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近期院線片的頭號大熱門非《頭號玩家》莫屬了,你一定已經被你朋友圈《<頭號玩家>中你不得不知道的 X 個彩蛋》這樣的文章刷屏了。


這可能是今年上半年評分最高的電影

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上周末正式上映。這部滿是彩蛋的電影立刻引爆了影迷們的熱情。截至到目前,已經有超過20萬人在豆瓣上打分,評分也暫時定格在9.0這樣一個超高分數上。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豆瓣的電影評分一直比較苛刻,能上8分的院線電影都被稱為佳作,而9分的院線電影基本是爆款,2017年僅有兩部院線電影超過9分——《摔跤吧!爸爸》和《尋夢環遊記》。這兩部電影都因為抓住了某種社會情緒而成為了爆款。作為好萊塢大片,《頭號玩家》一開始便鎖定了一部分受眾,而隨著首周末口碑的發酵,形成了全民的狂歡。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在電影中,斯皮爾伯格融入了非常多80年代的流行文化元素,電影、遊戲、音樂、動漫無所不包,被不少觀眾稱為「流行文化萬花筒」、「盛大的主題樂園」和「五彩斑斕的博物館」,更有影評人在觀影后找出了超過100個彩蛋,多元文化完美融合讓人驚嘆。

正因為那些流行元素使得《頭號玩家》形成了當下年輕人的一種暗號。你為它激動,證明你也是那個被80、90年代流行文化啟蒙過的人,你想起還是學生時代的自己,現實是堅硬又灰冷的硬殼,而遊戲、音樂、電影是平凡生活的玫瑰花蕾。

所以當《頭號玩家》把那些你痴迷過的東西全部復活時,你會想起,那些為你平凡生活中帶去快樂的東西。


口碑能夠把電影票房帶到一個怎樣的水平?

《頭號玩家》首日分賬票房為 8000 萬元。隨著口碑效應漸漸顯現,《頭號玩家》的票房也逐漸走高。周六分賬票房超過 1.4 億元,周日也超過 1.2 億元,佔到全天票房的比例從原本的不到 60% 逐步提高到超過 70% 。首周票房達3.89億,內地影市目前是該片全球第一大票倉。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導演之一,《頭號玩家》僅憑首周成績就創造了斯皮爾伯格導演作品內地票房紀錄。此前斯皮爾伯格內地最賣座的電影為重3D映版《侏羅紀公園》,該片2013年登陸內地,票房3.55億。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斯皮爾伯格在片場

目前《頭號玩家》上映6天票房已超過5億,貓眼電影預測最終票房會在15億左右,結合此前同樣評分高達9分的《摔跤吧!爸爸》和《尋夢環遊記》,後兩者票房分別為12.91億、12.12億。《頭號玩家》在視聽體驗上更要優於這兩部電影,最終票房應該能超過15億或者更多。

普通觀眾和影迷可以共同狂歡?

《頭號玩家》是斯皮爾伯格寫給影迷、漫迷、遊戲迷的一封情書,片中大量致敬了美國流行文化,從帝國大廈樓頂的金剛,到最早的電子遊戲彩蛋。密密麻麻的彩蛋設置,催生出了微信公眾號上大量的《<頭號玩家>中你不得不知道的 X 個彩蛋》這樣的文章。

那麼,普通觀眾就無法體會到《頭號玩家》的樂趣了嗎?

實際上,號稱文藝青年和資深影迷聚集的豆瓣與普通觀眾較多的貓眼以及淘票票在《頭號玩家》的評分上驚人的相似,豆瓣上20萬影迷打出了9.0分的高分,而貓眼上也有20萬觀眾打出來9.1分,淘票票上同樣是9.1分。

儘管評分驚人的一致,但底下評論卻略有差異。在豆瓣用戶紛紛動情地表達自己對於這些彩蛋的愛的時候,貓眼的熱門評論則會從劇情邏輯、節奏、特效、以及「現實世界才是真實」的主題表達去評論這部電影。影迷眼中的《頭號玩家》和普通觀眾眼中的《頭號玩家》可以說是兩部不同的電影,卻各有各的燃法。

《頭號玩家》取材自同名小說,作者是美國作家厄內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他是一位編劇和小說家,《頭號玩家》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完成於 2011 年。彼時整個 VR 行業給大眾帶來不少未來的憧憬,於是作者將小說搬到了 2045 年的未來,並以 VR 世界作為主舞台。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把《頭號玩家》這樣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無疑是令無數遊戲迷、動漫迷和小說迷激動的夢想,但斯皮爾伯格從看到小說到最後完成拍攝一共花了3年的時間,當然他中間還抽空去拍了《華盛頓郵報》,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他表示願意嘗試這樣的故事,看重的不僅僅是粉絲,而是更深一層的東西,在談到最初的想法時,他說:「我第一次讀到《頭號玩家》小說時,裡面超前的敘述和倒敘手法,同時體現出了出眾的文學造詣。厄內斯特·克萊恩對未來的展望突然就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我認為不久後的一天,裡面的情節就會變成現實,裡面存在反烏托邦社會,而我們的經濟根基在土崩瓦解,那是個逃避的好時機,所以虛擬現實將是最強勁的精神寄託(Super Drug)。」

