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梁定邦:未來十年金融業面臨什麼挑戰?

前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梁定邦:未來十年金融業面臨什麼挑戰?

梁定邦,香港資深大律師,前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前香港證監會主席

內容來自於梁定邦在第七屆CFA中國投資峰會上的講話

今天主要想回顧一下金融風暴十年,中國的市場有什麼變化,今後的十年會有什麼變化,而且這個市場對投資者有什麼要求。

金融海嘯的成因

我給它歸納是三個非,三個無。

三個非是非誠實的交易、非理性的金融創新(沒有考慮到金融的創新可以製造到整個系統里不安全的情況)、非體制的市場(有很多投資銀行發生的)。

三個無是無限制的薪酬,當時投資銀行的薪酬本身都是沒有邊際,人掙很多很多錢,這十年有很大的變化。從2009年到現在,投資銀行家薪酬越來越低,遠遠比不上2008年之前的薪酬,商業銀行銀行家本身的薪酬也是遠遠少過2008年。但是投資經理的薪酬還是維持。第二,無健全的治理,當時公司的董事基本上都不太明白下面的人幹了什麼東西,只看到一年一年資產負債表,包括損益表都有很大很大的進賬。公司的董事還是非常高興,但是不知道之後問題發生了。第三,無健全的監管。

從金融海嘯之後的十年,我們發生了什麼改變呢?這個改變就是全球的銀行金融貨幣的寬鬆時代,這十年的M2本身積累是非常之多的。

從監管環境來看,美國後來出現了一些衍生機構,第一,美國金融穩定委員會(FSOC),第二,Extended Prudential Supervision,保護消費者本身;第三EPS,管理銀行的高管和董事,他們以後會有民事以及刑事責任。什麼責任呢?就是如果是沒有按照監管的要求,疏忽,或者極度疏忽公司本身的安全性,對公司製造傷害。公司會被罰款。這些管理人員以及董事都會承擔個人責任。但這三個重要的委員會都有,包括有12個重要的世界標準。這12個世界標準每一個標準都是不斷進化的,包括所謂宏觀經濟政策以及透明度的一些標準。我們央行,包括財政部都是有直接的參與。包括我們社會責任投資,人民銀行包括銀監會的人。財政部管我們的會計標準問題,會計政策的問題,包括證監會都有積極的參與。這12個標準都是不斷的進化,而現在不是停留在文件裡面,我沒時間跟大家一一介紹這個標準,這12個標準是全球最重要的標準,而且我國現在都積極在這裡進行參與。

另外市場的變化也非常大,首先貨幣寬鬆了,貨幣寬鬆的後果是不同的國家資產是不斷的增加,釋放貨幣之後買進資產,主要是債券資產,因此債券的回報率在不斷提高。

第二,CDS越來越少。為什麼是這樣?有兩個理由。第一個,櫃檯交易的衍生工具少了,櫃檯交易衍生工具很貴,因為商業銀行不允許做自營,用它的資本來買賣衍生工具,只能代客來做。而且有很多的以前基金,包括哈佛、斯坦福那些大的基金都不買衍生工具了;第二衍生工具要求標準化。

第三,銀行的貸款越來越多,很重要的一點是股票市場本身容納經濟的需求是越來越少,因為貨幣越來越多,資產不斷來升級。很多錢追,很少的資產,資產價值不斷提高了。而我國的銀行也一樣,經過貨幣寬鬆的制度,資產雖然是多了,掙的錢更少,所以銀行的ROE是低的,而且越來越低,帶來的問題是經營越來越難。還有一個問題,全球的銀行為什麼掙錢掙得少呢?第一資本需要加大,另外有很多大的銀行是被罰款,罰的非常之多的。全球的銀行從2009年到2017年被罰款罰了4000億美元。

第四,證券市場有什麼變化呢?第一是指數投資不斷加大,很多Sart-beta放在ETF裡面。但是用ETF非常艱難的,但是在美國你反而比較好做,亞太地區非常非常難做,中國是更加難做,中國有一兩個是ETF在上海交易所裡面,還是很少的。另外你可以看到active investments到8.6%的,到2017年active investments降低了,Passive investments居多。

金融從業人士何去何從?

