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明小假期,你會遇到的這5種旅行攝影主題

清明小假期,你會遇到的這5種旅行攝影主題

至高眼界 至臻影像

清明攝影

清明節小長假在拜山掃墓之餘,

很多小夥伴也借這個機會

親近大好春光呢~

今天攝影君

為你推薦

5個常遇到的攝影主題

瀑布和流水

瀑布和流水本身並沒有多難拍,但如果想拍出那種奶白色的效果,還是需要有一點經驗的。

下邊這張照片拍攝於貴州的黃果樹瀑布,焦距70mm,曝光時間 0.4 秒。從照片上可以看出,瀑布的水流呈現出白色絲綢狀效果,而這正是大多數瀑布題材攝影追求的感覺,可以最大程度上表現出水的柔美。

35mm| f/22| 0.4s| ISO 100

要拍出這種效果,必須使用慢速快門,最合適的快門速度是 0.5~1 秒。採用這種快門速度絕大多數時候必須用三腳架,除非用的是超廣角鏡頭,機身、鏡頭帶有防抖功能,並且手持功夫過硬,這三點全都具備的話可以挑戰一下手持拍攝。

70mm| f/22| ISO 100| 3.2s| 貴州荔波小七孔

在白天拍攝的話,為了達到上述快門速度,必須使用一些額外的手段。首先是把相機的感光度調到最低,比如ISO 100甚至ISO 50。僅調低ISO值一般不足以把快門速度降到那麼慢,所以接下來還需要縮小光圈,從 f/8 開始往下調,調到 f/16(廣角)~f/22(中長焦)就差不多了,再小的話畫質下降比較明顯。上頁下方的照片的光圈就是 f/22。如果下快門速度還是太高,就要裝上中灰密度鏡(ND)了,沒有的話偏振鏡(CPL)也可以代替,但效果要差一點。

35mm| f/13| ISO 100| 1/10s| 四川黃龍

如果這些都用上了,快門速度還是達不到需要,或者沒有帶濾鏡的話,也不用太擔心。儘管最佳快門速度在 0.5 秒以上,但只要快門速度能降到 1/10 秒左右,還是能拍出一定效果的,只是可能沒那麼完美。

35mm| f/22| ISO 100| 0.4s| 貴州黃果樹

總體而言,只要帶了三腳架或者手持水平夠高,用慢門來拍攝這些水景都能獲得不錯的效果。

夜景

說到夜景風光,從技術上說,除了多一個三腳架之外,構圖、曝光等和平時沒有太大區別。所以這裡要談的不是技術,而是拍攝時機。

拍夜景為什麼要談時機呢?難道夜景不就是夜裡拍嗎?其實不是。大部分的夜景題材如果真的到了夜裡才拍,效果一定不是最好的。拍夜景的最佳時機其實是在黃昏,更具體地說,是在日落之後大概半個小時之內。

70mm| f/8| 20s| ISO 100

這是一張拍攝於佛羅倫薩米開朗基羅廣場的夜景照片。之前有一張同一地點同一角度白天的照片,我們可以返回去比較一下,應該是夜景看上去更漂亮。在這張照片里,城市的燈光已經亮起來,把建築物照得很亮,同時天空呈現出深藍色調,和建築物的金黃色恰好形成對比,整個畫面亮度非常均衡,色彩飽和度也很高。

通過這個例子,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機拍攝夜景。因為天並沒有完全黑,天空還能夠呈

現出豐富的色彩,同時亮度和地面上的燈光也比較接近,所以畫面整體的曝光和色彩才能達到平衡。如果等到天全黑了再拍,整個畫面的上半部分就會變成一片漆黑,而下面的燈光會過亮從而讓建築物發白,效果大打折扣。

18mm| f/8| 30s| ISO 100

上圖是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的照片,也是在日落之後的半個小時左右拍攝的。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下這個地方的夜景照片,大多數都不是這個效果,而是一片全黑的畫面上星星點點的有一些燈光,根本看不出房屋的細節。儘管站在觀景台上看的時候會覺得挺好看,因為夜裡的燈光比較明顯,但相機呈現出來的效果和人眼看到的並不一致。人眼看上去最好的景色未必拍出來效果最佳。

