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不夠強,英雄也氣短——本篇可發給勢均力敵的對手,我們來Bonding一下!
之
Hero——意為英雄、主角。
每一個Hero,必有一個對峙的對手,廝殺制衡(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即使他處於獨孤求敗天地唯我,也會供養出精神湖面,用以超越心魔假想敵。
今天我就聊聊三種「hero」的對峙對弈、相似和親密。
致我們不可或缺的,可敬的,對手。
SUPER HERO——美漫超級英雄
美漫幾籮筐,發展大半個世紀,核心訴求無外乎「個人英雄拯救」。超級英雄界也有個金字塔尖,哪二位是漫威、DC史上最受歡迎的主角?
粉絲用腳投票的結果是蝙蝠俠和蜘蛛俠。
鋼鐵俠說:沒毛病,畢竟我紅是這十年的事。
蝙蝠俠表示:怎麼,超人,你不服?
GIF
2002年電影版蜘蛛俠空前成功,成為影史首部上映第一個周末就斬獲1億刀票房的影片。
這傲人戰績和911後全美民眾陣痛,迫切需要精神撫慰的情感需求分不開。
吊著筋斗絲的蜘蛛俠,鄰家感,接地氣,夠屌絲。解救紐約,分分鐘。
蜘蛛俠成了漫威能與美國國民英雄蝙蝠俠扳手腕的不二人選。
看超英電影最怕什麼?
反派大BOSS能力不夠強,或者,壞的缺乏創意深度。
所謂對手不夠強,英雄也氣短。
(想起以往漫威電影弱點——「糟糕的第三幕」,就有恨鐵不成金的岔氣感。我仍在為復聯3滅霸要雄起,苦苦祈禱。)
所以我們愛諾蘭的改編。
諾蘭懂得,成就英雄,需要有與之匹敵的對手。他通過對蝙蝠俠前傳反派角色的成功塑造,把中二美漫的思想深度和現實性推向新高度。
TDK《黑暗騎士》里,所有人信奉「order」(秩序)時,小丑信奉「chaos」(混沌,無規則)。他摒棄道德、規則、判斷、邏輯,甚至生死,儼然社會心理和哲學大家。可以說小丑達到了邪惡的至高境界。被無數漫迷譽為最強反派。
雖然小丑不經打。
扯遠了,這不是我本篇主題。
主題來了。
主題來了。
我相信,想看兩個最受歡迎的英雄打架,不是我一個人的痴心妄想。
雖說漫改電影宇宙化發展已十年。蜘蛛俠和蝙蝠俠的熒幕交鋒,我們,基本上是看不到的。
漫威加入了迪士尼,推出了大白(●—●)這等迪士尼萌感超英。
當年窮苦時被迫賣給索尼的苦孩子蜘蛛俠,也能背起小書包回娘家串門,且小住上數日。
隨著去年年底迪士尼收購20世紀福斯,我們開始名正言順的幻想X博士和萬磁王踏上復聯戰場。
但,華納DC短期內還不至於被迪士尼收購,二俠同框扭打的妄想,還無能為力呵呵。
可喜可賀的是,我們在現實層面見證了二者的正面交鋒。
不能同框打,那就比比吸金能力唄。
作為愛好文藝的女中年,我就如此現實。
先看看,第一回合的較量。
2012年8月27日,諾蘭《蝙蝠俠前傳3》和重啟《超凡系列蜘蛛俠》同天在國內上映。
(我當時可頭疼了一番。兩部都必看的前提下,選擇先後代表了我的偏好。最終我先看的蝙蝠俠。)
無限懷念上一集里的joker
票房結果——
全球票房(美元)
蝙蝠俠:$10.8億
超凡蜘蛛俠:$7.6億
內地票房(人民幣)
蝙蝠俠:¥3.5億
蜘蛛俠:¥3.15億
蝙蝠俠勝。
1:0
[大家別覺得,這點票房寒蟬。內地票房井噴起於2012年底的《泰囧》,二俠這次對決處於「前泰囧時代」,更遠《x狼2》50億神話5年。]
諾蘭在結束掉蝙蝠俠前傳三部曲後,仍逃脫不掉與蜘蛛俠比拼商業號召力的命運——
於是,第二回合:
2017,諾神沖奧巨制《敦刻爾克》在慣例暑期國產保護月延遲國內上映。上映1周便遭遇重啟+1的《蜘蛛俠:英雄歸來》青春圍堵,IMAX廳排片也被迫分給小蜘蛛一半。
票房結果——
全球票房(美元)
敦刻爾克:$5.25億
蜘蛛俠英雄歸來:$8.8億
內地票房(人民幣)
敦刻爾克:¥3.4億
蜘蛛俠:¥7.7億
返校季小蜘蛛獲勝。
1:1
有人錘牆:題材不同,這麼比,諾蘭吃虧。
那麼,請小蜘蛛留步,等等看隨後上映蝙蝠俠領銜《正義聯盟》的奪金戰績。
[正義聯盟,六個人對小蜘蛛一個,夠公平了吧。]
請看,第三回合——
票房結果——
正義聯盟
全球票房(美元):$6.56億
內地票房(人民幣):¥6.9億元
話癆小蜘蛛守擂成功。
2:1
雖說《正義聯盟》拍攝期間經歷接二連三的意外,可正片Boring+normal劇情設置,還是讓影迷無力心水。
完全是神奇女俠奶一群小男孩,嗑嗑瓜子順便打打硬來地球鬧事的無腦怪獸。
數據勝於雄辯。
蝙蝠俠在離開諾蘭投入扎導油畫懷抱後,
落入就是「有錢」的尷尬迴旋梯了。
數據勝於雄辯x2。蝙蝠俠這款「有錢」超能力,從前沒這麼台詞直給吧。
衷心希望蝙蝠俠同志爭口氣,帶領正義聯盟早日爬出深坑,對抗漫威第二階段。
畢竟,沒遇到完美對手的英雄是不夠偉大的。
看看麥當勞和肯德基,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勢均力敵的二王之爭,能激發出無法想像的「可能性」。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
HERO——故事主角
聊完最吸金的商業片,談談戀愛。
新千年出品的電影,在愛情類型鮮有好作品。
純粹的愛情故事越來越難拍,因為這類型電影關鍵看的是「阻礙」二字。
現在出身門第不是問題,年齡差也不是禁忌,同性婚姻在美國都合法了,啥也不是阻礙,還能玩什麼迫害療法?
