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清重臣李鴻章,秋風寶劍孤臣淚,一生專註背黑鍋

晚清重臣李鴻章,秋風寶劍孤臣淚,一生專註背黑鍋

中國歷史上要數背黑鍋最多的人,非晚清重臣李鴻章莫屬。

清朝末年的李鴻章,奉命簽署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英煙台條約》、《中法會定條約》等30餘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負,處理過許多重大的對外交涉。以至於諸列強要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時,常常指定李鴻章去談判,為的就是要撈取更多的利益。

李鴻章

因此,當大清王朝面臨危機之時,李鴻章總是被朝廷推到前台,充當擋箭牌。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後,李鴻章被慈禧太后任命為全權大臣,趕赴日本議和。何為全權大臣,就是總攬一切事務。儘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鴻章割地賠款的全權,但他仍期望「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可真正談判起來,卻是舉步維艱。最終《馬關條約》正式簽署,大清的戰爭賠償由三億兩白銀變成兩億兩,割讓台灣島以及附屬島嶼給日本,我們熟悉的釣魚島也就是在那時被列入日本版圖。

據說他在簽字前的最後關頭,曾經老淚縱橫地對使團的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

後人因此對李鴻章高價讚譽,認為他「一把骨頭一把淚為清政府省下1億兩白銀,為清政府的苟延殘喘做出了極大貢獻」。 李鴻章也視《馬關條約》為奇恥大辱,發誓終生不再踏上日國土。

李鴻章

這還沒完,晚清的不平等條約是一個接著一個,只不過是面對不同的國家罷了。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侵華後,北京城淪陷,政府和朝廷逃亡。李鴻章又被推上了前台。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字,其實他只是完成了他的使命,那就是替朝廷收拾這個爛攤子。正是簽訂了該條約,清朝才得以復國。當然這個條約的代價也是慘重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據說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大口地吐血,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而後病逝於北京,終年79歲。

李鴻章在德國期間與俾斯麥合影

至此,李鴻章大賣國賊的帽子被徹底扣實。細數李鴻章這一生,共干過四件大事。第一、鎮壓農民起義,包括太平軍和捻軍,可以說他的發跡也源於此。第二、大力發展洋務運動,創造中國歷史上多個第一,比如第一個煤礦、第一條鐵路、第一份電報等,先後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等。第三、建設現代化海軍,即北洋水師,建成後,擁有艦艇25艘,官兵4千餘人,在當時是亞洲最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第四、就是外交活動,分別和不同的國家,簽署了各種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李鴻章始終要面對的困局。國家不強盛,外交上只能委曲求全,以個人之委屈,求清廷之保全,最後落下的是一世的罵名。甲午戰爭時,李鴻章曾說他是以一人之力和日本全國作戰。其實,豈止甲午戰爭,豈止日本,他的一生都是在以一己之力和一個強大無比的對手,打一場註定贏不了的戰爭。

李鴻章的一生幾乎經歷了晚清所有的大事,他的一生忙忙碌碌,曲曲折折。在清廷內憂外患中,李中堂頗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氣概。偌大的清王朝,四萬萬中國人,總要有人站出來收拾殘局吧。

看看和在他同一時代的人如何評價他,或許更能了解真實的李鴻章。

中年李鴻章

慈禧太后稱讚他是「再造玄黃」之人。何謂再造玄黃,就是重塑天地,重新建立次序的意思,這個評價那是相當高了。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如是說:「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再看維新派領袖梁啟超怎麼說: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

李鴻章

美國人也不吝讚美之辭: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歷代王朝危機之秋,總有人站出來背黑鍋,無論這個黑鍋有多大,有多黑,總會有人站出來把這個黑鍋背起來,不惜忍辱負重,不惜留下千古罵名。李鴻章就是這樣一個背鍋大師,問天下蒼生,論背黑鍋,捨我其誰,專註於背黑鍋,為國為民,一生不敢懈怠。

李鴻章一家

我們不妨再看看李鴻章所做的臨終詩,或許能感受到他憂國憂民的真切情懷: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圖文共賞--不勝感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文共賞 的精彩文章:

崔顥《黃鶴樓》,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大神級別的唐詩
一張永遠的老相片,華羅庚、老舍、梁思成、梅蘭芳,背後的故事

TAG:圖文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