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分寸感,人與人之間舒服距離的最終法寶

分寸感,人與人之間舒服距離的最終法寶

為什麼有的人,你跟他相處如沐春風,而有的人總是如鯁在喉,我想這主要是沒有把握好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分寸感。

01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有邊界的,因親密程度的不同,邊界的範圍不同。

比如,和閨蜜之間似乎可以無話不談,從戀情到家庭,到對人、對事的看法,一起吃喝玩樂,搞笑賣萌,似乎無所不包。

但是如果你真的什麼都談,而不顧及對象的感受,可能會失去這個閨蜜。

一個朋友分享了她受到自己閨蜜暴擊的事情。

她自己因為先天的原因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擁有自己親生的孩子。而她當時離異的閨蜜直言不諱地跟她說,更願意帶著自己的孩子和有孩子且父母沒有離異「健全的家庭」一塊兒玩耍。

她說她很理解閨蜜的心情,也知道閨蜜不是有意在她面前提及,但依然感覺很受傷。

還有一些其他的緣由,她不再主動聯繫這個閨蜜。

這讓我想到了很多人說自己「直」,言下之意,我傷害了你,你得包容,因為我說的是真話、實話。

這也是有些人與別人漸行漸遠的原因。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時不時就讓自己添堵的人在一起。

可分寸感如何拿捏卻讓人頭疼,近了,對人是冒犯;遠了,對人是疏離。

02

重組家庭的問題總是特別多。家庭成員之間的邊界也更敏感。

我老媽曾見過一對已經在一起10多年的再婚夫妻,一會時間的接觸,她告訴我他們是重組家庭。我大為吃驚!怎麼看出來的?

老媽說,她也說不出什麼原因,就是感覺不像頭婚一直在一起的夫妻。

我想也許再婚重組家庭的夫妻關係和一直在一起的夫妻關係,氣場中有微妙的不同。這其中恐怕就是距離感。或者換句話說,相互之間存在有分寸感。

一直在一起的夫妻在表達各自訴求時可能更直接。說白了,詆毀起對方更肆無忌憚。毫不忌諱要求對方幹什麼,不能幹什麼,發號施令自然而然。骨子裡的想法是理所應當。吵架更口無遮攔。

而重組家庭的夫妻在向對方提要求時可能會多想一會兒,這事應不應該要求對方做?這話該不該這樣說?

累嗎?有點兒。但如果不把握好分寸,家裡將是無窮無盡的戰爭。

特別是已經各自有孩子的兩人重組家庭。如果雙方都維護自己的子女,一定雞飛狗跳。

繼父母和繼子女的相處,本來就難,遠了,覺得不喜歡、不待見,近了,覺得虛偽、做作。

聽過有這樣的相處方式,再婚夫妻雙方的婚前房子都留給自己的子女,兩人在炭房裡居住,每天為誰出錢買菜斤斤計較。

不去評判任何一種相處模式的好壞,當人事覺得OK就行了。旁人無權置喙。

因為沒有邊界感,頭婚夫妻似乎比再婚夫妻更親密,但也許因此,他們之間的矛盾顯得更多、也更加容易陷入奔潰。只不過歇斯底里後可能只是傷筋,而再婚夫妻同樣的事可能就是動骨。

03

朋友、親人之間的距離如何把握呢?簡單,雙方感覺舒服即可。往往我們把握不好,是因為只有一個人在這段關係中感覺舒服。方向是單方面的。

朋友之間要讓對方明確你的底線在哪裡。雖然你人很好,但是是帶著稜角的善良,而不是隨意讓人踐踏的好脾氣。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人家好意思提超過你底線的要求,你就不要不好意思拒絕嘛!因為一旦讓你為難的請求,說明就是不合適的。

家人之間道理同樣。即使是家人,也得有這樣的分寸感。

這無關頭婚、再婚,或者說在重組家庭中更加重要。

父母不是有義務要幫你帶你的孩子,不是該為你提供良好的平台,包括經濟基礎或社會資源。夫妻之間不是一方該為另一方做什麼。

說到底,人世間沒有該與不該的事,沒有誰就該為誰幹什麼。

對別人的付出得心存感恩。

朋友放下自己的事,只為你一個電話需要陪伴;父母放棄休息幫你帶孩子,只為了減輕你的負擔;愛人願意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是因為心疼你。除了愛與責任,沒有人願意放棄輕鬆愜意,主動承擔。

所以接受方不應該感到理所應當。我們感受到了愛與溫暖,也要回報同樣的奉獻和給予。

這不是見外。而是分寸感使然。

是的,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但這不意味著子女就可以不反哺。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變老。親情在相互給予中越來越濃。

友情不是無條件的。吃人三餐還人一席。沒有人可以長時間忍受一個只知道吃別人不知道回請的朋友。禮尚往來,自古如此。

愛情更不是無條件的。有多少家庭是因為家務事吵得不可開交。一個小家庭,每天的家務不是想像得到多,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外包。大多數激情的消耗就是在這些日常瑣事中。一個人一味付出,一個人一味索取,最終是會失衡的。

所以,面對親人,朋友和愛人,我們保持著這份分寸感,才是長久的相處之道。

04

有人說,跟距離較遠的人保持分寸很好理解,可與親密的人也講究分寸,是不是太生分了?

恩,我想適當的分寸還是應該有的。如果感到生分,可能是這距離稍微遠了點,調整一下就好。但一定要有一個適當的距離。

首先強調,在各種關係中,關係的主體都是獨立的個人。

比如父母和子女,在子女未成年之前若不教會他們感恩,說不定長大以後就是白眼狼,啃老是一定的,還會嫌棄父母提供不了更好的條件供自己揮霍。於子女、於父母都是一場悲劇。

比如朋友,太多「斗米是恩人,升米是仇人」的故事了,引得劉強東都發怒,「我願你人前顯貴,你為我雪上加霜。」所以自己不要給別人提過分的要求,當別人提不合理的要求時,也要勇敢說不。

比如,更親密的愛人之間。可能相互麻煩才會有更親密的關係。可是過度的依賴會成為另一個人的負擔。畢竟大家都有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成為一家人是要共同分擔一起成長,一個人成為另外一個人的拖累,可能最終都走不長。

婚姻的維繫有太多的因素,性格、財富……章子怡不願意簽婚前財產協議與前富豪男友分手,現在過得幸福美滿;章澤天願意簽婚前協議,劉太的身份越來越自如。真不好說那種方式更好,當事人認可就OK了。

如我這般的一介草民,感性和理性並存的生活更實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