第一,社會對金融工作者本身的信任還是非常弱的,有很多社會對金融工作者評價不是很高。

第二個問題客戶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元化,其實客戶本身完全不止到銀行貸貸款,來做一做支付這麼簡單,一個人本身是很大的生態,有很大的要求在,這個要求怎麼滿足呢?是很大的問題。

第三,中產的人數會遞增,這個階段的人口會有爆發性的增長。另外是科技會推到金融的行業,甚至以後會面目全非的。

今後世界上會有兩個重要的趨勢,最近OLIVER WYMAN做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裡面看到人的需求,一個是客戶的需求,不是簡簡單單單一的一個需求,一個客戶的需求有很多,不同層次的客戶有不同不同服務。今後在金融行業的人不能只做投資服務了,還有更多的服務。

第二,隨著中產階級人數加大,做金融行業必須要看到這兩個,第一我們生態能不能跟我們的客戶建立可持續性的生態,另外能不能為這些爆炸性的群體來服務。

中國未來的挑戰是什麼?

第一,監管制度現在跟不上金融和科技的創新,我們現在的金融法律是90年代所立的法律,非常古老的法略。現在的金融制度雖然有很多合併各方面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還是用90年代的法律,現在已經根本跟不上潮流了。

第二,法律制度跟不上潮流,我們的民法本身都是用19世紀紙張的交易,現在交易不在紙張,而在網上了,另外經營的模式,我們現在在銀行還是做很多所謂支行,很多面對面的服務。下一步是怎麼樣呢?最後就是金融從業人員本身他對他的知識結構跟技能能不能跟得上。

第三,以蘋果為例,蘋果最大的收入是iPhone,它的收入60%來自iPhone,它不斷要更新,過了十年可能是iPhone20,不是1、2了,必須要20才可以掙錢。下一步它要構造持續的跟客戶的溝通,變成一個生態。這個生態對金融工作人員的挑戰是什麼呢?我回到最原始的要求,最原始的要求是建立信任。

信任應該有三個元素在這裡,第一個元素就是跟你客戶溝通的時候,你不能用所謂技術語言,用俗語跟他來說,給他推薦的東西必須他要能明白。不管你背後的設計怎麼艱難,怎麼艱苦,有多少元素,但是你必須要跟他淋漓盡致來解釋,跟我一樣。第二個問題是你們必須要構造一個360度的投資需求。第二個必須要看到今後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發展,下一步這個世界可能不是你跟我,可能是計算機。

虛擬貨幣對於金融的衝擊

虛擬貨幣既不是一個證券,也不是一個投資產品,只是一個貨幣而已。貨幣是什麼東西?貨幣是所謂的價值轉換媒介,而不是投資產品。很多人認為是投資產品,這就麻煩了。

下一步的虛擬貨幣會怎麼進化?現在區塊鏈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區塊鏈越長認證會越慢,所以區塊鏈本身需要有新的設計,新的結構。下一步區塊鏈本身也要升級,也要做結構上的調整。

虛擬貨幣下一步的進化會怎麼樣呢?會不會光是一個交換的媒體呢?1977年之前,全球的貨幣以美元為所謂的支持單位,美元以金作為支持單位。當時1977年美國政府說央行你給我35塊美元我給你一盎司金,美國當時是這樣的。以後尼克松政府說不行了,沒有金來換了,所以就放棄了。下一步虛擬貨幣能不能有人想到我給它設計,背後給它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扶持,來支持它。比如說金、美元,有價值的東西給他支持。我估計這個可能是虛擬貨幣下一步的計劃。

第二有可能央行本身會發虛擬貨幣,英格蘭銀行現在開始已經有一套系統,用區塊鏈系統,它準備做,還沒做,什麼時候做我也不知道。但是現在已經開發了系統了,系統已經試驗過了。英格蘭銀行開始做世界上頭一個央行來發所謂電子貨幣呢?我不知道,如果能發的話很有可能是英格蘭銀行,因為它系統已經做完了。

有兩個趨勢,第一怎麼來支持它的價值,第二個問題央行部署應該是怎麼樣,現在炒來炒去的問題,就是兩個,虛擬貨幣是否是一個證券,是否是一個投資工具,我覺得如果把兩個問題撇開它應該會有前途。

實時資訊追蹤、刷臉開戶、一鍵打新……一站式貼心投資服務,盡在騰訊證券微信公眾號(qqst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證券 的精彩文章:

博通:若收購高通得以實現,不會出售任何國家安全資產給外企
特朗普怒炒國務卿 傳遞了三個強烈信號

TAG:騰訊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