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格勃的暗殺風雲-《世界博覽》

克格勃的暗殺風雲-《世界博覽》

1917年當時俄國的形勢錯綜複雜,在外部有德軍不斷的向彼得格勒逼近,沙皇軍隊的高級軍官也不斷的糾合自己的余部試圖快速撲滅這場革命。在這場明爭暗鬥之中,推到了角落裡反對蘇維埃政權的一方,為了急於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就不免重拾在俄羅斯政治鬥爭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最陰暗手段——暗殺。

從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的核心領導成員就有三人遇刺。1918年6月20日,蘇維埃政權的重要刊物《紅色報》的負責人米哈伊爾.沃洛達爾斯基在彼得格勒街頭遇刺身亡。兩個月後的8月,革命領袖列寧在莫斯科一家工廠向群眾講演時候,無政府主義分子卡普蘭向他開槍將其打成重傷幾乎危及生命,也就在同日「十月革命」重要領導者之一、時任彼得格勒契卡主席的烏里茨基也遇刺身亡。革命領袖們尚且遭到如此高頻率的刺殺,其他各地革命骨幹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甚至許多到鄉村執行「徵集餘糧」任務的工作隊成員經常晚上外出時候會遭到冷槍襲擊。

這種鬥爭形勢中,作為蘇維埃的「盾與劍」契卡組織當仁不讓的繼續沖在了第一線。原本在「十月革命」後一個月,列寧根據形勢就作出判斷,未來如果想保住蘇維埃政權就必須對於所有反革命力量採取「革命的恐怖」,他下令捷爾任斯基成立了一個專門「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設委員會」來保衛蘇維埃政權免受陰謀顛覆和鎮壓犯罪。這個委員會簡稱「契卡」,後來逐步發展成為蘇聯最大的安全情報組織——克格勃。

契卡在這場鬥爭中充分發揮積極主動精神,除了依靠工人群眾的支持四處追捕反革命勢力之外,還通過滲透等手段把美英等國外交官員參與的暗殺叛亂組織一網打盡。對於那些逃亡國外繼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反革命勢力,契卡也沒有忽略放過他們,借著大量的「白俄」(反對布爾什維克政權者)紛紛逃往他國的浪潮,契卡也順勢派遣了大量的情報人員前往,將紅色政權警惕的眼光向世界各地延伸。

經歷了這一番血雨腥風搏鬥的契卡,不僅僅見識了反革命力量是如何暗殺的,更加洞察了和熟悉了暗殺是如何策劃組織的,加之契卡建立的宗旨就是要對反革命施加「革命的恐怖」,那麼用反革命勢力的同樣手段在國外對待他們,在契卡領導人看來就是一種「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這段歷史無疑對契卡及其後來繼承者的行為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著名克格勃暗殺案例

雖然對於契卡來說,利用暗殺方式消滅在國外的「蘇維埃敵人」沒有什麼道德障礙,不同於在國內是安全保衛組織的身份,在國外的契卡是一個情報組織,如果刺殺行動鬧得沸沸揚揚顯然不利於自己在當地的生存,而且也會有損蘇聯的國家形象。這一點在格伯烏(契卡在1925年改名國家政治保衛局後的簡稱)人員對曾經的革命領袖之一、蘇聯紅軍的締造者托洛茨基刺殺行動中體現無疑。

托洛茨基在與斯大林的政治鬥爭失敗後被驅逐出蘇聯,不得不流亡墨西哥。介於托洛茨基在布爾什維克黨內曾經的地位以及列寧戰友的身份,他不僅是對聯共(布)黨內頗具影響,乃至在世界各國的共產黨內都有相當的追隨者。

在斯大林看來托洛茨基這個曾經潛入黨內的敵人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顯然比正在對峙的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危險。既然是作為「蘇維埃最危險敵人」,蘇聯政府顯然認為就有了除掉他的「充分理由」,這一個任務當然交給了格伯烏。

可是在執行這個任務時候,格伯烏就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招募了一個年輕的西班牙共產黨員拉蒙·梅爾卡德僅僅考慮到他能夠接近托洛茨基,並沒有認真考慮如何讓他能夠悄無聲息的完成行動,結果他們既沒有對梅爾卡德進行必要的特工手段訓練,更是讓梅爾卡德自行選擇刺殺用的武器。

梅爾卡德也只是考慮了登山冰鎬便於隱蔽攜帶接近托洛茨基並未考慮其效能,也沒有周密規划行動的流程。在刺殺中梅爾卡德遭遇了托洛茨基的強力反抗,雖然最後他還是給托洛茨基造成了致命傷,可是也因此沒有能夠逃離,最後使得整個案情大白於天下。

冷戰開始後,東西方兩個陣營的高度對峙,無疑讓在對抗第一線的克格勃(格伯烏在1954年改組而來)對於此類行動做了更多謹慎的考慮。他們不僅開始對於執行刺殺行動的特工人員進行專門的訓練,同樣還專門設立了各種技術裝備研究機構專司開發各種刺殺專用的特殊武器或者毒劑等等。

