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雄烈士譜丨宋教仁:民主憲政先行者

英雄烈士譜丨宋教仁:民主憲政先行者

原標題:英雄烈士譜丨宋教仁:民主憲政先行者



宋教仁(資料照片)

■開欄的話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是時代的輝煌、歷史的記憶,英雄是國家的榮耀、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從民族危難時的挺身而出,到革命時期的捨身赴難,再到建設年代的篳路藍縷……歷史的長河裡,無數英雄烈士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生命構築起一座座精神的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說:「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從4月5日起,湖南日報推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專欄,為您講述那些湖南籍英烈用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的動人故事。讓我們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1911年11月9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公布了一部法律——《中華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這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帶有憲法性質的文件,共7章60條,鮮明地體現了民主、立憲、共和的思想,成為當時各省革命黨人效法的榜樣。一個新生的政權,在成立後僅一個月就公布這樣一部治國之法,確實令人驚喜。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文件出自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之手。他就是宋教仁。

宋教仁字鈍初,號漁夫,1882年4月5日出生在湖南桃源縣。他就像一團火,走到哪裡就燃燒到哪裡。甲午戰爭失敗後,宋教仁流涕寫詩「要當慷慨煮黃海,手挽倭頭入漢關」,立志文不借筆,武不借刀;1902年,宋教仁考入武昌普通中款學堂,常議論時政,萌生了「實行革命,推翻專制皇帝,建立一個民眾當家作主之新國家」的思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4年2月,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的華興會在長沙成立,黃興任會長,宋教仁任副會長;1907年春,宋教仁秘密潛回遼寧策劃在瀋陽發動武裝起義,期間創作《間島問題》一書,論證「間島」地區自周秦即屬中國領土,使清政府在對日談判中憑藉此書的有力證據而獲勝……


1904年,宋教仁因起義失敗,被迫逃亡日本,進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開始系統學習西方政治和法律。他經過對日本、歐洲、美國等國政治過程的研究,認為「革命成功後,要立即頒布憲法,進行選舉,實行民主」。1905年8月20日,第一個全國性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宋教仁被任命為司法部檢事長。


1911年10月1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武昌成立。宋教仁致力於建設一個民主共和的政權,積極敦促各國政府對中國革命「嚴守中立」,承認革命軍。同時大力宣傳革命宗旨,說明「革命黨之主義,即聲言推翻惡政府,出人民於水火之中」,爭取人民群眾的支持。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宋教仁被任命為法制院院長,組織擬制憲法草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法》。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被改組為國民黨。宋教仁希望在將來的國會選舉中國民黨能爭取多數席位,在安徽、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到處演說,在長江流域颳起一股「宋教仁旋風」。袁世凱及其走狗們為此坐立不安,想方設法拉攏他,宋教仁潛回常德桃源力拒之。


「海門潮正涌,我欲挽強弓。」1913年2月,國會選舉接近尾聲,國民黨勝出在望。宋教仁抽空登臨杭州南高峰,觸摸嫵媚西湖,聆聽陣陣松濤,喜看搖曳竹林,意氣風發地吟詩《登南高峰》。

然而,宋教仁「弓」未開,民主憲政「潮」未涌,北上組閣「夢」未圓,一顆罪惡的子彈卻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當國民黨獲得國會選舉勝利的消息傳來後,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從上海火車站乘車去北京代表國民黨組織政黨組閣,不幸遇刺,兩天後不治身亡。


宋教仁為民主共和國捐軀,舉國慟悼,孫中山為他撰寫輓聯「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宋教仁的鮮血喚醒了革命黨人,發動了二次革命。很快,袁世凱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滅亡了。


宋教仁一生堅守的民主憲政,是反對專制統治的有力武器。他的理想雖然沒有實現,但他的憲政思想和獻身精神,在中華民族追求民主的鬥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丨楊思

來源:湖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日報mp 的精彩文章:

齊家有道 | 黃興:篤實無我 復興中華

TAG:湖南日報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