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匠也瘋狂:他棄木從戎,最後割據一方,卻因為太能生而內鬥亡國

木匠也瘋狂:他棄木從戎,最後割據一方,卻因為太能生而內鬥亡國

五代十國時期很亂,這種亂局起源於唐朝的節度使制度,在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已經嚴重到無法解決的地步,唐朝的滅亡已成定局。在唐末的亂局中,一位小人物默默生活,他的名字叫馬殷。

馬殷家裡窮,為了混口飯吃,他從學徒做起,慢慢學會了木工活,成了一名木匠。但是這名木匠是不甘平凡的,他不甘心一輩子都跟這些木頭打交道,他在等待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中和四年(884年),秦宗權佔據蔡州(今河南汝南)叛亂,想叛亂首先得有足夠的軍隊不是?秦宗權就下令擴軍,馬殷認為男人就要去軍隊混個功名,這就是他的機會,於是他去應募從軍,成為忠武決勝指揮使孫儒的部下。

馬殷的確適合軍隊,他以勇武悍戰聞名,在軍中也有了不小的名氣,不過這時候的他還只是給人打工的小弟,天天跟著老大孫儒混,還沒有自己的事業。

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派其弟秦宗衡和孫儒等人攻打淮南,要跟楊行密爭奪揚州。但是這幫人自己先幹起來了,秦宗衡被孫儒做掉了。既然連上司的弟弟都殺了,孫儒自然不會再按照秦宗權的指令行事,而是自己帶兵攻下高郵,猛揍楊行密,想為自己打下一塊地盤。

景福元年(892年),打慣了勝仗的孫儒派心腹小弟劉建鋒和馬殷四處攻城掠地擴充地盤,一不小心被楊行密逆襲,陰溝里翻了船,戰敗被殺。孫儒死後,他的部眾大都投靠了楊行密,劉建鋒收攏殘部,成為新的老大,馬殷是他的副手,兩人一路跑到江西才暫時扎穩腳跟。

唐末是狼煙遍地,到處都在打仗,老百姓就算想要安心種地都不行,這種時候,招兵簡直是隨手的事,所以當這幫殘部抵達今天的南昌地區時,人數已經接近十萬。

江西畢竟不是久留之地,楊行密還在後邊追著呢,劉建鋒和馬殷一商量,決定進攻湖南。十萬人不是吃素的,兩位統帥也算身經百戰,兩人進入湖南後不久就誘殺了潭州刺史,佔領潭州。此時的唐朝已經無力回天,見劉建鋒已經佔據潭州,順坡下驢封他為武安軍節度使,馬殷也當上了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

但是劉建鋒命不長,沒幾個月就被部下陳贍襲殺,他的親信又殺了陳贍,擁張佶為留後,結果張佶好死不死騎個馬還摔下來受傷了,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老大行動不便是很容易出事的,說死就死了。張佶為了自己的小命考慮,無奈放棄了老大的位置,表示擁護馬殷。

馬殷當時在外攻打邵州,得知消息後猶豫不決,在親信姚彥章勸說下才星夜返回潭州,接任了留後的位置,不久被唐朝封為潭州刺史、判湖南軍府事。

歷經多年努力,馬殷終於自己做了老大。顯然,他並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老大,一州之地怎麼夠,至少要先拿下整個湖南再說嘛,於是他開始了統一湖南的進程。

至光化二年(899年),馬殷攻佔湖南全境。

吃著碗里的,總要看一下鍋里的,一個湖南怎麼夠,嶺南地區看著就挺不錯嘛。

馬殷又開始對外用兵,將地盤擴大到今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接下來周邊也沒有什麼軟柿子了,都是硬骨頭,不好啃,馬殷於是將對外擴張轉為對內治理,經過多年軍閥戰爭的禍害,他的地盤可謂民生凋敝,為了以後考慮,還是要好好管管。

馬殷掌權時期,他在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不論中原的天子怎麼換,不論是唐還是後梁以及後唐,他統統尊奉,使百姓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在經濟上,馬殷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茶業、提倡紡織、通商中原,使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湖南逐漸復甦。

在治理地盤的同時,馬殷也沒忘了撈名,他為了地區穩定放棄稱帝,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白白給人家稱臣了,名號你總得給一個吧。

朱溫稱帝代唐後,馬殷遣使納貢,朱溫也很夠意思地封他為侍中兼中書令、楚王。後唐滅後梁後,馬殷命兒子馬希范入京朝貢,後唐為了安撫,冊封他為楚國王。

十國之一的南楚就此名副其實,馬殷也恪守底線,至死沒有稱帝。930年,馬殷病逝,終年七十九歲。

馬殷精力旺盛,即便是忙裡忙外的時候,後宮也沒少進,他的能力的確可以,總共有三十幾個兒子,史籍記載姓名的也有十五個,就是這一大堆兒子徹底葬送了南楚。

古人講究養兒防老,但是到老了才發現往往是養老防兒,兒子多了,反而沒人養了。如果你有家產的話,兒子們還會鬧分家,最後往往就鬥起來了,馬殷的兒子們就把他留下的南楚斗得虛弱無比,結果給人一鍋端了。

馬殷死後,次子馬希聲繼位。兩年後馬希聲病死,馬殷第四子馬希范繼位。

馬希范熬了十幾年在947年也死了,他一死,南楚就亂了。先是馬希范的同母弟馬希廣繼位,兩年後馬希萼起兵奪位,次年馬希廣兵敗被殺,馬希萼自立為楚王。但馬希萼僅當了八九個月的楚王又被弟弟馬希崇做掉了。

這場王位爭奪戰被稱為眾駒爭槽,經此內亂,南楚元氣大傷,隔壁楊行密的吳國早已經被南唐取代,南唐見機會難逢,果斷出兵吞併南楚。

951年11月,南唐大將邊鎬攻佔長沙,南楚滅亡。然而南唐在湖南也沒待多久,湖南很快就再度陷入軍閥頻繁交替的亂局,直到963年被宋軍平定,併入了北宋的版圖。

馬殷的一生,可用兩句話形容:只要有志氣,木匠又如何?只要兒子多,國滅不遙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這樣對待年輕貌美的嫂子,連蒙古人都看不慣
從歌姬到亡國后妃,她讓三個帝王念念不忘,花蕊夫人傳奇的一生!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