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清華的「變態」作業看「越是好大學管理越松」

從清華的「變態」作業看「越是好大學管理越松」

01

前些日子,有大學規定學生必須要上早晚自習,引發了學生們的熱議。

有同學質疑,都上大學了,還要求上早晚自習,甚至上課前還要收手機,難道是想把大學辦成高中嗎?

也有人抱怨,越是好大學管理越松,越是差大學管理越嚴,人家頂尖的名校,就不要求學生們必須上早晚自習。

筆者趕緊向頂尖名校的同學諮詢,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清華,確實沒有強制性的自習,甚至平時一兩天不回宿舍都沒有人管。

看來,名校才是大學生的天堂。

02

不過,不用高興得太早。

清華不強制上自習,但我也沒聽說過清華的兄弟們有多麼悠閑。

或許,我們從清華大學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當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01級學生洪峰有一個演講,在網上流傳甚廣,其中提到的作業情況,就特別令人震撼:

有一次上微機原理課,老師說,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課上的電路模擬一下。

同學們都說,我們是這輩子第一次聽說這個軟體。

老師說:「這是電子工程人員必備的軟體。」轉身就走了。

沒辦法,我們回去在圖書館熬了3天終於把這個軟體學會了。

另一次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去用MAT-LAB畫一個三維圖形。

同學們都說沒學過——好像是數學系的一門必修課。

老師只說了一句:「沒學過?回去學呀!」

我們又在圖書館耗了好幾天,基本弄明白了。

大二時,我們有一個夏季小學期共兩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們在一間教室上了兩小時課,學習了計算機的VHDL語言。

下課老師要求我們在周五前編出一個主頻30M的CPU來。

所有的人都瘋了,因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後來我們知道,其他大學的電子系這門課要學一個學期的。

但老師說得很清楚了,做不出來就不及格。

於是大家就瘋狂地跑圖書館借書,回去廢寢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點明白,第三天白天編了幾個簡單的程序,晚上開始正式編程,編到凌晨3點,周四編了一天加一個通宵,周五早上8點通過了驗收。

……

03

清華最著名的作業,是「奮戰三星期,造台計算機」。

講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的大作業,一組大三的學生,需要在三個星期的時間內,軟體自己寫,硬體自己找,從無到有裝配一台具備最基本功能的計算機。

當然,有的專業的作業是用三星期做一台空調。

這樣的作業,難度可想而知,學生們想要完成,不但要上自習,甚至要夜以繼日才行。

如此嚴格的規定,如此「不負責任」的老師,如此高難度的作業,學生們怎麼會不拚命學習,學校又何必要求他們必須上早晚自習。

因為他們需要拼盡全力,才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不用揚鞭自奮蹄。

04

在清華等頂尖名校,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努力不一定不掛科,不努力一定掛科。」

最好的苗子,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最努力的學習,卻有著最高的掛科率。

而據說,只要四年之內有一次不及格就會取消保研資格,如果有三科不及格,就會被退學。

壓力就是動力,在清華校園裡,人們總是行色匆匆,總想把每一刻寶貴的時間都用到自己想用的、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清華的自習室人氣總是很旺,一到自習時間每間教室都被擠得密密麻麻,晚去一點都很難找到座位。

從表面上看,清華的管理確實挺松,但如果不努力,真的可能畢不了業。

05

相比於有的學校每天晚上檢查準點熄燈,甚至通過封閉網路埠或者不提供校園網的方式禁止學生玩網路遊戲,我更推崇清華等名校那種任務驅動的模式。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認為,大學不妨通過改善教學培養的評價體系,實行更加嚴格的寬進嚴出體系,加強老師教學課程建設,給學生緊迫感,培養、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對專業的考察難度提高了,學生自然就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這是一句大實話。

若能如此,即使學校不強制規定上早晚自習,學生們也會主動去上。

否則,如果只是從形式上要求學生們必須上早晚自習,恐怕也只能是管得住人,管不住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珠絮語 的精彩文章: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五回

TAG:明珠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