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崔如琢PK范曾,誰是當代國寶大師

崔如琢PK范曾,誰是當代國寶大師

(推廣:「藝術戰爭」內容合作商招募,每周為合作商推送文章1篇,每年推送50篇。資源有限,僅限合作商20名。前5名2折,前10名3折,前20名4折並贈送藝術電商開發。內容合作聯繫(微信號:artJYF)。)

(導讀:比崔如琢和范曾畫得好的畫家很多,但他們要麼過於西化,要麼社會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不夠。吳冠中學術成就比崔如琢和范曾高得多,但吳冠中太西化了,是波洛克的小弟,不能代表文化輸出。崔如琢和范曾撿了個大漏,成為能代表民族文化傳承和國家文化輸出的國寶大師。)

崔如琢PK范曾

誰是當代國寶大師

什麼是國寶大師,就是身負民族文化傳承符號,能代表一個國家文化輸出的藝術大師。

書畫領域,國寶大師最起碼要是超級書畫家,要具備多層面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要具備廣泛的藝術市場號召力。

也就是說,要成為國寶大師,必須具備4個基本條件:

第一,身負民族文化傳承符號。

第二,能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

第三,多層面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

第四,廣泛的藝術市場號召力。

(范曾:我的畫不是太貴,而是太便宜。范曾幾十年來日積月累厚積薄發)

誰最有資格成為國寶大師

油畫和書法都不行

那麼,在當今國內書畫領域,誰最有機會成為當代國寶大師呢?

畫油畫等西洋畫的就肯定沒有希望了,因為油畫代表西方文化,就算你畫得很好,那也只是老外的孫子,和民族文化傳承無關,也代表不了國家文化輸出。

書法家也不可能,因為老外不認識漢字,書法不是一種世界性的可識別語言,書法無法作為文化輸出形態。

書畫領域的當代國寶大師就只能是落在國畫家頭上了。放眼國畫領域,具備強大的藝術市場影響力的就只有崔如琢和范曾了。那麼,在崔如琢和范曾之間,誰才是最有資格成為當代國寶大師的呢?

(崔如琢:要在價格上超越畢加索。崔如琢近年來異軍突起狂飆突進)

藝術界過於西化留下真空

崔如琢和范曾撿了大漏

比崔如琢和范曾畫得好的畫家很多,但他們要麼過於西化,要麼社會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不夠。他們要麼太蘇聯了,要麼太歐美了,要麼太日本了,要麼太守舊了,更多的是懷才不遇潛入水底被淹沒了。

比如吳冠中,學術成就比崔如琢和范曾高得多,但就是吳冠中太歐美了,走不出波洛克的陰影籠罩,學得波洛克的皮毛,成為波洛克的小弟弟,不具備對外文化輸出的可能,代表不了國家文化。吳冠中可以叫做西方文化引進的使者,屬於文化引進類型,可以叫做東方波洛克。

又比如曾梵志,也有一定的藝術市場影響力,但社會知名度和認可度嚴重不足。曾梵志畫的西洋印象派,比1860年代的印象派落後了150年,作為文化輸出就是個笑話。

艾肥子、蔡火藥、F4、四大金剛那些藝術家,雖然也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但他們的文化意識形態是全盤西化,是被歐美藝術資本操控的西方文化走狗。這些全盤西化的西洋藝術和文化傳承無關,更加代表不了國家文化的輸出。

有才華有天賦的書畫都太過西化了,而才華天賦並不特別出眾的崔如琢和范曾撿了個大漏,成為了能代表國家文化輸出的當代國寶大師。

(波洛克的行動繪畫)

(吳冠中作品,吳冠中在波洛克的陰影下走不出來,就是波洛克的小弟弟,不能代表文化傳承,也不能代表文化輸出,所以吳冠中成不了國寶大師)

一帶一路文化輸出

文藝復興與文化自信

在一帶一路文化輸出時代,西洋繪畫和西化的水墨,肯定不能代表民族文化的傳承,更加不能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

能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形態,唯有基於民族文化基礎上的傳承與創新,能夠代表國家文化輸出的,最佳的就是在傳承中創新的中國畫。

