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死後,為何袁大頭貨幣還能流通30多年?

袁世凱死後,為何袁大頭貨幣還能流通30多年?

袁大頭,是對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幣的總稱。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的逼迫下,宣統皇帝無奈的頒布了退位詔書,結束了清朝296年的統治,我國綿延二千多年的帝制就此消失。其後,因為事先商量好的條件,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而袁世凱,從臨時大總統做到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辛亥革命發生以後,由於戰爭的影響,當時的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種類繁多,國內外加起來數十種,外國的有鷹洋,本洋等,國內的有北洋幣,大清幣等。而各地的錢莊也藉此就會通過操縱銀元價格的方式來謀取利潤。

此時北洋政府雖然已經成立,而且得到國際的承認,但是國庫里沒錢,缺乏軍費,再加上人們對於規格不一的銀幣諸多怨言,就決定改革幣制,通過印製統一規格的銀幣來掌握中國世面上的貨幣流通,籌措軍費,加強北洋政府的統治。

而作為當時北洋政府大總統的袁世凱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自己的頭像作為印製圖案「袁大頭」由此而來。

「袁大頭」於1914年正式發行,由於含銀量高又做了統一的規格,因此每塊銀幣重量都差不多, 成為了主要流通於市面上的貨幣,做了統一規定,被定為國幣,作為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在全國範圍大規模發行。外國銀元逐漸退出流通領域,本國銀幣大部分被收繳重鑄。穩定了銀元的貨幣價值。

而在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群龍無首,北洋派系分裂導致政權頻繁更迭,無力也不想引起市場上大的波動去印刷新的銀幣,所以一直持續的鑄造袁大頭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一直到1927年北洋軍閥政府快要失敗,國民政府定都於南京,才發行以孫中山頭像為圖案的銀洋,後來到了1933年,發行船洋正式廢兩改元。1935年,國民黨開始印刷法幣,禁止銀元在市面流通來替代「袁大頭」。

可是因為戰亂,法幣通貨膨脹率太高,慢慢的就變的不值錢了,老百姓覺得還是袁大頭好,分量足,成色好,能保值,在流通中的損耗少,一直到建國後袁大頭還曾經通行過一段時間。

而在此期間,據說,「袁大頭」銀元總發行量超過 7.5 億枚。袁大頭可以流通這麼久,和當時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奪下漢中後,為何沒趁機滅了立足未穩的劉備?其實原因很無奈
魏延比姜維的才能如何?為什麼漢中三任守將唯獨姜維沒守住呢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