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我來說,城市病都是「慣出來」的毛病

讓我來說,城市病都是「慣出來」的毛病

導語: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些關於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好多網友的提問也使得各大城市之間的對比愈發激烈,地域對比很是明顯,最常見的的就是省會之間的對比和省份之間的對比,經過不斷的查找數據,一個真相令我感到憤慨,難道這些所謂的地級市(非省會、非直轄、非副省級就是普通地級市)就該這樣被不斷吸血嗎?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無論你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省會城市,還是一些經濟發達城市請記住過去這些城市為你所在城市發展所做出的犧牲。


我國城市的發展基本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武漢

一般來說我國城市的劃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行政級別比如: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副省級,省會,地級市等;一種是按照人口來劃分,具體劃分標準可以看我之前發表的一篇文章《不要再說自己是幾線城市了,我都替你害臊》有詳細介紹,今天就不做過多解讀。總體來說,目前我國城市發展的情況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比如:北上廣深這些城市,原本就被賦予歷史和經濟發展重任,今天毫無疑問是4大巨頭。還有地方的省會城市絕大部分都是省會城市的發展要遠遠好於其他地級市(福建有點例外),我們網友們都戲稱這叫「吸血」,個人感覺這個詞再貼切不過了。


西安

因我國省份較多,今天我就以幾個熱門城市做個簡單的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首先是各省會城市所佔經濟總量情況。湖北省2017年GDP經濟總量達到36522億元,省會城市武漢GDP達到13410億元,所佔全省經濟比重達到了36.7%;四川省2017年GDP經濟總量達到36980.2億元,省會成都GDP為13889億元,佔比37.6%;陝西省2017年GDP經濟總量達到21898億元,省會西安GDP為7469億元,佔比34.1%;還有浙江省會城市杭州佔比達到62%左右,綜上可以看到這些所謂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幾乎佔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網友說的這些城市靠吸血來發展自身不無道理。


成都

看到這些數字或許不少朋友會說這些是省會城市肯定要發展的更快,經濟實力更強,省政府和國家給與的政策扶持更多。這些都沒錯,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可是如今這些城市的表現讓我看來不僅僅是忘記了,而且還把這種事情當做理所當然,一旦不給,反而會倒打一耙。

曾經歷史上這些省會城市也都是一貧如洗,歷史的責任降臨到它的身上,舉全省之力進行經濟建設,其他地方經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更甚至有些省會城市地方發展與其他省份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比如武漢,湖北省可以說是舉全省之力發展了武漢,甚至在當時特殊歷史時期,臨省河南大學曾為武漢高等教育立下了汗馬功勞,武漢7大高校裡面就有4所都有河南大學的基因,包括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等,如今武漢高等教育資源屬於全國一級梯隊,而臨省河南只能在全國墊底。可是武漢可有一點感恩之心?答案是:沒有!如果說省與省之間有競爭關係的話,那麼湖北省排名前20的大學,武漢竟然毫無意外的佔到了16所,這可真是讓別人喝湯的機會都沒有,這樣的吸血效應,地方經濟真能發展起來也真是奇蹟。

城市群

想起前段時間一個社會問題,一家餐飲店老闆因為心善每天都會在固定時間段給一些生活困難的人提供免費饅頭吃,後來時間長了這些領到饅頭的人不僅沒有感恩還提出了更加無恥的要求「不要饅頭要錢」,結果肯定是這位店老闆拒絕提供任何幫助。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城市問題跟社會問題一樣,也有相似之處,把其他城市對它的幫助當做一種理所應當,一旦不給了就會想盡方法巧取豪奪。這種城市我看也沒多大出息,想直轄?等你真的學會分享再說吧。

城市病其實也慣出來的毛病,因為省會城市的特殊身份,很多政策會優先照顧,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你吃肉總得讓別人喝湯吧,如果連湯都不讓喝,這就有點過分了。

國家城市群的成立或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現在確定的國家級城市群裡面幾乎都會有一個副中心城市,比如中部省份湖北的黃石市,西北地區陝西省的寶雞市等,既然你一個城市帶動不起來,那就讓其他城市分擔你的職責。

城市群協同發展是主題,請不要維繫過去的那種傳統思想,很不得人心的。

歡迎各位朋友發表不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勇雜談壹貳叄 的精彩文章:

資本湧入所謂三四線城市了?放心他們不傻

TAG:勇勇雜談壹貳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