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專家論證,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在山西汾陽

專家論證,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確在山西汾陽

近年來,圍繞杜牧《清明》詩中所寫「杏花村」歸屬何地一事,中國多地發聲爭搶,先後有「安徽池州說」「湖北麻城說」「山西汾陽說」等。

對此,來自全國的唐史專家、詩詞專家、文化學者用大量翔實的史料,從氣候、地理、歷史、詩歌、酒文化等多角度論述了杜牧與汾陽的密切關係,以及杜牧在山西杏花村所寫的《清明》詩帶來的深遠影響。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杜文玉發言時說,據有關文獻記載,杜牧早年至少曾兩次遊歷汾州,而且在這裡寫了《清明》詩。

再從汾陽生產名酒的歷史看,杏花村遺址考古發現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時期就有先民在此進行原始釀酒器,其標誌性酒器具就是杏花村遺址發掘的小口尖底瓮。考古進一步證實這裡早在商代就已經有了比較發達的文化,在北朝時期更已經生產了上層皇室貴族飲用的「汾清」酒,並且成為宮廷貢酒。汾陽杏花村汾酒不僅生產歷史長,而且連續不斷,得到盛唐時代偉大詩人杜牧創作的《清明詩》之垂青與讚美是自然無疑的。

針對杜牧是否曾到過山西汾陽的質疑,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教授石雲濤說,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長安、太原兩地交往密切。

根據史料考證以及唐代《長安太原道驛程圖》顯示,裴度、令狐楚、嚴綬等往來於長安、太原的高官、名士極多。杜牧早年曾有北上游邊的經歷。當時,他尚未入仕,走「太原—長安驛道」返長安時路經汾陽。《清明》一詩當寫於此次行役途中。

據介紹,山西汾陽杏花村所在地有6000餘年的仰韶文化遺址,2000多年的汾陽置縣史。杏花村所產汾酒有1500餘年的成名史。以上種種,均可佐證杜牧《清明》詩和當地的淵源。

對此,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安介生藉助「環境史」的獨特角度予以論證。安介生說,唐代山西中部地區的發展,與當時的水環境改善及水利建設密切相關。史料顯示,汾州在當地官民的努力建設下,同樣溝渠縱橫,水域生態良好。就地域環境的細節而言,唐詩中所提到的「汾陽花」「杏葉鞍」,特別是杜牧的《請明》詩,更能為汾酒、杏花村早期歷史提供很有價值的史實依據。

實際上,「杏花村」歸屬之爭絕非偶然。首都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永平表示,1980年以前,杜牧詩實指汾陽杏花村沒有任何爭議。1982年以後,受經濟利益驅動,各種爭搶開始激烈。

在王永平看來,汾陽杏花村釀酒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御酒「汾清」酒,唐宋時期的「乾和」汾酒等,都是杏花村汾酒的前身。這種釀酒文化吸引了包括杜牧在內的眾多文人墨客。此外,氣象學顯示,唐代是一個氣候溫暖濕潤的時期。彼時,只有汾陽杏花村最符合《清明》詩中描繪的景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八首「半」字詩詞,半是風流半是痴
學生時代表現堪稱完美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