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廣西鄉村清明菜譜:難看又易吃撐,卻是我們最難忘的「零食」

廣西鄉村清明菜譜:難看又易吃撐,卻是我們最難忘的「零食」

給每一個鄉村拍一部微紀錄片

出門在外久了,回到老家看到清明的「菜譜」,多數已不能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味道卻記憶猶新:每逢清明過後,我們手裡拿著它們當零食,上學或幹活充饑,而且富有嚼勁兒;同桌的小孩或隔壁鄰居看見了都會跑過來搶走一半,然後佯裝嚎啕大哭,繼續問母親再拿一塊……

田野田埂邊上,春天剛長出嫩苗的莪草嫩綠、肥碩,鄉村人家喜歡把它們採摘回家洗乾淨然後用開水燙軟、剁成草泥。它們是糍粑最好的佐料,吃的時候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這是我們兒時最不容易忘記的味道,一股青草香。

鄉村人家自己種植的糯米碾成麵粉,簡單的加入白糖、莪草,揉搓之後可以蒸煮、煎煮。

然而,兩者的味道完全不一樣,通過蒸煮把糯米的黏性釋放出來,再融入青草香,清新迷人且富有嚼勁兒;通過煎煮的糍粑可以輕易聞到麥芽的香味,焦味、青草脆香一股腦沁人心脾。不過,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樣子真難看,終生難忘!

鄉村出身的母親都會做這個,傳統手藝、簡單粗糙,也帶著簡單粗糙、原始食材的味道。兒時上學或者放假了,會跑到田野里放牛,兜里會揣著一兩塊糍粑,餓的時候會拿出來吃上兩口,用力的咬。若是被隔壁小孩看見了,他們會跑過來搶,搶不過的自然是高興;若是被他們搶走了,我們就會連牛都不管就撒腿跑回家向母親哭訴,然後再多拿一塊,這樣的童年,註定是忘不了的。

比起糍粑,清明時節有的地方也會做荷包肉。

這塊頭味兒香、工藝複雜,不過吃多了容易犯膩,不是兒時的我們瞬間能消滅的「零食」。不過,我們還是惦記著它們,出門的時候會偷偷拿上一包,然後在田埂或教室里,吃不完的時候才想起來分享給其他孩子,然後假裝很大方、友善的樣子一起討論它的味道。

這些佐料,每一樣都來自不同的蔬菜佳肴,每一樣食材都是鄉村自己種植或培植的。

用家鄉人的話說,我們看著它們發芽、長大,然後一口氣把它們都吃進肚子里,滿是營養。所以呀,每逢回家,我們都會挑選那些蔬菜吃,當季的蔬菜吃,好像一頭大水牛,比兒時更能吃,恨不得一下子把家裡的青菜都吃完,然後再背包出門。出門在外,每每肚子餓了,都會想起家鄉,家鄉這些每年都會輕易生長的蔬菜,想著想著就更餓了,我們也想家了。

大湯圓

此湯圓非彼湯圓,卻是南方人最為熟悉的「大肚包」,裡面裝滿了各種蔬菜,然後再混合一些肉沫,吃著吃著就撐了!

儘管容易吃撐,我們還是非常願意吃,小時候放學回家,家裡沒有其他零食,我們抓一個就啃著往外跑,然後然後然後,吃不完,直接扔給家裡的雞鴨吃,騙母親說,我們把它吃完了。

好不想念!

我們是一群Weekender,有職業的流浪者;

我們是一群心懷自由,奔赴他鄉的歌者;

我們是一群天馬行空,意淫遠方的人;

我們不切實際,卻執念腳踏實地;

我們孤獨,卻不停合唱;

我們是獨立攝影人;

Take a picture, tell a story.

每一個有溫度的故事都是大首頁

大首頁 | 一個堅持原創的公眾號

inphoto201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蠻的卡農先生 的精彩文章:

麗江這貧困村把房屋塗成彩色,3D畫分不清真假,種玫瑰種出亞洲第一
我國最完美原始生態圈:百里高寒荒漠無人煙,野生動物滿地跑

TAG:野蠻的卡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