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清」色等煙雨

天「清」色等煙雨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暮春時節,長安城下,柳絮飛舞,落紅無數。不知不覺,清明節的腳步已緩緩而至。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掃墓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于歸鄉掃墓。

清明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

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裡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

在小編大致介紹了一番清明節的傳統後,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迫不及待的想對清明的美食有所了解呢?

別著急別著急!就讓小編帶你一起領略清明節的饞人美味吧!

青團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浙江各地清明前戶戶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果。餡兒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有熏肥腸拌芥菜末的。有包成糰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但更精緻些的。

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洒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面為主料。

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

朴籽粿

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糕就是穀物類,穀物類加上棗,可以增加脾的功能來限制一下肝氣過分的往外張揚

子福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

嗝~美食雖好,可不要貪多喲~

溫馨小提示

在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如果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清明時節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清明時期還適合進食地瓜、白菜、蘿蔔、芋頭等食品溫胃祛濕,也適宜多吃。另外,清明節氣中,不宜進食筍、雞等,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

清明時節,青煙裊裊,春雨絲絲,愁腸百轉;楊柳搖拽,春風輕拂,心生思念;一杯清酒,淡淡憂傷,追憶故人。願大家一路平安。

圖文稿件:周湛嬌 楚怡婧 夏海娟

編輯:王詩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