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真波《此情可待成追憶》

王真波《此情可待成追憶》

第102期

清明節的思念

 清明節的思念

顧莉雅 

00:00/05:11

此情可待成追憶

--懷念岳父

□王真波

又至清明,思親倍切。不論我們有多麼難以割捨,不論我們怎樣難以面對,爸爸,您離開我們已經有一年多了。今天,我用文字表達對您的懷念,寄託我的哀思。

--------題記

泰山頓頹,淚向尊翁今作別;

湘水長流,情關長婿永懷恩。

——挽岳父聯一副

我仰望夜空,幻想著岳父是那閃爍的星星,眨著眼睛在和我們說話。不堪心碎懼思量,音容笑貌卻繞樑。

2016年8月31日,一個冷冷的清秋。從妻姐那裡得知岳父辭世的噩耗,我和妻都靜靜地坐了許久。眼裡,心裡都在默默流淚。我們立即收拾行裝,同妻姐一家開車立即趕回湘鄉。

然而,最終也只能在醫院太平間見岳父最後一面。昏黃的燭光、凄婉的哀樂,我和親人靜靜守候在岳父身旁……

「人生長恨水常東」。斯人已去,世事恍惚。翻飛的淚雨、無盡的悲痛、無限的哀思,再也喚不回哪怕是岳父他老人家偶爾的回眸。岳父,遠在天國的您,是否還在眷顧自己的兒女?在晶瑩的淚光中,岳父生前的一幕幕又浮現在我眼前……

岳父生於民國22年農曆8月28日,享年84歲。他解放初期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複員回鄉後,歷任縣政府辦公室秘書、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園林處黨支部書記等多種職務,1993年12月光榮退休。岳父一生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在長期擔任基層負責人的幾十年時間裡,他都夙夜在公,勤政敬業,深得幹部群眾好評。

岳父是個特別開明的人,記得我與妻子戀愛時,首先他沒有反對我是個外鄉人,特別是沒有嫌棄我是貴州人(在湖南很多人認為貴州人既貧窮又野蠻),一切遵照女兒的意願。那是1986年冬天的一個傍晚,未婚妻邀我到她家拜見岳父母大人。第一次見岳父,我像一個即將面對考試的學生,心中忐忑不安,不知他會向我提什麼問題。

岳父身材魁梧,慈眉善目,態度和藹,給人以親切、寬厚之感。但我畢竟初次見他,免不了有點緊張。老人家見我拘謹,一邊招呼我坐下,一邊很隨和地遞上一盤爪子,說道:「一邊吃嗑爪子,一邊看電視。」

我與未婚妻陪老人邊看電視,邊嗑爪子,漸漸地便不那麼拘謹了。我原想老人家會提不少問題,結果什麼也沒問。後來,他又專門同我一起到我的貴州老家和單位,對我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作了解。

在貴州,我專門陪岳父他老人家遊覽了貴州黃果樹大瀑布。面對瑰麗的山水,他激動地說道:「祖國江山分外嬌,何須海外覓桃源。」我知道,老人家意有所指,因為當時流行著岀囯熱,全國到處都刮著崇洋媚外之風。

在我那兒住了幾天,他老人家便要返回湖南了。臨別時,他說:「你的情況,我也知道一二了。以後你與我女兒的事,我完全尊重女兒的選擇,希望你愛護她,對她一生負責。」我們結婚,岳父母沒向我提任何要求,亦完全根據我的方便辦事。婚後,為解決我和妻子的兩年分居,岳父不知操了多少心,才把我從貴州調來湖南。

孩子小時,我把遠在貴州老家的母親接來幫忙。母親長期在農村,按著舊習慣的方式帶小孩,妻不高興有些埋怨。我很氣憤,便到岳父家把這事講了。岳父來到我們家,對我母親說:「親家母,我向您致歉。望別往心裡放,都是閨女不好,從小嬌生慣養,結了婚還任性。」我頓時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妻是直性子,很難和我融洽,總是吵吵鬧鬧。一次,妻與我鬧彆扭,吵了一架,很鬱悶。我原想,岳父肯定會護著女兒,會對我發脾氣的。可是,我見他後,岳父深深嘆了口氣,看了看我,無一句責備的話,半晌說道,「兩口子過日子免不了有磕磕碰碰、不順心的時候,但你們要互諒互讓,有彆扭時,各自要多想對方的好處。」

