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餐後血糖,降低糖尿病併發症

認識餐後血糖,降低糖尿病併發症

餐後血糖和糖尿病併發症關係密切,餐後血糖升高是糖化血紅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通過降糖治療,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微血管病變下降37%;腦卒中下降12%;心肌梗死下降14%;糖尿病相關死亡率下降21%;可見,控制餐後血糖,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對於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至關重要。

如何有效控制餐後血糖?

1.飲食

飲食治療的原則:

1.主食:食物多樣化,選擇粗細搭配,食物中除了大米、白面外,適量選擇全穀類製品,推薦二米(大米、小米)飯、雜豆飯(大米與糙米、雜糧、雜豆等搭配食用),不要吃得太精細,因為食物加工越細,熬制時間越長,食物升血糖的速度就越快,可食用全谷面、蕎麥麵、高粱面、豆面等

白面饅頭換成全麥麵包、或者白面與全麥面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饅頭,麵食選擇苦蕎面、全麥面、雜豆面等,避免吃高熱量的食品,如:油條、菜角、糖糕等;

烹調的方法:推薦蒸、煮、燉、涼拌,不推薦油炸、油煎、紅燒

2.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多數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多吃蔬菜可以增加飽腹感,每天蔬菜攝入量要達到500克以上,可以多吃,以自己沒有不舒服感覺為佳,品種越多越好,以深色、綠色蔬菜為佳

能生吃的蔬菜盡量生吃,如西紅柿、黃瓜,常吃海帶、木耳有利於降低血糖

3.盡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或禽肉,魚類能提供優質動物蛋白,可適當多吃一些;食用肉類時,要主動控制攝入量,將大塊肉切成小塊後再烹飪,或切成片或絲烹制,少做大排、紅燒肉等;烹制的大塊肉吃之前最好分成小塊再食用,小份量是保證食物多樣和控制攝入總量的好方法;

建議每天吃半個至1個雞蛋;,乳類宜選擇無糖、低脂乳製品,每日保證250-300克;

大豆類對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每日推薦量30~50克。

4.油:每天25~30克

5.注意吃飯的順序:

吃飯前先喝一杯溫開水;再吃菜,然後再吃主食及魚肉類;每口飯充分咀嚼,時刻提醒自己細嚼慢咽,充分體會食物的味道,使得用餐時間持續20分鐘;餐中根據需要可增加飲水量;餐後儘快離開進餐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出門散步,與家人聊天等;

2.運動

餐後休息30分鐘後進行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游泳、跳舞等,時間不少於30分鐘,運動時保證心率=170-年齡,身體微微出汗最好。

3.降糖葯

根據醫囑正確選擇降糖葯如:α-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磺脲類(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奈類(瑞格列奈)、DPP-4抑製劑(西格列汀)、胰島素(短效、速效和預混胰島素)等

總之,糖友要綜合管理,牢記「管住嘴,邁開腿」,不僅使空腹血糖達標,也要使三餐後的血糖達標,進而使糖化血紅蛋白達標,控制一天中血糖的波動幅度,從而杜絕、減慢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為什麼可怕
小奶狗太甜了,我怕愛出糖尿病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