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屋漏偏逢連夜雨,馬斯克的特斯拉到了死亡邊緣

屋漏偏逢連夜雨,馬斯克的特斯拉到了死亡邊緣

這絕對是特斯拉最困難的時刻!

Model 3電動車產能嚴重滯後

12萬輛Model S被召回

Model X自動駕駛模式發生致命車禍

超過100億美元的債務

股價大幅跳水

......

現在,特斯拉又面臨著中國關稅的風險!

馬斯克的特斯拉困境重重,公司真的要破產了嗎?

中美貿易戰陰霾下,每輛中國版特斯拉汽車將加價25%

昨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中國輸送到美國的1333項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作為回應,中國也公布對美國加征關稅商品清單,對美國的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電動汽車位列名單之中。

儘管其他從美國進口的汽車也在名單上,包括大多數類型的SUV,但特斯拉的風險尤其大,因為其依賴美國製造的汽車來供應中國的銷售。其他美國汽車製造商,如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則在中國製造。自去年以來,特斯拉一直在與上海政府合作,探索在中國組裝汽車,但迄今尚未達成協議。知情人士在2月份表示,由於雙方在擬議中的工廠所有權結構上存在分歧,協議尚未最終敲定。

特斯拉去年在中國銷售了14883輛汽車,僅佔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3%,位列該領域的第10大品牌。根據彭博社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市場占特斯拉總收入的17%。CPCA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從美國進口了2323輛電動汽車,其中2160輛是特斯拉。

這加重了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特斯拉的投資者在過去幾周的艱難處境,一連串的壞消息損害著公司股價。

Model 3產量爬升成為最大問題

馬斯克曾承諾,到去年年底Model 3的周產量要達到5000輛,但是在去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僅為222輛,整個第四季度才交付了1542輛。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今年3月底,Model 3的周產量已經達到了2000輛,依然無法達到量產目標。特斯拉去年7月公布的Model 3預訂數據是45.5萬輛。

馬斯克最初計劃2018年在加州弗里蒙特的裝配廠每年生產50萬輛汽車,其中絕大多數是Model 3。但按照目前的產能,即使特斯拉實現了目前的所有目標,今年也不會生產超過15萬輛Model 3。

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Max Warburton最近發布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稱馬斯克試圖讓工廠自動化的嘗試過於激進,這也是特斯拉生產和質量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豪華車型Model S和Model X銷量大幅下降,比第四季度下降了約23%,分別降至11730輛和13120輛。特斯拉表示,今年將把Model S和Model X的產量限制在10萬輛,與去年持平。目前還不清楚這是由於需求持平、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的舉措,還是兩者兼而有之。

儘管大多數專業汽車評測人士都喜歡Model 3的驅動方式,但線上特斯拉論壇卻充斥著各種質量投訴,包括糟糕的適應和完成度、報廢的電池和客戶支持那裡獲取的汽車重啟指示。因此,有人擔心,如果特斯拉的員工為了滿足馬斯克每周2500輛的目標而大力推出足夠多的汽車,其代價會很大,也會導致Model 3的聲譽受損,因為隨著這些汽車進入市場,服務中心將會被大量維修所淹沒。

巨額債務下,還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

不管客戶是否滿意,特斯拉將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持運營。CreditSights的分析師Hitin Anand表示:「這是一家成長型的公司,增長需要融資。」他估計,特斯拉未來6個月將不得不籌集約20億美元資金,可能是通過股權和可轉換債券組合的方式。

債券評級公司Moody上月表示,如果不嚴格限制資本支出,特斯拉將需要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初籌集數10億美元資金。CFRA的股票分析師Efraim Levy同樣表示,特斯拉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並對今年特斯拉的營運現金流持「懷疑態度」。

特斯拉股價在本周二上午11點上漲約6.5%,達到約270美元。但是這一數字較去年6月份383.45美元的歷史高點下跌了約30%。

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馬斯克能否從中賺錢。

這家擁有15年歷史的公司從未獲得過年度利潤,並繼續燒錢以追求增長。做空者從不相信特斯拉可以在每年50萬輛汽車上賺取利潤。

這兩種方法都還不能證明,但特斯拉必須解決嚴重的製造問題,用馬斯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用「生產地獄」抓住機會。

特斯拉,真的已經到了破產邊緣~

但是,特斯拉,真的會破產嗎?

選自:bloomberg&latimes

編譯:網易智能

參與:narii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智能 的精彩文章:

谷歌架構調整:拆分搜索與AI部門,Jeff Dean全面接管AI業務

TAG:網易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