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確實需要文化引進,需要各種外來文化。上世紀80、90年代,出現了全盤西化的文化意識形態,當時藝術市場最搶手的就是那些全盤西化的西洋畫和西化水墨畫。但過去的就過去了,現在再推舉全盤西化的文化意識形態就不合時宜了。

經過40年的經濟文化高速發展,中國的國力強盛了,這個時候需要的是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國家文化的對外輸出。現在需要的是挖掘傳統文化的先進部分,需要重塑民族文化自信。

(曾梵志的印象派西洋畫,比1860年代的印象派落後了150年,作為文化輸出就是個笑話)

俗世社會的金錢法則

視藝術才華如糞土

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這就是俗世社會的金錢法則。書畫領域,好和壞很難分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貴和便宜,傻子都能分辨。對於人傻錢多的收藏家,只看價格最靠譜。比如,土豪劉1000之所以成功,就是只買最貴的。

在俗世社會,金錢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基準,包括學術。即使你現在是先進的,現在金錢不能衡量你,但將來金錢肯定能準確衡量你。比如梵高,死前一文不值,死後富可敵國。

在金錢法則下,市場並不需要最好的產品,市場只需要最適合的產品。藝術市場不需要最好的書畫家,藝術市場只需要適合的書畫家。書畫界的天賦秉異者,絕大部分都是毀於與市場不相容,能存活的,都是偶然的個案。

在俗世社會的金錢法則下,金錢可以收買學術規則,金錢可以操控口碑輿論。所有懷才不遇的書畫家,都是毀於沒有錢,沒有錢就沒有影響力。沒有金錢推動,所謂的藝術才華就如水泡,分分鐘破滅,分分鐘消失。

(連環畫,影響了幾代人的快餐流行文化,曾經是國內最重要的流行波普文化之一)

范曾的學術成就

新古典主義連環畫

媚俗的流行波普藝術

范曾賴以成名的是人物畫,提倡新古典主義,復歸傳統。在當年書畫界全盤蘇化和全盤西化的年代,范曾的價值取向難能可貴。

范曾從任伯年的人物畫中進行模仿和改造,加入工農兵連環畫的學院技法,最終形成一種復歸傳統的新古典主義連環畫圖式,媚俗而流行。范曾的連環畫圖式,就是當年的快餐文化,當年的流行波普文化。

連環畫影響了中國一個時代,影響了幾代人,連環畫是中國最重要的流行波普文化之一,范曾筆下媚俗和流行的連環畫圖式,就正是適合於當年社會文化環境的中國式流行波普藝術。

以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來說,范曾的新古典主義流行波普連環畫具備劃時代的文化意義和學術價值。范曾的學術成就無可替代,也不可磨滅。

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Roy Lichtenstein(羅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就直接截圖於街頭漫畫書,羅伊·利希滕斯坦是美國20世紀影響力最大的藝術家之一。

(美國波普藝術家之父羅伊·利希滕斯坦,和他的代表作品《在汽車裡》,利希滕斯坦曾經備受爭議,《紐約時報》曾將利希滕斯坦評為「美國最差勁的畫家」)

崔如琢的學術成就

指墨繼承潘天壽

從邊緣到主流

崔如琢主要從事的,就是指墨書畫藝術,並將指墨書畫的畫面做巨大化處理。

指墨藝術,是中國畫中以指代筆作畫的特種繪畫形式。畫家作畫時,用指頭、指甲蘸水墨或顏料,在紙絹上勾畫,或間以手掌抹擦,以成圖像的繪畫技法。

在中國繪畫史上,指墨畫一直不入主流。指墨只是邊緣化的街頭水墨奇技之類,並不是主流的書畫形式,不被主流書畫界接納。

指墨藝術到了潘天壽手裡,才得到了學術認可,潘天壽開闢了奇異的指墨特色和韻味,形成了獨特的指墨國畫風格。

崔如琢的主要學術成就,就是繼承了潘天壽的指墨藝術,並發揚光大。崔如琢將指墨書畫從邊緣化帶到了主流地帶,並將指墨書畫的創作體量化和規模化。

崔如琢的指墨藝術具備不凡的工匠精神,也是傳統文藝復興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下的產物。

