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為何對諸葛亮的建議猶豫不決,這則成語故事道明真相

孫權為何對諸葛亮的建議猶豫不決,這則成語故事道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芝傳》,時間是蜀漢後主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為蜀漢尚書鄧芝和吳主孫權。原文如下:

(諸葛亮)乃遣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乃見之,語芝曰:「孤誠原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

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脣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諸葛亮於是派遣鄧芝出使與東吳恢復聯盟關係,孫權果然猶豫不定,沒有及時召見鄧芝。鄧芝自己上表給孫權表示:「我今天也是為吳國而來,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蜀國。」這時孫權才同意見面。孫權對鄧芝說:「我的確想與蜀國交好,但擔心你們的皇帝尚且年幼,國力弱小,又與曹魏這樣的強國為鄰,不能保全自己,因而心中猶豫。」

鄧芝回答說:「吳國和蜀國有司州的土地,大王您是當世英才,諸葛亮也是一代傑出人物。蜀國有險峻的地勢,防禦堅固,吳國也有三條大江的險阻可守。這兩個長處合在一起,兩國互相輔助,進可以并吞天下,退可以鼎足三分,這是很淺顯的道理。大王您現在如果投靠魏國,魏國必然首先要命您去朝拜,然後就會想讓太子去曹魏作為人質。如果不從命的話,他們就會因此為借口來討伐您,那樣蜀國也不然順流而下見機行事。一旦如此,江東的江山就不會再是大王您的了。」孫權沉默良久,說道:「你的話是對的。」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鄧芝口中的「共為唇齒」,意為嘴唇和牙齒相互依存,比喻雙方關係密切,榮辱與共。這也是由鄧芝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與東吳建立同盟關係,這一直是諸葛亮的外交策略,不過因為荊襄之戰和夷陵之戰的爆發而破裂。諸葛亮執政後,派鄧芝出使東吳,目的就是為了重新恢復這一同盟關係。不過,孫權對此卻非常擔心,但他對鄧芝所言的「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卻不是事實,真正的原因被鄧芝一語道破:「則奉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他是怕蜀漢會與曹魏聯合圖謀江東。故此,聽完鄧芝的話,孫權便一口答應與蜀漢恢復同盟關係。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曹丕劉備都稱帝了,為什麼孫權沒稱帝呢,原來竟然是這麼簡單
孫權借荊州給劉備,表面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實際上是賺大發了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