事實表明克格勃的這種努力沒有白費,雖然眾人紛紜認為克格勃搞了相當數量的暗殺活動,但是真正被切實揭露出來的不過是博格丹.史塔申斯基執行過的兩次。這還是因為作為克格勃專業殺手之一的博格丹.史塔申斯基因為跟其德國妻子的婚姻遭到了克格勃的阻撓,因而心生不滿最後叛逃到了聯邦德國並且向當局自首。

出生於烏克蘭的博格丹.史塔申斯基因為家庭成員跟「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有牽連,被克格勃作為把柄將其控制,不得不在接受特工訓練後擔負殺手任務。當他摸清了這幾個人物活動規律和生活環境之後,克格勃向其下達了進行暗殺的指令並且提供了專用的毒氣鋼筆手槍。

這種毒氣鋼筆手槍大約就是一個鋼筆形狀的鋼管,只不過一端留出槍口另一端裝有扳機。在其內部與扳機相連的是一枚裝藥量很小的無頭子彈,中間是一個連接著活塞的連桿,靠近槍口一端則安裝了一個裝滿氫氰酸液體的小玻璃瓶。當殺手將這支「鋼筆」形狀的手槍對準目標臉部的時候扣動扳機,子彈產生的燃氣會推動活塞連桿猛的打破玻璃瓶,將劇毒的氫氰酸成霧狀噴向目標。暗殺目標會因為猝不及防吸入毒霧瞬間倒地死去。

因為氫氰酸的特殊毒性,目標在死後的屍體解剖中會明顯的呈現出心臟病發作自然死亡的特徵,從而瞞過當地警方可能的調查。

因為毒氣槍射程有限,使用者和目標距離很近所以同時也會多少吸入毒氣,因此克格勃上級在訓練史塔申斯基時候嚴厲叮囑他必須提前服用解毒藥,並且在使用後也要儘快的打破預先準備的裝有解毒氣體的玻璃瓶並且大口吸入。上級人員專門強調「我們不想你也被同時殺死,這樣子兩具屍體出現在現場必然會泄露我們的秘密。」

最先被他暗殺的是一個在慕尼黑創辦了《烏克蘭獨立報》的流亡政治家列夫.利貝特。經過三天的守候,在1957年10月12日史塔申斯基看到利貝特獨自一人走向了自己居住的公寓樓,他立即將用一份報紙將毒氣槍卷了起來,裝作若無其事的走進公寓。在走廊上,他故作若無其事的與利貝特擦肩而過的機會,將毒氣槍對準利貝特的面部扣動了扳機。伴隨不大的響聲,一股不起眼的煙霧迅速撲到利貝特臉上,利貝特毫無反應就立即倒在了地上。火速離開現場的史塔申斯基找到僻靜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上級的吩咐打破解毒氣體瓶大口吸入,隨後他將暗殺工具扔進了一條小河中。

兩年後的1959年10月15日下午,他又以同樣的方式將曾經與納粹德國合作統治過的烏克蘭淪陷區的斯捷潘.班德拉在慕尼黑的住所門前暗殺。只是這次因為他擔心班德拉日常總是帶著保鏢,克格勃給他提供了一支雙管的毒氣槍,結果聯邦德國警方在對班德拉屍體進行檢驗時候發現了面部有微量的氫氰酸殘留。

值得一提的是,利貝特的死一直都被認為是自然死亡,班德拉雖然被懷疑為遭暗殺但是也一直毫無證據。直到史塔申斯基的自首才真的揭開了事實真相。可見克格勃的暗殺「技術」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

史塔申斯基的案件轟動一時,西方國家藉此對蘇聯大加指責。雖然蘇聯儘力的否認與此事有所牽連,奈何實在是「鐵證如山」最終只能緘口不言,一時間非常被動。

不過蘇聯的強硬也許只是面上,內里還是受到相當觸動。在2003年流亡卡達的車臣非法武裝頭目揚達爾比耶夫被汽車炸彈炸死後,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從克格勃分離出來的機構之一)發言人就表態,該機構在史塔申斯基案件之後就將負責此類行動的部門解散了。

那些「間接」暗殺工作

也許克格勃確實從班德拉案件之後收斂了此類行為,最少再無同樣的暗殺行動曝光。但是這不代表著他和其他東歐國家就此立地成佛。只要有必要,克格勃還是樂於用近似手段「適當的教育」一下得罪過他們的人。

1964年9月,一位西德駐蘇商務處三等秘書霍斯特施維爾克曼在莫斯科郊外遊覽一個著名古迹修道院時候突然腿部被噴上了不明液體,迅速造成嚴重灼傷。被緊急送回使館後,經過從美國使館請來的醫生檢查發現,施維爾克曼腿部是被噴了芥子氣毒劑,如果不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很可能危及生命。可以想像,在莫斯科隨便把施維爾克曼送進哪家醫院等著他的除了醫生肯定還有克格勃的審訊人員。想把他送回西德治療,唯一出售國際航班機票的莫斯科國際旅行社卻微笑著回答所有國際航班機票「恰好」售完……

