,給自己甚至潛伴帶來危險。

end

最後祝願大家

潛水平安

聲明:本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後台授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十八米潛水微信公眾號:dive18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