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汽車O2O服務接連陣亡 呼籲監管機制

汽車O2O服務接連陣亡 呼籲監管機制

面對越來越多的汽車保有量,O2O汽車服務企業卻接連倒下。

2015年下半年,呱呱洗車完成1億元人民幣Pre-B輪融資,讓外界刮目相看。而今,僅僅兩年多的時間,呱呱洗車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App無法登錄。只有那些充值尚未用完、賬戶餘額里有錢卻沒法用的車主們還惦記著它。目前這家企業已進入破產程序,這意味著消費者挽回損失的希望相當渺茫。即使能夠把幾百塊錢的「餘額」要回來,但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肯定要遠遠超過損失。

依稀記得,呱呱洗車創始人郄建軍曾經得意地「激昂文字」,他強調O2O上門洗車的需求真實存在,之所以發生這麼多企業倒閉,是因為這是一個重資產模式,員工成本很高。他把呱呱洗車的優勢歸結為每天有幾萬單業務,幾千人的團隊運轉正常;25-30元的客單價,會生出漂亮的財務數據。

儘管如此,作為O2O洗車企業的領頭羊,它還是未能扛過資本寒冬的凜冽。這之前,已經有數家上門洗車企業倒閉。

三年前,投資人、創業者以及各種媒體,瘋狂吹捧汽車後市場將會是一個萬億的巨大市場,一定會有O2O汽車上門服務的蛋糕份額,到了2018年,似乎再也沒人提O2O汽車上門服務。那些上門保養、上門洗車的創業企業不斷終結,用事實證明了汽車行業的確不太適合上門服務。

上門保養受到施工環境、器具規模、保修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只能滿足少數用戶的部分需求。對於車主來說,在經銷商的店面里,做檢修的是高級技師,到了O2O汽車上門服務這裡,幾乎全部是學徒工——真實的消費體驗,是下降而不是提升。

汽車行業中維修、噴漆等這些工藝流程及技術受限於專業環境,並不是可以顛覆的傳統產業。上門洗車的利潤相當單薄,對企業的現金流和資金鏈要求非常高。

這些接力般關門的O2O企業,倒是提醒了相關主管機構,是否應該建立對消費者的保障機制,在不確定企業的生命長度時,將用戶的充值或押金監管起來,防範企業破產之後的各種風險。

從消費者的角度考量,我倒是覺得健全且有成效的監管機制比汽車上門服務更迫切一些。

編輯:鍾姊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甘肅廣播電影電視總台 的精彩文章:

甘肅宕昌:綠水青山為深山藏鄉帶來「金山銀山」
《今日聚焦》——白馬人的儺面具

TAG:甘肅廣播電影電視總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