記得還有次我與妻因回貴州老家過年吵架,妻認為現在經濟拮据,我回一趟老家得花費很多錢,說下一年再去。那年正逢我外甥結婚,按常理我作為親舅舅得回家恭賀,由於那時孩子上大學經濟不寬餘,的確沒有錢回去。於是我想向朋友借錢一個人回去一趟,妻死活不同意。記得那次與妻鬧得很兇,連「離婚」的字都說出了口,後來我還是打電話給岳父,告了妻的「狀」才平息那場「戰爭」。萬萬沒有想到岳父的心胸是如此寬宏博大,只見他狠狠地將妻批評了一頓,然後開導我說:親情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外甥結婚也是件大事,春節回家看看父母這是人之常情,沒有錢我這裡拿去,一定要回去看看。沒有想到,岳父是如此通情達理,善解人意之人。

雖然那年我還是沒有回老家看望父母,以及參加外甥的婚禮,但面對岳父,我反而感到很慚愧和無地自容,不僅因為自己的無能沒有讓他的愛女過上幸福生活,而且連這些家庭瑣事都要去打擾他老人家,讓他為我們的生活擔心,實屬內疚。

從那以後,每當與妻吵架,哪怕妻再「無理」,我都沒有再讓他老人家知道,即使在岳父去世之前,我與妻在情感上有些摩擦,但從未讓他察覺我與妻感情不好,也算是對他老人家唯一的安慰。

《淮南子》云:「慈父之愛子,非為報也。」在我的印象中,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父愛如海,深沉而寬廣;父愛如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父愛如咖啡,苦澀而耐人尋味;父愛更像一本厚重的書,需要用畢生的精力用心去讀……岳父對我們的愛就是這樣的。

岳父雖然只是初中畢業,但愛看書愛學習。他看的書很雜,文史哲法、保健養生的書都有,隨便翻翻總能看到圈點的痕迹。記得他發表在《湘鄉文學》上的一篇叫《回憶母親》的文章,寫得感情真摯動人,可以說是一篇吟頌母親的讚歌。這裡抄錄這篇文章中涉及到我妻的幾句:「……在那經濟不甚發達的年代,兒女們也在困難中掙扎。記得一次我回家見到你帶著彩蓮在菜園裡扯菜,你的褲上有幾個丁字眼,我摸下袋子只有五元錢,還有半個月要生活,只得默默地忍了。」我認為,岳父他老人家要是像我一樣從事文學創作,他肯定會是一位優秀作家的。

岳父喜歡吃的是粗茶淡飯。逢年過節全家人團聚,有時候到稍高檔點的飯店訂上一桌飯,老人家看到哪道菜價格高,就會一臉不高興,甚至會發火。也許是經過物資匱乏的年代,老人家節儉慣了,才會這樣。是啊,在那「革命加拚命」的年代,岳父、岳母沒日沒夜地工作,很難顧及家裡。三個兒女長大後來結婚成家,姐弟幾家人相處得非常融洽,但面對父親,妻雖敬重但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

然而,岳父總以自己的方式善待著每一個家人,父輩、子輩、孫輩,每個人都被他記在心上。我和妻結婚後不久便有了孩子,岳父岳母對我們的孩子也視為心肝寶貝,疼愛有加,親朋好友都說我有福氣。我遇上通情達理的岳父岳母,確實是三生有幸。

每逢節假日子女們回家,兩位老人都非常高興。岳父很講究禮數,每次都全程陪伴。陪我們吃飯,陪我們在他家四處看看,陪我們長談,我們翁婿總有說不完話。逢年過節,岳父都要問我:「你父母年紀大了,生活不容易,你要多關心他們,時常要寄些錢回去。」

至今,今年端午節岳父同我的談話歷歷在目:「真波,你已經是五十好幾的人了,要注意身體。」我知道岳父講這話的原因,是因為前段單位組織體檢,我被查出患有高血圧。我便告知岳父,我現在正加強鍛煉,毎天行走一萬步以上,現在血壓也不高了,自體好著哩。老人聽了,會心地笑了。

