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空性」的正確修持方法——看李連杰和王菲帶來的啟發

「空性」的正確修持方法——看李連杰和王菲帶來的啟發

1

真正的空性

對於空性,有人很不理解:「你們佛教天天講空性,既然是空的,那生活、事業都不用管了?」

其實,空性不是這個意思。真正的空性是說,在生活中顯現的這一切,雖然它的本質是空的,但顯現是存在的。所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在做的時候,因為你懂得了空性,私心就少了,私心少了,天地自然就寬廣了。否則,我們這個「自我」的意識本來就強,再加上社會、環境的影響,乃至教育也不斷地往這方面引導,那很容易就會出現一些極端的現象。

2

精緻的利己主義

前段時間的一個研討會上,北大一位教授說,現在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說這種人一旦掌權,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我很能體會他的憂慮。一個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當他為自己奮鬥,又有點能力的時候,就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不惜破壞一切。就像希特勒,他從前的學習成績、各方面的修養原本也不錯,可是在受了某種思想影響之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種族,殺的殺、害的害,而且在他看來,即使殺掉了全人類,也沒什麼不對的。這就是「利己主義」的危害。

3

效法天地,去除私心

所以,作為一所學校,你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分數,更要培養他們的德行,至少讓他們知道:不僅要維護自己,也要維護別人;維護別人也就是維護自己。當一個人能這樣為別人考慮的時候,他的前途是不用擔心的。而且,這個時候他的能力越大,越能給社會帶來利益。

所以,在做學生的這個階段,教育上能引導他們去除「私心」,應該是很有必要的課程。

《呂氏春秋》云:「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意思是說:天無私,所以它才能覆蓋整個世界,如果它有私,就只能覆蓋部分地域了;地無私,所以它能承載世間的萬物,否則也只能承載少數的器物;日月無私,所以能普照世間,否則也只能偏照一方;春夏秋冬四時無私,所以它們總是自在運行,否則,如果某一個季節,比如春天或者夏天的時間過長,四季就顛倒了。因此,人要想放寬心量,就應該效法天地,去除私心。

4

去除私心,問題在「我」

當然,去除私心也需要一些方法。拜倫·凱迪有一本書叫《一念之轉》,很受歡迎。我大概看了一下,裡面教人以反躬自問的方式,去除自我的想法,以及對他人的怨恨。

比如,當一個你喜歡的人背叛了你,做了對不起你的事,那你就要反問自己:「那是真的嗎?」「你肯定他不喜歡你嗎?」如果你肯定的話,就再問:「當你持有『他不喜歡你』的想法時,你會如何反應?」「沒有那個想法,你會是怎樣的人呢?」……

這樣反覆思考以後,你會了解:其實你的痛苦,多數是源於對「自我」的想法太執著了,而這些只是你的誤解或錯覺,並不真實。認識到這一點,你就會理解並接納對方了。

所以,「我」始終是問題的關鍵。不論小事大事,小到家庭內部的爭吵,大到國家與國家的戰爭,全都是在對「我」以及「我所」的認同之上,為了維護這個「我」而導致的。有這麼一種既有趣也有理的說法:在「我」這個字形中藏著一把兵器——「戈」,有了這把「戈」,既「戈」了別人,又「戈」了自己。因此,只要太過分地執著於「我」,家庭不會快樂融洽,社會不會安寧和諧,乃至整個世界也不會有真正的和平。

然而,如果你想去除這個「我」,那麼最好從「讓」字開始,因為你要知道,別人對「我」的認同,和我們是一樣的。

古人說:「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量大不大、氣大不大,問題還是在「我」上面。有了「我」,一點點小的觸犯就接受不了,反唇相譏,甚至大發脾氣。現在有些人一發脾氣就摔盤子——這個我們藏地沒有,是不是電視上學來的,反正一吵架就摔東西。但這有什麼用呢?根本沒有用!這時候你要調的是心,你能試著理解對方,讓一讓,也就沒氣了,痛苦也就消失了。