16mm| f/8| 30s| ISO 100

上面是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的格雷梅鎮的照片,同樣是在天還沒有全黑的情況下拍的,天空的色調和小鎮內的燈光對比強烈。如果天空全黑,這張照片就只剩下一半了。

不過,這個規律也有例外。對於某些構圖的場景來說,哪怕天色全黑拍出來效果也不錯。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觀光廳。因為滿眼都是摩天大樓,它們幾乎鋪滿了整個畫面,而且建築物五彩繽紛,天空在這裡已經不再是構圖的一部分了,所以即便是在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情況下拍攝也不影響效果。由此可以看出,技術和經驗都要符合具體的客觀條件和主觀的拍攝目的,活學活用才能出好片。

70mm| f/8| 8s| ISO 100

雨雪天氣

雨雪天氣對於旅行的人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許多地方去不了,就是能去也非常麻煩,要撐傘、帶雨披,天空陰沉,行動不便,還得注意保護器材,簡直一無是處。

可是對於有經驗的攝影師而言,雨雪天氣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有可能拍到不同尋常的畫面。

16mm| f/5.6| 1/30s| ISO1600

這張照片拍攝於京都南郊的伏見稻荷大社。當天下著大雨,雖然沒有到瓢潑的程度,但也足夠讓人渾身濕透。筆者把家人留在京都火車站逛伊勢丹,自己一個人打著傘坐火車來到這裡。這張照片的視角原本沒什麼特別,但前景加入了雨傘這個不太尋常的元素。這把傘是日本旅店裡隨處可見的透明塑料傘,它在這張照片中發揮了核心作用,讓畫面顯得與眾不同。透過透明的傘可以拍到外面的景物,同時傘骨和傘布上的水珠明確地表明這是一個雨天。

200mm| f/3.2| 1/160s| ISO 200

可見,雨雪天氣的拍攝要領,在於突出天氣因素,把它和風景巧妙地結合起來。

和自己手裡的雨傘類似,別人手裡的雨傘也能夠成為風景很好的點綴。另外,正在往下落的雨點也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雨下得越大拍出來效果越好。右下這張照片拍攝於武漢大學校園內,當時正下著大雨,兩對情侶撐著傘走過。他們互相之間的神態和姿勢有一種相映成趣的味道,再加上手裡相同的藍色雨傘和空氣中密密麻麻的雨線,整個畫面特別有感覺。

至於下雪,北方的同學可能習以為常,但雪在南方是比較稀罕的。筆者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於下雪這種自然現象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下面這兩張照片拍攝於上海老城區的樓頂,當時正下著十年難得一見的大雪。筆者以石庫門弄堂的屋頂為背景拍下了這兩張照片。左邊一張用的是以雪花做前景的比較常見的手法。拍這種照片不需要對焦,因為雪花充滿整個天空,無論把鏡頭的焦點設在哪裡總會有雪花落到那個地方,所以只需要設置手動對焦,轉動對焦環讓背景房屋的虛化程度比較合適就行了,按下快門按鈕之後,前景總會有許多清晰的雪花。當然,這是在無風的情況下。如果寒風卷著雪花的話,就是右邊照片的效果了。

200mm| f/4| 1/160s| ISO 500

200mm| f/8| 1/125s| ISO 1600

煙花

煙花確實屬於比較難拍的題材,難在確定正確的曝光參數,以及對構圖的預估。拍煙花成功與否,運氣成分比較大,很多時候要拍很多張才能得到一張相對滿意的,甚至一張都得不到。不過在碰運氣之前先學一點基本的方法,有助於提高成功率。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長沙湘江邊,那裡每個周末都有煙花表演。這張照片的曝光和構圖都比較成功。先看一下參數:70mm,f/5.6,ISO 100,快門速度 6 秒。從中應該可以看出一點門道。