這些年來,岳父岳父兩位老人也沒有主動提出要我給他們辦任何事情,沒有任何為難我的地方。十幾年前有段時間,岳父家裡裝修住房,他住妻弟那裡,岳母住我們這邊。有次他來我們這裡,我對他說:「爸爸,您同媽媽一起在我們那兒住,我們很想孝敬孝敬您呀!」他憨厚地笑道,「算啦,你們住房不寬,又要操心工作上的事,不用為我分心啦!」老人家寬宏無私、入情至理的話,深深感動了我,不僅增加了我對老人家的敬重,也增加了我對妻的感情。

我們都曾以為,我們甚至可以忘掉任何一個人,唯獨忘不掉那個人,因為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割捨不掉這份感情。我們也以為,那不知到底是什麼感情的感情,就那樣的永難釋懷。

七年前,岳父患了一場重病。在兩個多月住院治療期間,由於老人家躺在床上,飲食和大小便等生活需由親屬護理。兒女們自然得輪流護理,然而因大家都工作忙,剛好我從單位領導崗位退下來賦閑在家。於是,一種很強的回報岳父的感情,促使我每晚去岳父病榻前陪護。岳父從沒有要我為他辦過任何事,這多少彌補了我未能回報他的缺憾。

而今,岳父他老人家走了。他老人家走得很突然,我們心中還有很多話都沒有來得及向他說。他走時,兒女們均遠在百里之外的長沙,也沒有送送他,見上最後一面,說上最後一句話。妻偶爾提起岳父,說他生前是如何如何的節儉,對她和家人以及所有親人是如何如何的好;兒子也常常在我面前說外公對他是如何如何的愛,小時經常帶他去買零食,帶著他去逛公園田等等。我突然感覺岳父還活著,一直活在我們身邊。

文章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岳父晚年信奉基督。這已經是岳父的一種品位的信念,讓他信服的文化。因為它宣揚人類最終有好的出路和歸宿,相信光明最後能夠戰勝黑暗,相信正義最後能消滅邪惡,這個願望很符合岳父的性格和品位。於是,我開始對人死亡有了新的思考:這世間到底有沒有耶穌、有沒有上帝並不重要,關鍵要像岳父那樣光明磊落,有一顆正直的心。盧梭說過,因為正是「一顆正直的心,就是上帝的真正殿堂」。

天下為人岳父者不少,不論史書中,還是現實中,岳父的形象不盡相同。我的岳父雖然故去了,但他在他的兒女和所有親友中雖死猶生,人們不會忘記他。

【短評】一篇懷念親人的文章。肺腑之言洋洋洒洒,展現了岳父的為人處世之道,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岳父的崇敬和哀思。誠然,岳父的角色對於每個成年男子至關重要,對每一個家庭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像文中老人這樣的岳父委實是作者的福氣,老人知書明理和寬宏大度一直是作者感念的根源。家中有這樣一位長輩才是大多數人在家庭和事業上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的強大後盾,這樣的老人值得後輩兒孫永遠銘記。如今,岳父已作古,惟有用手中的筆墨寄去哀思。全文語言平實,情感真摯感人,層次清晰,主題突出。精彩散文,值得細品,傾力推薦!

投稿說明

⊙個人專輯投稿郵箱:13973273499ml@sina.cn

⊙要求原創首發,投稿時附上200字以內的個人簡介和本人照片一張。45天內未接錄用通知可另投他處,在此期間請勿做他投。拒絕抄襲,文責自負。

⊙投稿作者敬請關注本平台公眾號,並在稿件刊發後及時轉發專輯鏈接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閱讀量。

⊙作品在《楚風作家》公眾號推出後,一個月之內閱讀量達2000者,選登大型文學期刊《楚風》雜誌。

投稿郵箱(拒絕非原創作品):13973273499ml@sina.cn。

《楚風作家》管理團隊

社 長:荷潔

總編輯:王戈

主 編: 王 戈

副主編: 歸 燕

編 委:理 野、如 風、王 排、陽 迅、肖長芬、櫻水寒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風文學季刊 的精彩文章:

TAG:楚風文學季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