搞得愛情只能擱點在各色商業大片里做CP調味料,潤滑氣氛。
除非有流量明星或者大IP加持,否則愛情題材的項目都開不了。
看看《愛樂之城》,硬要以復興音樂片類型為使命的架勢,值得人敬佩。在唱段藥量明顯不夠的狀況下,卯足勁包了幾十層「向影史級音樂片致敬」的包裝紙,方得影評人、影迷交口稱讚。
GIF
二個主角同是追夢人,高階之愛為名,不妥協而分離,是個很好的想法。結尾強行反向蒙太奇,猛灌夢幻迷湯,就為了讓故事更遺憾。讓妹子更傷心,小伙更唏噓。
但是,La La Land替我們把所有無法實現的意淫都視覺化了,那想像空間的天花板也就低下來了。
這時代,好好琢磨情愫如何生髮的故事很稀有。
而愛情類型里旖旎的一支絕唱——同性之愛,倒是澆灌出非凡的花朵。
(我一直認為同性愛情片就屬於愛情片,不存在一個單獨的「同性」題材標籤。這裡單拎出來,僅方便表達觀點。)
2017沁人心脾的愛情真空小品《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橫空出世,不光年度貢獻了小甜茶本人,也將《卡羅爾》「凝視」感進階到「觸感」。
意亂情迷而後,我的反骨又起了一個不討人喜歡的念頭。
同性愛情電影的套路打法已有跡可循?
怎麼講。
選取甜茶的埃利奧一方情感線做樣本。
拋開夏日艷陽和美好皮囊,我直白的講。
1|萌生好感:他刮鬍子。
2|表白後情感爆發:他流鼻血。
3|離別前情感失重:他在午夜的羅馬街道上嘔吐不止。
4|伴侶離開:他留著能聞到奧利弗氣息的藍色襯衫。做長久的祭奠。
5|電影還沒拍到的原著小說中情節(此處大劇透)——
十五年後,埃利奧去見奧利弗,並在奧辦公室里發現一張奧一直珍藏的油畫風景明信片:Monet" berm莫奈的崖徑(曾經屬於他二人的「秘密幽會聖地」)。
那麼,再看看以下經典的場景吧。
1|初見恩尼斯的傑克,刮鬍子。
2|被傑克失手打傷,恩尼斯流鼻血。
3|告別傑克的恩尼斯,不適,嘔吐。
4|傑剋死後,恩尼斯在傑克房間,找到曾沾了自己鼻血的牛仔套裝。
5|明信片:永遠屬於他們的斷背山。
要保留的,可以是牛仔服,可以是襯衫。總之是藍色。
也許,「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以上五招,招招相似。還能說是巧合嗎?
2005的《斷背山》已經成為主流同性愛情題材敘事的教科書範本。
在我眼裡,範本是朝聖時拚命拜,整容時全力避開的佛像。
《CMBYN》 這麼全方位的復刻經典,還是讓人微微不適吧。
希望這只是我作為骨灰迷「粉到深處自然黑」的腹黑。
希望愛情題材電影做的不僅僅是工業產品系中的不斷升級。而是令霍金教授感動的——遙遠的相似性。
GIF
TWO HEROS之間的極致互文
兩個HERO之間的極致互文——You"re my destiny。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和希斯·萊傑,兩個從外貌到表演風格均大相徑庭的電影演員。沒什麼可比性。
2006年3月5日兩人命運首次交集。一起提名第78屆奧斯卡最佳男主獎。
有北美媒體人評論,看完菲利普飾演的《卡波特》,衝動到想搶塊奧運會金牌頒給他。
而希斯萊傑的非凡詮釋,讓《斷背山》里的恩尼斯情緒內化到說台詞都張不開嘴,漸漸的,嘴變成了一張畫上的橫線。
那屆,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得獎。
2009年1月22日,在希斯·萊傑藥物過量去世一周年忌日當天,第81屆奧斯卡公布提名。希斯·萊傑憑《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提名(這是諾蘭作品裡唯一獲得的表演獎肯定)。同獎項入圍名單里,又出現了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憑藉《虐童疑雲》)。
這一次,二人對弈的戰場從最佳男主轉到最佳男配。
結果大家都曉得,The late希斯·萊傑獲獎,得到告慰。這讓他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二位「去世後獲獎」的演員。他兩人的奧斯卡競比,以1:1落下帷幕。
如果你認為這一切太抓馬。接下來,現實世界還能塞你一嘴瘋狂的。
2014年2月2日,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死於「藥物過量」。
無論,遙遠的相似還是內里的心魔,HEROS對峙間的惺惺相惜,也許是與他們並肩作戰的同伴永遠無法體悟與理解的。
故事說完。
來。這一次,敬我們最親密的,可敬的對手。
-the end-
番外
今天是希斯·萊傑的生日,作為他的粉絲,我寫下這篇文章。沒有選擇在他忌日搞事,希望紀念的是出生,不是結束。在演Joker、恩尼斯之前,好萊塢曾稱他——澳洲陽光。
純YY東西,喜歡請分享支持!謝謝你。
GIF


TAG:百口磨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