(潘天壽指墨作畫)

(潘天壽開的指墨荷花作品,指墨國畫別具一格)

不定因素,衰年變法

黃賓虹的前車之鑒

對比崔如琢和范曾,崔如琢的藝術成就、社會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都不如范曾,崔如琢近年來的異軍突起狂飆突進,還是比不上范曾幾十年來的日積月累厚積薄發。

就當代來說,范曾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國寶大師。但崔如琢的崛起勢頭突飛猛進,加上背後有雄厚的資本支持,假以時日,崔如琢和范曾的差距或許會越來越小。

有一個不定性因素,就是「衰年變法」,齊白石和黃賓虹都是70歲之後才有所成就,才和普通書畫家拉開遙遠的距離,而成為藝術大師。齊白石和黃賓虹老年衰邁時期,眼花手抖之後的作品才是精品。70歲之前,齊白石和黃賓虹都是比較普通的書畫家,並沒有受書畫界所待見。

崔如琢七十有四,范曾八十大壽,他們能否會在人生末年來一場「衰年變法」,作出重大突破的學術成就呢?我們拭目以待。沒有「衰年變法」,范曾和崔如琢就如70歲之前的齊白石和黃賓虹一樣,並沒有和一般畫家拉開足夠大的距離。

(齊白石緊扣人民畫家的主旋律,繼承嶺南畫派題材和畫法,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花草魚蟲入畫,成為上一代的國寶大師)

上一代國寶大師

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環顧上一個時代的國寶大師徐悲鴻、齊白石和張大千,他們為什麼能夠成為上一個時代的國寶大師呢?他們的成功,主要就是2個因素:

第一,把握時代文化命脈。

第二,在藝術傳承中創新。

徐悲鴻的馬,把握了當年勇猛精進、睡獅覺醒的時代命脈,並用西洋技法改進傳統國畫的明暗關係。

齊白石緊扣人民畫家的主旋律,繼承嶺南畫派題材和畫法,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花草魚蟲入畫。

張大千受印象派和抽象藝術的啟發,將傳統潑墨改造成具備世界語言的潑彩山水,成為一個人數巨大的潑彩藝術流派,影響了好幾代書畫家。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文化脈搏是什麼呢?那就是傳統文藝復興和國家文化輸出。

(傳統文藝復興和國家文化輸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脈搏。東方魔幻與水墨塗鴉插畫將是下一代世界文化藝術的主流)

下一代國寶大師

當代世界主流文化

范曾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國寶大師,那我們下一個時代的國寶大師應該是誰呢?

我們當代的文化背景主體是傳統文藝復興和國家文化輸出,當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的時候,我們的文化主體就不再是簡單的文化輸出了,而是要加上世界文化語言和世界藝術影響力,就是要打造出帶有民族特色的世界文化藝術語言。

當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是混合過去與未來的魔幻文化,當今世界的主流藝術是兼具時尚與科技的塗鴉插畫。

要打造出帶有民族特色的世界文化藝術語言,主要還是2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將中國傳統魔幻文化和世界魔幻文化進行混合創新,第二個方向是將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和世界塗鴉插畫進行融合創新。

這也就是下一個時代的國寶大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東方魔幻水墨傳承與世界魔幻塗鴉插畫的混合創新。

作者:江因風(藝術作家,閱讀量超過1億)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江因風)

。。。 。。。 。。。

。。。 。。。推廣 。。。 。。。

(推廣:「藝術戰爭」內容合作商招募,每周為合作商推送文章1篇,每年推送50篇。資源有限,僅限合作商20名。前5名2折,前10名3折,前20名4折並贈送藝術電商開發。內容合作聯繫(微信號:artJYF)。)

(推廣:為藝術機構開發藝術電商,兼容手機網站、微信和APP。為藝術電商導流海量用戶,升級視頻直播拍賣。開發合作掃描以上二維碼,加聯繫微信(微信號:artJY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戰爭 的精彩文章:

馬云: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

TAG:藝術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