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鬼子拼刺刀有多厲害?

鬼子拼刺刀有多厲害?

作者:為道日損

抗日戰場上,中國軍人和日軍近戰拼刺刀時,往往吃大虧,較差的交換比甚至達到了7:1。

日軍白刃戰為何那麼厲害?我們為何又那麼弱?這得從兩國文化傳統、日常訓練、技術養成,乃至日常飲食等方面找原因了。

手持配刺刀步槍的日軍士兵

日本軍人拼刺刀歷史悠久,並自成一個成熟體系

日式刺刀術,也叫做銃劍術——銃就是槍的意思。銃劍術的起源,是明治維新後引入的西式刺殺術。明治政府在1874年聘請了法國教官,在明治新軍中教授西洋劍和西式拼刺術,這種武術自此在日本發端。

1877年2月,舊薩摩藩士族發動了針對明治政府的武裝叛亂。

薩軍武士揮舞著恐怖的薩摩刀,怪叫著狂砍明治新軍,令他們血肉模糊、殘肢亂飛時,日軍就更加重視白刃戰的訓練和應用了。

明治軍與薩摩軍武士的拼殺

1894年,由武道家津田教修通過改良創造了日式的銃劍術。1915年開始銃劍術加入《陸軍劍術教範》裡面,作為軍用格鬥術項目定型。

銃劍術招數主要分為直突、脫突、下突、返突四大類。

《1915劍術教範》中的突刺訓練

直突為直接突刺敵人腰部以上位置,目標通常為喉、胸、肋。脫突為刺刀相交時,佔據中線壓制對方刺刀後順勢刺入敵人上半身的技術。

下突為突刺對方下腹部、腹股溝及襠部的技術,返突為以強力撥開對方來襲刺刀,乘虛而入刺入對方身體的技術。連續刺突為一系列虛實結合的連貫突刺動作。

這一套招數看似簡單粗暴,沒什麼精妙之處,但卻非常實用,攻擊全部針對人體要害,招招致命,刺入點也經過精心設計,強調避開容易卡住刀刃的肋骨,直入人體致命位置,可謂是招式簡潔、兇狠凌厲。

日俄戰爭期間,在火炮數量佔優勢情況下,日軍先進行炮火覆蓋,再發起萬歲衝鋒,充分發揮白刃戰拼刺的優勢。

日俄戰爭的獲勝,令日軍對?萬歲衝鋒+白刃戰?這個戰術達到了迷信的地步。1909年日本修改《步兵操典》時,明確?決定戰鬥最終勝負的方式是刺刀突擊?。

日俄戰爭

當然,日本人喜愛刺刀作戰也和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有關係,在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里,白刃格鬥很能體現所謂軍人的不怕死和?武士道?精神。

連輕機槍也要裝上刺刀,日本人真是瘋了

日軍對白刃戰的痴迷和狂熱,在二戰期間達到了頂峰。

那時候,侵華日軍的步槍一般裝有長達半米的30式刺刀,而且日軍從將軍到士官都像中世紀武士一樣,攜帶著一把長的不合時宜的軍刀。

日軍輕機槍上也配刺刀

他們甚至給九六式輕機槍也加裝了刺刀,加裝彈匣和刺刀後接近12公斤的大傢伙實戰中很難拼刺,不知道這日本人是怎麼想的。

平時行軍日軍也將刺刀裝在槍上,這很不明智。因為安裝刺刀不但影響射擊穩定性,過長的刺刀還容易刺傷和割傷戰友。當時各國士兵都把刺刀裝在鞘內攜行,日軍這種拉風古怪的行為,顯然與當時的戰術原則格格不入。

日本行軍槍帶刺刀

無怪乎美國人開玩笑說,如果大和號戰列艦能夠開到陸地上來,那日本人也一定會給它裝上刺刀的。

有人說美國人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日軍之所以痴迷拼刺刀,也與日本自然資源匱乏,戰場上必須節約子彈大有關係。總之,在二戰中,日本以680多萬把刺刀的產量穩居世界第一。

人人有刀、個個操刃的日軍,在訓練中竟然時常以中國百姓和俘虜練習刺殺技術。這種訓練旨在培養士兵的殺人技巧和?殺戮快感?,培養出來的軍人無異於惡魔。

日本用俘虜和平民練習

抗戰中國軍人為什麼吃了大虧?

反觀當時中國軍隊白刃戰水準,與日軍相比,那就差太多了。

比如國民黨軍精銳中央軍德械師部隊,居然沒有專門針對日軍精於白刃戰的特點進行系統全面的訓練。

國軍受到德國軍事思想的的影響,想當然地認為日軍在他們輕重機槍、衝鋒槍和手榴彈構築的密集火力前白刃突擊,無異於集體自殺。

國軍德械師部隊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事實——中央軍最精銳的德械師重火力也不及德軍一個標準營。

在實際戰鬥中,國軍低水平的火力密度往往不足以對日軍的衝鋒形成攔阻射擊。日軍使用直瞄火炮和擲彈筒敲掉中央軍重機槍後,經常以炮火掩護,向中央軍陣地發起短促突擊,主動捲入白刃戰之中。

同時,中國軍隊追隨德軍走了?步槍短型化?的路子。中央軍裝備的中正式步槍,儘管針對日軍白刃戰設計了加長型刺刀,但加裝刺刀後中正式步槍長1.685米,日軍三八式步槍則長1.801米,相差超過10厘米。

中正式PK三八式

這意味著什麼?在實戰中,如果用的是中正式步槍,刀尖還沒碰到敵人,就已經被鬼子刺中了。在?一寸長,一寸強?的白刃戰中,優劣立判。

雪上加霜的是,因國家積貧積弱而吃不太好甚至是吃不飽的國軍士兵,很多都形同餓殍。小鬼子雖矮,但人家在中國有吃有喝,體力也更強,拼起刺刀來也更猛。

很多國軍士兵骨瘦如柴、體力太差

在抗戰最大規模的白刃戰石牌戰役中,日軍突擊大小高家嶺陣地時,與中央軍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殘酷白刃戰。

戰鬥最激烈時整個戰場都沒有槍聲,只有刺刀刀刃相格聲,雙方士兵的嘶吼和慘叫聲,刺刀進入人體的噗嗤聲交織在一起。事後統計,在石牌戰役中,中央軍戰死23,550人,日軍死傷3,500餘人,雙方戰損比接近7:1。

八路軍這邊的情況也不樂觀。

晉察冀軍區最精銳的冀西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評價日軍白刃戰水平時曾指出,日軍?體力好,技術好?,我軍在白刃戰中?損失甚大?。

參加銃劍術訓練的日軍名將石原莞爾

長期的訓練和實戰中,八路軍也不斷的學習日軍的銃劍術,在拼刺上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日後形成自己的?三防一刺?打下了基礎。但總得來看,八路軍與日軍拼刺刀多數是不佔便宜的。

這麼看來,抗日神劇中動輒出現一把大刀砍死十幾個鬼子,甚至徒手擊殺一眾鬼子、手撕鬼子的荒唐局面,對捐軀赴國難的國共將士,是何等的侮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二十五張圖告訴你德國軍服有多帥?
《地雷戰》並非抗日神劇,真實的地雷戰比電影還牛逼!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