原來施維爾克曼是一個著名的反竊聽專家,西德政府將其以商務處三秘身份派往莫斯科的目的就在於讓他對西德使館進行一次「掃除」。不過施維爾克曼在清除了大量克格勃埋放的的竊聽器同時孩子氣的向其逆向注入高頻電流,這一招讓另一端進行竊聽的克格勃特工屢遭電擊。

很顯然施維爾克曼的孩子氣行為壞了間諜圈的大家心照不宣各自使勁的「行規」,於是克格勃決定給他一點教訓作為殺雞儆猴。

西德大使在無奈之下乾脆向蘇聯外交部挑明了此事,進行了強硬的交涉。不過介於克格勃的介入,儘管有大使出面施維爾克曼也不得不又被芥子氣煎熬了兩天後才得以飛往西德。

另外,即便是克格勃自己不親自出手也不見得就會置身事外。號稱冷戰中最懸疑謀殺案的「保加利亞傘」事件中同樣閃動著克格勃的影子,只是他們沒有直接下手而已。

1978年9月7日倫敦街頭,正在前往BBC上班途中的保加利亞著名流亡作家馬爾科夫突然被一個過路人的雨傘尖碰了一下腿部,雖然腿部有點痛但是對方迅速道歉並且離去,馬爾科夫也就沒有留意更多。可是晚上回家後他就突發高燒並且迅速昏迷,在被送入倫敦一家醫院4天後,馬爾科夫不治身亡。

英國警方對馬爾科夫的屍體解剖時候發現,在他的腿部肌肉里有一個直徑大約1.5毫米的鉑合金空心小球,而這個小球上還有兩個極為微小的開孔。這個用微量蠟質封裝的金屬小球內部盛裝了大約4毫克的蓖麻毒素,正是造成馬爾科夫喪命的原因。

警方推斷認為,那個不明過路人手中的雨傘應當是某種發射器,能夠將這個金屬小球射入馬爾科夫體內。當裝有蓖麻毒素的小球進入了馬爾科夫體內後在人體組織的摩擦下蠟質被逐漸抹掉,蓖麻毒素就緩慢的進入了馬爾科夫的體內使其中毒。

當蘇東劇變發生後,英國警方迅速利用新上台的保加利亞政府親西方的態度再次重啟了調查活動。雖然截止今日調查仍然沒有找到那個「不明路人」,但是他們在保加利亞內務部的特工機關中發現了成堆的特製雨傘。這些雨傘外表與正常雨傘並無不同,但是在傘尖部位有一個隱蔽的細小開口,中空的傘桿尾部則有裝填金屬小球的溝槽、壓縮空氣瓶和扳機。只要從傘柄出裝入與殺死馬爾科夫同樣的金屬小球,再扳動隱藏的扳機,壓縮空氣就會推動小球通過傘尖的開口射入目標人體。而這些殺人雨傘正是蘇聯克格勃當年向兄弟國家特工部門提供的援助物資中的一種。

冷戰後蘇聯崩潰,大批克格勃高級官員叛變逃往西方,根據其中一些官員的回憶,當時保加利亞特工機關打算請求老大哥克格勃幫助「清除」活躍於BBC和自由歐洲電台等地的馬爾科夫時候,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因為對此類行動抱有反感下令克格勃不得參與其中,但是礙於蘇保兩國關係,他批准可克格勃可以向保加利亞內務部提供一批此類行動所需的「特殊武器」。

「形象鍋」國家背

情報活動是保證國家安全的重要武器,因此世界上只要有條件的國家都會設立情報機關。但是因為國家戰略和政治觀念的不同,情報機關活動的指導原則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國家具有擴張性的戰略,那麼他的情報機關必然會比較龐大而且活動頻繁,手段也是多樣化的。而如果國家戰略是防禦性的,那麼情報機關就會規模比較精簡併且對於自己活動方式有嚴格的限定。

克格勃之所以能夠到了最後名聲狼藉,從謝米恰斯內之後的歷任主席最大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改善其公眾形象,但是最終不僅在西方從來都是惡名昭彰,即便是蘇聯國內群眾對其也少有好感。

這一點對比充分說明了,情報機關不能因為其秘密工作模式為主就不講道德,類似於暗殺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能夠痛快一時,但是最終造成的損害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會讓整個國家為其背書。

本文刊於2018年第07期《世界博覽》

通過郵政微信訂閱世界博覽雜誌點這裡

喜歡《世界博覽》雜誌的親們,您可以通過當地郵局訂閱本刊

《世界博覽》半月刊,郵發代號2-160。中國郵政發行暢銷報刊

請到當地郵政局、所的營業廳辦理;或撥打各地郵政客服電話11185,郵局發行人員上門服務;投遞員投遞郵件途中,也可辦理本投遞區內的訂閱手續。

您也可以通過掌閱ireader,多看閱讀,京東閱讀,噹噹讀書,Kindle等APP下載《世界博覽》電子版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博覽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世界博覽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