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見了滴滴,馬雲宣布再進軍網路約車行業,卻只為做公益!

再見了滴滴,馬雲宣布再進軍網路約車行業,卻只為做公益!

互聯網約車行業的興起也就花了4年的時間,發展的過程當中有很多故事。今天我們就用一起來聊一聊互聯網行業約車行業發展的故事,也可以看到滴滴從誕生到高潮到平淡再到危機四伏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如下5個階段:

萌芽期,在網約車出現之前,計程車行業的准入門檻還是非常高的,在一個5線城市,一張計程車准入證價格高達50萬。黑車司機不能光明正大的接客,通常都是偷偷摸摸接客拉生意。很多人都說,網約車的出現讓黑車司機合法化。時代的腳步是進步的,雖然在初期國家沒有明確網約車的地位,但是大量的網約車司機已經開始上線運營。計程車行業為了抵制網約車,有些地方出現了集體罷工,有些地方更甚至出現了掀翻網約車的事件。

爆發期,在國家給出正式名分之前,網約車已經進入了爆發期,以滴滴和快滴兩大網約車公司為主。高峰期打車難、下雨天打車難、無故拒載客戶、服務質量差等問題,讓大量的用戶湧入網約車平台。為了搶佔客戶,滴滴快滴也是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

競爭期,在最瘋狂的時候,網約車司機通常會讓乘客安裝兩個公司的軟體,通過滴滴和快的同時計費,來獲取雙份的補貼。並給乘客返現的方式,獲得用戶的同意。而用戶在短距離打車的時候,基本不需要自己掏錢。這背後的金主爸爸,一家是騰訊,一家是阿里巴巴。馬化騰說過在最高峰的時候滴滴和快滴一天的補貼金額超過3000萬,最後實在補貼不起了,打電話給馬雲尋求合併。

壟斷期,2015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併,合併之後開始全面取消用戶補貼。滴滴擁有互聯網約車99%的份額,也標誌著正式進入壟斷期。互聯網行業通常的思路也是先通過補貼搶佔大量的用戶,之後再進行收費。司機抱怨開始多了,每一單的提成高達20%,很多司機都說我們現在在給滴滴公司打工。而且沒有其他選擇,只有滴滴這麼一個平台。

衰退期,萬物均是盛極而衰,2017年開始各種新型的網約車出現,曹操專車、神舟專車相繼出現,這些企業都是以傳統車企為支持的。這些專車對滴滴的市場撼動不太明顯,直到美團打車的出現讓滴滴品嘗到了四面楚歌腹面受敵的滋味,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三天,市場份額就突破三分一。美團通過高額補貼,迅速佔領打車市場。司機和乘客都明白,誰賺錢多,誰優惠就用誰的平台。按照這個趨勢,美團打車應該會在全國各大城市迅速鋪開。攜程在本月也正式拿到網約車拍照,意味著另外一家網約車平台即將出現。這還不算完,阿里的加入應該讓滴滴感到絕望,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也宣布要加入網約車市場,馬雲居然打出了0平台費用的口號,宣稱要做公益平台。

個人認為滴滴今後不可能再是一家獨大,如果不儘快調整運營模式,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被其他平台取代。而阿里的公益口號沒有這麼簡單,馬雲通過公益形式可以快速佔領移動支付入口,再利用大數據對用戶軌跡消費進行分析,產生的價值應該也不小。

你怎麼看?說說你的看法吧!

關注我們將持續分享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新認知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移動宣布取消流量漫遊並降價30%的時間,工信部:提前5個月!
關於取消流量漫遊並降價30%,運營商集體表態,移動公布時間點!

TAG:重新認知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