70mm| f/5.6| 6s|ISO 100

首先,拍煙花必須用三腳架,因為曝光時間一般都比較長。

其次,拍煙花一般要用手動曝光和手動對焦。對焦的話基本對在無窮遠就行,如果要精準一點,可以對準和煙花差不多距離的地面建築對焦,不會有太多差別。

接下來,曝光是個難題。因為一波煙花從升起到完全炸開的過程中,亮度的變化很大,而如果要拍出綻放的效果,必須讓曝光從升起那一刻開始,直到完全炸開時結束,其中曝光量該如何設置是很難估計的。比較穩妥的辦法是用手動曝光,先把 ISO 值設到最低,之後選擇一個中等的光圈,比如 f/5.6 或 f/8,將這兩者固定不動,快門速度設置成 B 門,全靠自己控制(需要快門線)。機位固定在三腳架上之後就不要再去看取景器了,直接看著煙花升起的方向就行。看見有一波煙花從地面往上升就按下快門按鈕,等到它們在空中完全炸開到接近落下的時候再放開按鈕。之後可以回放看一下效果,如果畫面太亮,下次拍就縮小光圈,如果太暗,就放大光圈或者升高感光度。總之,一定要控制好曝光時間,以能夠拍到一波煙花升起到落下的全過程為準。

另外提一句,人眼看到的煙花效果遠不如拍出來的壯觀。因為人眼看到的煙花炸開是好多光點的形態,但曝光的時候,這些光點的軌跡會在照片上變成線條,形成了一朵朵菊花的形態,這正是拍攝煙花的有趣之處。

下面是同一位置拍攝的另一張照片。煙花的種類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煙花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主題,大家有機會可以多試試。如果結合前景來拍,畫面會更豐富,當然難度也就更高。

200mm| f/3.2| 1/160s|ISO 200

星空和星軌

最精彩的東西要放在最後。對於風光攝影師而言,這個題材大概是最激動人心的,而對於 剛入門的初學者而言,這個題材應該也是最讓人躍躍欲試的。就連哲學家康德也曾經說:「有兩 種東西 , 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 , 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 : 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由此可見,星空大概是哲學家和攝影愛好者之間為 數不多的共同語言之一。

星空題材之所以吸引人,一是因為壯觀美麗,二是因為不容易見到。尤其生活在城市裡的 人更難見到。幸好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能看到非常美的星空,所以旅行的時候如果有這樣 的地點位於計劃線路上 ,千萬不要錯過拍攝的機會。一般光污染比較少、空氣清新的地方,晴 朗的夜晚都能看到不錯的星空,如果是高原、沙漠或海島這些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觀測條件 就更好了。

總的說來,星空有兩種常見的拍法,所用的技巧和參數各不相同,效果也相差很大。一種 是拍星軌,也就是通過長時間曝光把星星的移動軌跡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一條條弧形的光帶 ; 另一種是拍常規的星空,也就是拍出滿天繁星和銀河交相輝映的景象。我們先從星軌說起。

17mm| f/2.8| 1/1 129s| ISO 100

這張星軌照片拍攝於珠峰大本營。畫面下方的那座白色的雪山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曝光時間大約20分鐘。拍攝星軌的難度不高,但需要三腳架和快門線。大致的步驟如下。

(1)把相機在三腳架上架好,裝上鏡頭(一般是廣角、超廣角或魚眼鏡頭)並調整角度確 定構圖。

(2) 切換到手動對焦,之後把焦點設置成無窮遠(如果在這種光線下能找到可以合焦的較遠的物體,比如山峰之類的,也可以對著那個物體自動對焦之後再切換到手動對焦模式)。

(3)把感光度調到最低(ISO 100、ISO 50,反正能多低就多低)。

(4)把曝光模式調到手動曝光。

(5)把光圈放到比較大的位置,比如 f/2.8、f/4。

(6)把快門調整到B門。

(7)開始曝光並等待足夠長的時間。(8)曝光結束。

看上去並不是很複雜,但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取景和構圖。如果地面上沒有什麼合適的前景,從取景器里看可能是一片漆黑,很難看清構圖到底是什麼樣子。這種時候最好能換一個角度取景,因為沒有任何前景的星軌照片效果不會太好。比如前面那張照片,如果沒有珠峰和下面的營地帳篷,拍出來也沒什麼意思。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END-

以上內容節選自

旅行的路上拍大片!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王逸飛編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tpress攝影客 的精彩文章:

旅行攝影常見的5個誤區
叮!回復關鍵詞獲取攝影教程啦!

TAG:ptpress攝影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