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做的麵線能拉32米,還能穿針引線?

他做的麵線能拉32米,還能穿針引線?

距離清明小長假是越來越近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提前做好出遊計劃,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小編已經提前訂好了去福建廈門的車票,打算去嘗一嘗最近看紀錄片《講究》而種草的廈門美食——麵線。

麵線起源於宋朝,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廈門人的古早味了,做得好的麵線細如髮絲,柔軟而韌,入湯不糊。作為面類中最長的面,麵線又被叫做「長面」,福州話「長面」同「長命」諧音,因此有極深的祝願之意。

在最近熱播的紀錄片《講究》第三季中,介紹了這麼一位手工麵線的製作者,他名叫黃加,來自廈門翔安區大帽山山腳下的金柄村,製作手工麵線已有40餘年,並於2015年成為翔安區手工麵線項目非遺傳承人。他做的麵線,一根只有1毫米粗細,能穿過針孔,卻能拉32米長。而且由於發酵完全,具有機制麵線根本不可能具備的香氣,多年來,這不變的味道留住了許多客人,但他視天氣情況每天只能做100-200斤不等的麵線,基本是做好就銷售一空。不少客戶都驅車上百公里上門購買,有的甚至是從泉州、漳州開車而來。

製作麵線是一個辛苦活,長達9小時的製作過程,讓當年與黃加一同學習製作手藝的村民都放棄了。而他卻年復一年的堅持,練就了一手揉、搓、甩、拉的真功夫。「每個環節都要靠手工,沒有好體力和好耐心是干不來的。」手工麵線之所以好吃,也是因為這9個小時的工序費事費時而且講究,黃加的麵線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每個環節都手工製作,從不懈怠。

GIF

GIF

儘管黃加做的麵線遠銷數百里,被認定為非遺繼承人,但是他的手藝卻即將失傳。黃加的兒媳從祖父輩就開始使用機器製作麵線,機制麵線有手工所不能比擬的效率,也無需顧及天氣情況。但黃加在嘗試機制麵線之後毅然決然堅持自己的手作,。他認為,機制的麵線未經充分發酵,始終少了手作的那種「好吃」的味道,他不願意為了利潤和輕鬆,放棄這門少年修習的手藝。

GIF

黃加與機器抗爭了40年,如今他已經61歲了,製作麵線每一道工序都太操勞,未來他還能做幾年,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兒子兒媳都不願傳承這門辛苦的手藝,手工麵線這項非遺技藝即將面臨失傳的窘境。所以在還能夠吃到非遺手工麵線時,不妨前往品嘗了解。

最後,安利一發《講究》第三季,像黃加這樣在一個行業深耕多年,技藝高超的匠人,《講究》裡面還有八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道有講究 的精彩文章:

繼《舌尖3》之後,《講究》也將開啟「美食誘惑」!

TAG:金道有講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