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北京大雪紛飛 窩在格林二刷《水形物語》
一個冬天沒下雪的北京,突然在上周官宣要正式入春之後的四月初,大雪紛飛。
《水形物語》攜奧斯卡最佳影片光環在三月中旬登錄國內院線,號稱123分鐘一刀未剪,可在香港上映時明明劃分為三級片,大陸影院這麼猛?
GIF
經過觀影過的老司機劇透,通過裁、剪、裁剪混合、翻譯划水以及給胴體P上小黑裙等手段,共處理了約1分鐘的畫面,但四捨五入仍勉強算「一刀未剪」。
可本片導演同時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他的成片畫面想必每一幀都有用意,念及這一點,懶得進影院貢獻票房了。
要想品鑒原汁原味,還是得靠網路資源了——再次安利一下胖鳥電影。
其實一刷時對本片沒啥感覺,get不到這版人魚戀的輓歌情調,至於片子背後的政治隱喻更是無意深想。
我想,問題主要是出在女主角身上。
GIF
據說演技沒得嘲,奧斯卡也入圍了影后爭奪,但審美上沒調動起我的共情,只覺得這個啞女活在小天地里,自慰排遣性慾、鄰居gay大叔撫慰心事、黑人女同事照應職場,寂寞寂寞著也不乏愜意,她和魚怪之間的情感碰撞太命中注定樣式,進展太快,而且前提是她破壞了職場規矩,越界去觸及本該不符合她身份的場域。
豆瓣評分7.3,比起同期另一部奧斯卡佳片《三塊廣告牌》的8.7,差距有點大,打差評吐槽的網友炮火很猛:
「因為欲求不滿就會愛上一頭來自亞馬遜的野生動物?直男癌惡趣味真是讓人噁心。」
「從頭到尾感覺在被強姦三觀。感覺目睹了一系列惡趣味。」
「看不到所謂的愛情,連兩人真正connected的瞬間都欠奉。」
「本該成為情感邏輯基石的段落最弱,莎莉投餵雞蛋的表情就像在喂貓喂狗,對著玻璃罐跳舞也只像是寂寞太久的發泄。根本沒有有效交流,愛在哪?」
「現代大眾可能對(孤獨和浪漫)這兩個詞的理解有些誤會。」
GIF
網友的評論都是一己之言,不同意的人可能不服可能不以為然,但話說回來,每一部影片投射給每一個觀眾的感受都值得尊重,進了院線上映,可以自恃陽春白雪,可以追求曲高和寡,但也要禁得起每個買票進場觀眾的品頭論足。
像《肖申克的救贖》這種標記看過、評分人數均超過百萬的豆瓣第一神片,雖然沒在大陸院線上映過,但二十多年來仍高居9.6分,雖然也有人說它的不好,甚至稱之為「史上最有名的爛俗勵志片」,但評分者中82.7%打出五星,普羅大眾能get到的美才能廣為流傳。
影片是以鄰居gay大叔的口吻講述的,像是回憶,他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他因為性向自卑和職場失意,戴著假髮驅車去買難以下咽的蛋糕,只因默默愛慕男店主,是個典型老宅男。
片中他一度反對女主偷運出魚怪,不願施以援手,但他在餡餅店目睹男店主種族歧視,並鄙夷他的示愛,然後憤而回家就立馬願意幫助啞女拯救人魚了,這個轉折想說明什麼,好生突兀。
這個雪夜整理電腦文件夾,猶豫著要不要刪掉《水形物語》,閑著也是閑著,決定還是二刷後再刪。
這次看,摒除對女主和魚怪顏值的不適應,淡化女主浴缸自慰和人魚的魚水歡,能好好欣賞畫面美術和配樂的古典美,片頭的水中場景和人魚的水中交纏挺唯美的,也體會到女主行事邏輯是把愛當成孤獨的解藥,愛上魚怪又想把水魚放生大海,是塵世中常見的愛你愛到怕傷害你,而更深層一點,鄰居gay大叔未必是在回憶,或許只是講了個童話故事。
開頭他說這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故事發生在一座小城,靠近海岸,與世隔絕,稱女主角是個不能說話的公主。已經很有童話的基調。
結尾他說關於她的故事,要怎麼說呢,說她和魚怪從此以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相愛,永遠相愛,確定這是真的。當想起女主時,只有一首詩浮現在腦海,那是幾百年前一對情侶的甜言蜜語:無法描述你的形狀,我感覺到你圍繞著我,因為你的存在,我滿眼都是你的愛意,它讓我的心變得柔軟,你無處不在。童話的意味更明顯了。
也許,啞女在中槍身亡後在水中被魚怪一吻,頸部傷痕化作像腮一樣呼吸,這樣的死而復生,意味她和魚怪或者根本就是同一族群的不同形態,他們終於找到彼此,完整了彼此,兩隻水怪在水裡終獲幸福。
也許,gay大叔只是在現實里愛而不得,臆想了這樣一個故事,聊以慰藉,並自賦勇氣和信心,繼續在身份尷尬、階層困苦的生活里紮根、前進。
至於所謂的政治正確,則那是另外一個解讀的故事。
把《水形物語》當成一個童話故事來看,一些不充分不合理的鋪墊,是容易獲得諒解的。
什麼是童話?本就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人進行思想教育。
如果你獲得了愛的教育,那麼《水形物語》也就成立了。不管你是否卑微,是否殘缺,是否不被主流接納,你都有從愛里獲得力量的機會。
不由地想起最近大熱的《頭號玩家》里宣導的,「只有現實才是唯一可觸摸的真實」。
愛的故事,在童話里;愛本身,在現實里。
GIF
把童話書合上,去現實里,愛。


※因為霍金去世重溫《萬物理論》,然後更新了生死觀
※如果我被暗殺,每個人都會下手——記《康熙來了》里的李敖
TAG:安德烈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