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血脂異常是吃出來的嗎?

你的血脂異常是吃出來的嗎?

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

每日一句

人生可以干很多蠢事,

但最蠢的一件事,

就是忽視健康。

經過了一個紅紅火火的中國年,看完了又一季《舌尖上的中國》,驚嘆於中華美食的同時,不少人經歷了一番大吃大喝之後,血脂紛紛告急。

不少人心中會有一個問號,

飲食對血脂到底有什麼影響?

我們已經知道,人體血脂的主要構成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不同的食物對兩者也會有不同的影響。

總體而言,蛋黃(尤其是鴨蛋黃)、動物內臟、蝦籽蟹黃及貝殼類食物攝入影響人體膽固醇水平,而米面等多糖類食物及脂肪(肥肉)則更多影響甘油三酯的水平。

下面我們與大家分享內容中的血脂異常或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兼具或為其中之一。

一、血脂與飲食習慣關係

人體內血脂有兩大來源途徑:內源性和外源性

內源性是指人體的肝臟等組織中細胞自身分泌、合成的血脂成分,約佔總血脂的70-80%。

外源性血脂就是指食物中攝入的的血脂成分,約佔總血脂的20-30%。

正常情況下,外源性和內源性血脂相互制約,當人體從食物中攝入脂類食物後,外源性血脂水平升高,相應內源性血脂分泌就會減少,反之亦然,這樣可以使人體血脂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

一般人在攝入高脂肪膳食2小時後,血脂水平會高於空腹水平,但一般在3-6小時候可恢復正常。

脂肪的產熱量占人體需要總能量的16-20%,每日需要量約為50-70g,若是長期生活飲食習慣不良,如高脂、高熱量食物大量攝入,會導致血脂升高,過多的脂肪將會存在於腹部、皮下和肌肉間的脂肪組織中,就會出現小肚腩,這就是「每逢佳節胖三斤」的原因,因此降脂、控制體重需要調整飲食和適當運動。

二、認識食物中的脂肪家族

俗話說「吃什麼補什麼」,食物中的脂肪正適用這句話,成年人的脂肪吸收率一般在80%以上,現代人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營養成分表也在很多食品包裝上會一一列明,我們也不需談「脂肪」色變,但那麼多種脂肪如何選擇呢?

第一類,升血脂: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前者主要存在於肥肉中,後者主要在人造黃油、奶油、奶茶中。

這就是「不好的油」,應盡量減少攝入。

第二類,降血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如植物油、深海魚等,這些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這就是「好的油」,不會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認清「好的」和「壞的」脂肪酸,有利於在選擇低脂健康的飲食。

三、不是只有油膩食物會升血脂

很多人會認為,只有油炸食物和肉類等食物會導致血脂升高。甚至有些患者已經吃上了純素,為什麼血脂還是居高不下呢?

除了我們人體內源性血脂生成機制發生紊亂外,還應認識到糖類和酒類對血脂的影響

含糖量高的食物可以升高血脂,因為糖份的過多攝入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導致血脂升高。

中華餐桌文化還有一個少不了的主角——酒,其實酒也是「高脂血症」的一大元兇,酒類能激活脂肪酶,使脂肪酸釋放入血,能消耗很多輔酶,使脂肪酸氧化不足,轉化為甘油三酯,還會抑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誘發高脂血症。

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關係密切,高脂血症患者暴飲暴食後還易出現急性胰腺炎,甚至可危及生命。

因此,無論是否選擇藥物調脂治療,都應堅持合理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

低鹽低脂低糖飲食了嗎?

戒煙限酒了嗎?

運動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內科王肖龍主任 的精彩文章:

血脂異常有哪些危害?

TAG:心內科王肖龍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