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 眾:世上再無奧黛麗·赫本

李 眾:世上再無奧黛麗·赫本

文/李 眾

圖/網 絡

第一次見到她是在《羅馬假日》,第二次見到她是在《羅馬假日》,最後一次見到她還是在《羅馬假日》。1951年電影開拍時,男主角是大明星大帥哥格里高利·派克,而女主角卻是一個身材高挑、胸脯扁平、脖頸像鵝、眼睛像鹿、第一次觸電的小姑娘,她就是奧黛麗·赫本。

從《羅馬假日》開始,赫本一步一步、一點一點、一天一天、一次一次開始征服世界。該片鼎鼎大名的導演威廉·惠勒,向來對年輕演員不置一詞,卻給了赫本一個奢侈的評價:「她是那種快要絕種的類型,機智敏銳,努力不懈。」男主角格里高利·派克,一個幾乎集結了一切男性美德和優點的紳士,對她卻像一個靦腆的小情人,他曾經說:「我在《羅馬假日》里結識了一位我永遠都是配角的人。我喜歡她,其實我愛她,要愛上她實在太容易了。」

1953年《時代》周刊把封面,留給了這位初出茅廬的小姐,評語是:「奧黛麗·赫本不適合一切陳詞濫調,一切陳詞濫調也不適合奧黛麗·赫本。」老實說,我見過好的評語,沒見過這麼好的評語。這一年老牌攝影師鮑勃·威洛比,初次見到赫本完全傻了:「我驚呆了,我做這行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如此優雅美麗的女孩。她的微笑完全是上帝創造,用來融化凡人之心的。」當天他抓著她整整拍了一天,此後又拍了她四十多年,直到她去世。同一年,法國服裝設計一代宗師紀梵希見到了赫本:「如此纖細,不化妝,眼睛美極。」從此他為她設計了四十多年衣裝,成為世紀金典的塑造者之一。

《羅馬假日》獲得第26屆奧斯卡10項提名,最終攬下3項大獎,赫本榮摘最佳女主角獎。事實上,赫本從影39年,主演26部電影,只有《羅馬假日》讓她捧到小金人,而頒獎的當天晚上,她興奮得把小金人落在了洗手間。

赫本的優勢是,她混雜了比利時、荷蘭、英國和愛爾蘭血統,能流利地說7國語言;赫本的缺陷是,長期的戰爭和貧困,使她胸平、腰細、鎖骨突出;赫本的關鍵是,她不以優勢自傲,不以缺陷自卑,她不僅具備別人沒有的長處,而且把放在別人身上絕對是短處的短處,也變成了自己的長處。赫本開創了一代新典範,這個典範的核心內容就是自然、簡潔,比如她喜歡凈色,喜歡籃子似的手袋,喜歡平底鞋,她相信簡單和樸素是一種美和力量。時尚界說:「是赫本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在穿赫本。」這句話實在令人回味,更值得回味的還有一個故事:赫本在主演《蒂凡尼的早餐》時,赫本的好朋友、作曲家亨利·曼西尼為電影寫了主題歌《月亮河》,試片時,派拉蒙主管馬丁·賴金聽完後說:「有一點非常肯定,這首歌他媽的必須刪掉。」赫本像炮彈一樣從椅子上彈起來:「不行,除非從我身上踏過去!」後來《月亮河》獲得第三十四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並成為電影插曲經典之經典。

不僅如此,赫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榮的一生。她11歲給荷蘭游擊隊送信,15歲在安恆戰役中成為志願護士,晚年則當任聯合國愛心大使,常年奔走世界各地,被人尊稱為「聖奧黛麗」。

當然最值得回味的,還是赫本和派克之間長達41年的柏拉圖式戀曲。1954年赫本在瑞士結婚,派克從美國趕來,贈送她一枚蝴蝶胸針,她珍愛之極佩戴至終。2003年蘇富比拍賣行舉行赫本生前衣物和首飾慈善義拍,87歲的派克親自前往收回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針。

斯人已逝,至2013年1月20日,世間已無赫本20年。其實從見到她的第一眼,我從來沒覺得她長得有多好,姿色如何妖艷,氣質如何勾魂,反倒詫異於她的單瘦和纖弱,單純看她,不過是鄰家小女孩。然而時光的流逝,卻讓她平易至簡的優雅和高貴凸顯出來。特別是當今靠感官取悅、以「胸器」捅人、拿「墊部」鋪路的風格來勢洶洶、咄咄逼人,超凡脫俗的赫本只能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可以說,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她說:「物質越豐裕,我要的卻越少;許多人想登上月球,我卻想多看看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子tree 的精彩文章:

TAG:塵子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