正如斯皮爾伯格所說,電影以兩線敘事的方法在現實世界裡展現了未來的樣子,而在遊戲世界裡又將觀眾拉向 80,90 年代,也許這就是他所說的「超前的敘述和倒敘手法」,影片中用特效展現的未來世界是貧瘠的、混亂的、停滯的,而虛擬世界卻是虛幻、美好的,兩者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特效上,為呈現一個夢幻之地,無論是「綠洲」充滿想像力的置景,還是結尾燃值爆棚的大戰,都能讓觀眾感受到電影造夢的魅力。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斯皮爾伯格導演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和現場觀眾見面

《頭號玩家》的特效製作過程複雜且困難,為了進一步突出「綠洲」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鮮明對比,斯皮爾伯格在電影中對後者進行了實景拍攝,而虛擬宇宙中的場景則採用了數字拍攝方式。「我們必須通過屏幕才能實現「綠洲」的虛幻世界,這是我所做過的最複雜的事情之一。....有動作捕捉、真人動作、電腦動畫……這就像是在同一時間製作四部電影。」斯皮爾伯格說。

從整體外觀、動作到髮型、服裝,再到角色皮膚質感的數字化表現,斯皮爾伯格和特效製作團隊花了很大的精力全方位地改進虛擬形象。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角色的皮膚質感

《頭號玩家》中出現了大量的遊戲梗,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打遊戲通關的過程。這讓很多資深遊戲迷過足了癮。斯皮爾伯格自己也是一個資深遊戲玩家,但是他並不想拍成那種只有玩過遊戲的人才能看嗨的電影。在《頭號玩家》中,就算你不是資深遊戲迷,get不到裡面大部分遊戲梗都沒有關係,你依舊能享受電影的樂趣,

因為拋開那些數不盡的彩蛋,《頭號玩家》其實有一個很精緻的劇本,很普世的故事,它通過三個關卡告訴我們如何渡過難關,又通過男主角最後的選擇,探討了現實與虛擬的問題。

電影為我們展示了成為一片廢土的未來世界,因為人們迷失在VR帶來的虛幻樂趣中,不再解決任何問題,很像我們現在在網路世界的迷失,而在電影的結尾,斯皮爾伯格讓男主角選擇回到現實世界,「因為只有現實才是真的」。


《頭號玩家》是好萊塢大片的最新示範

斯皮爾伯格是現今好萊塢商業片風格的奠基人之一。他創造了如今好萊塢優秀商業片的敘事風格。這一次,72歲的他又再一次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典範。

《頭號玩家》:全民狂歡的背後,是好萊塢大片的再升級

曾經拍過《大白鯊》《E.T》《侏羅紀公園》《人工智慧》的斯皮爾伯格,近年來熱衷於現實題材,從2011年的《戰馬》開始,他導演的每一部劇情片都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當年《大白鯊》更是創造了暑期檔的概念。

《頭號玩家》再次展現了斯皮爾伯格對商業電影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在視覺體驗方面的突破,讓人想起當年《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帶來的震撼。

雖然《頭號玩家》不像《阿凡達》突破了技術天花板,但是它對VR遊戲的視覺化可謂非常成功。這離不開斯皮爾伯格對前沿特效技術的大膽嘗試,以及他自身對遊戲快樂機制的了如指掌。

遊戲改編電影我們見的多了,從《魔獸世界》到《刺客信條》等片始終不太令人滿意。畢竟遊戲的樂趣不只是炫酷的場景,更重要的是過程中的互動性和操控感。而電影很難做到這一點。

《頭號玩家》不是遊戲改編,卻拍出了遊戲感覺。比如在賽車比賽的橋段,大量的男主主觀視角,讓觀眾猶如坐在駕駛位上,體驗著飛檐走壁的駕駛、有驚無險的躲避,讓遊戲玩家重溫操控時的視覺體驗,非同類玩家也同樣可以感受類似的刺激。

《頭號玩家》中虛擬場景中的動作鏡頭之所以能夠如此流暢,是因為影片在拍攝過程中,使用了VR渲染和取景技術。技術人員將VR影像投射在平板電腦上,並將平板電腦與VR手柄相連。如此一來,導演便可以從擁有360度視角的VR場景,中挑選出最適合在電影屏幕上呈現的鏡頭。

斯皮爾伯格再次樹立了工業電影的新標杆,完全沉浸的觀影體驗,帶領觀眾走進VR世界,這種高質量的表達方式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都是顛覆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