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知識:古人沒有身份證,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冷知識:古人沒有身份證,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古人有沒有身份證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的?

古代沒有身份證,但一般情況下,人們也不需要這種東西。一個普通人需要證明自己身份時,用書信或信物即可。而對於官員這種特殊身份,則有相應的辦法來防止冒充事件的發生。

古代官員上任,別的可以不帶,但有兩樣東西必帶,一是敕牒,一是告身。

敕牒是朝廷發給的委任狀,上蓋有吏部大印,很難作假。官員到任後,首先需要交出敕牒作為憑證,並將之押在報道的衙門備案。

告身則是用於證明上任者本人身份的憑證,為防仿製,由國家專門機構製作。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的告身由吏部屬衙官告院統一製作,所用綾巾裱帶等材料,均由特定地點生產供應。在告身上,除赴任官員的籍貫、年齡等,一些形貌特徵也會被寫在告身上。

因此,告身即使被別人偷走或撿到,別人也難以冒充。而告身制度早在南北朝的北魏時已經產生。告身在官員赴任時證明自己的身份之後,並不上繳,而是由官員留下,用於其他需要證明身份的時候用。

另外,除告身外,古代官員還有一些其他憑證用以證明身份。唐代官員每個人都配有一種「魚符」,三品以上以黃金為材料,以下則或銀或銅。魚符上刻官員姓名、任職衙門及品級等,用以證明身份。宋代則有「牙牌」,是一種用象牙、獸骨、金屬等製成的版片,上刻有持牌人姓名、職務、履歷及所在衙門等。除官吏外,一些官宦之家的奴僕也有這類東西。另外,古代僧人的「度牒」則是一種僧人的身份證明。

擴展閱讀:度牒

度牒是國家發給僧尼的出家憑證,上面記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以及官署關係者的連署等。度牒制度始於唐代,之後一直沿用至清。度牒制度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僧尼在古代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等特權,許多人冒充出家人逃避賦稅徭役;

另一方面,即使是真正的僧尼,數量太多之後,也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因此統治者以限制度牒數量來限制僧尼數量。在古代,不向政府領取度牒私自出家,屬於犯法,要受到相應的懲罰。而歷代僧人領取度牒,都是要交錢的,數目從幾兩到十幾兩不等。

因此,賣度牒的收入也是國家相當可觀的一筆財政收入。尤其宋代的度牒,幾乎可以當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株連九族」中「九族」的範圍有多大?

在古代,如果有人犯了諸如欺君的重罪,有可能會被「株連九族」,即「一人犯罪,全家受難」。那麼,「九族」具體包括哪些人?它的範圍有多廣呢?

從古代的實際情況來看,「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體來說,「父族四」指罪人自己一家,外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外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外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母族三」指的是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和姨母及其兒子一家;「妻族二」指岳父一家和岳母的娘家。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株連九族」的情況十分少見,它只是一個統稱,並非嚴格的法律稱謂。比如,在唐代,如果某人犯了謀反的重罪,那麼這個人的父親和16歲以上的兒子要一同被處死,其他親屬都可免於死刑,只是按親疏關係或收進官府做奴婢,或流放。

羅馬皇帝是如何判處角鬥士死刑的?

看過好萊塢著名影片《角鬥士》的人都不會忘記,國王對主人公下達的必殺令:向下伸出大拇指。這確實是一個很要命的手勢。但實際上,在古羅馬的大鬥技場,這個手勢根本不存在。或者說羅馬人根本就不使用「拇指向下」的手勢。實際是什麼樣子呢?

如果想要角鬥士死亡,羅馬人會蹺起大拇指,看上去就像拔出的劍。如果赦免失敗者的死,拇指就會塞到握緊的拳頭裡,就像寶劍入鞘。也就是說,藏起拇指表示善意。里德利·斯科特同意導演《角鬥士》之前,好萊塢的製片人給他看了19世紀法國畫家簡·利恩·傑羅姆的作品《伸出拇指》。

在畫中,羅馬皇帝向下伸出了大拇指,一個羅馬角鬥士絕望地等待死亡。斯科特被震驚了,當場決定他必須導演這部影片。

斯科特並不知道這個激起他熱情的素材是完全錯誤的。繪畫反映了近200年來最大的歷史誤解之一,即「拇指向下」就意味著死亡。歷史學家認為,這位畫家把拉丁文中的「伸出拇指」錯誤理解為「向下伸出拇指」,而事實上,其真正意思是「蹺起拇指」。

1997年,在法國南部發現了一枚公元2~3世紀的羅馬獎章,它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獎章上有兩個剛剛結束戰鬥的角鬥士,一個裁判正把拇指塞到握緊的拳頭中。上面的銘文釋義為:「那些站立的角鬥士應該被釋放。」

古代人是如何造紙的?

在古代,人們最早用絲綿做原料來造紙,但因為其價格昂貴,數量少,並不普及。東漢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漁網、麻頭、藤皮等等原料,經過搗、烘等工藝,製造成紙,此種方法逐步在中國傳開,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我國古書《天工開物》中有關於用竹子造紙的方法,步驟如下:

先是在山上將竹子砍好,然後斬成小段帶回去。接著在清水池中將竹子浸泡一百日以上,去皮後進行清洗。然後準備一個大木桶,並往裡面倒入石灰水,將清洗乾淨的竹子放入大桶中,然後再上火進行蒸煮。

等蒸煮八天八夜之後,再將竹子從木桶中取出來,用器具將其搗爛,製作成紙漿,最後讓紙漿覆蓋在框架模型的帘子上,等經過了烘烤和晒乾後,就可以得到一張張書寫用的紙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官員的頭銜,我敢說沒幾個人能看出他們是做什麼的
中國都城發展的軌跡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