其實,你靜下心來想一想,可能事情真的沒有那麼大,只不過我們的心太窄了,容不下。日本的夢窗禪師說:「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如果你的眼裡有了一點點塵埃,三界也會變得狹窄;而如果你的心裡沒什麼掛礙,睡在一張小床上,世界也是無比的寬廣。

當然,這是一種境界,不過境界也是培養出來的。如果我們經常觀察這個「我」的虛假性,經常思維空性的道理,你會慢慢體會到,我們的確是很渺小的,和廣闊的宇宙相比,我們還不如一棵小草。這麼微不足道,你發再大的脾氣,能傷到誰呢?只能傷到我們自己。

5

佛法告訴你真正的秘訣

所以,還是要接受佛法的教育。有了佛法的教育以後,特別是有了些修養功夫,當你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即使心裡有點不舒服,臉色也有點變化,但你只要把平時學的竅訣用上,冷靜地反觀一下,事情也就不大了。

何必在一些小事上過不去呢?宋朝無門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對一個了無掛礙的人來說,人間處處充滿了美好景緻。不是嗎?

當然,即使你看不到這些,還是有屬於你自己的路,何必要鑽牛角尖呢?又有什麼必要走上絕路呢?

一落榜就自殺,太不明智了!人生的路有很多啊,不是就這麼一條。如果就這麼一條,走不過去,也只有一死了。但實際上,這比十字路口要多得多,你這邊走不通,可以走那邊;那邊走不通,換個方向再試試。走不通,其實也不說明別的,只是你的因緣還不具足而已,但出路總歸是有的,何必去死呢?

感情上的事也是一樣的。我去過一些大學,也了解很多大學生在這件事上苦惱。苦惱歸苦惱,但你要為了一個人自殺,就不值得了!你喜歡他,他不喜歡你,你的世界變暗了,這個我理解。但黑暗終歸會過去的,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像你眼裡所看到的,只有他一個人——他不喜歡你,其他的人也都死了,不是這樣的。

世間上的人很多,世間上的路也很多,不管是誰,也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如果心能稍稍放寬一點,稍稍放下一點我執,煩惱和痛苦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

而在放下我執的修法上,除了上面講的這些,要了解「我」的虛假性、要明白執著「我」唯有痛苦、要想得開放得下之外,我認為最好不過的,就是學習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注重的是自我解脫,通過證得無我,從而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這種理念和修行,在如今的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家,是非常興盛的。大乘佛教雖然也要求對治這個「我」,要求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但它首先要求一個修行人的是:你應該把其他生命作為關注的重點,然後在利他心的推動下,進行你的一切修行。

當這一利他的理念被再再強化以後,自利的心就淡化了;而自利心越淡,利他的心及行為也會越來越明顯……就這樣,在增上利他與弱化自我認同的過程中,自身的煩惱和痛苦就日趨減少了。

這是真正的秘訣!你把自己放下了,唯一想著別人,可能起初稍微難一點,但串習久了以後,你會感覺到,這種恆時為別人著想的狀態,實在是最快樂、最放鬆的心境。你們也試試看,當你在生活中感覺苦惱的時候,把視線從自己的那點兒事上移開,盡心儘力、力所能及地為別人做點什麼,這個時候你再看看,「我」的感覺是不是變小了?痛苦、煩惱是不是減少了?

6

名人案例

李連杰在年紀輕輕就已經身家過億了,那時他一直在追求怎麼享受、怎麼更成功,想的也都是自己。但後來他學了佛,開始作起了慈善,當他誠心誠意用大乘理念利益他人、回饋社會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從前為自我而努力的一切,並沒有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快樂,而利他卻可以。

王菲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有唇疾,她為此非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在世人面前展現她的孩子,並為此糾結了很長時間。後來她受了佛教的啟發,推己及人地想到:我自己孩子的痛苦,去國外做個手術就去除了;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孩子有著同樣的痛苦,很多母親在為自己的孩子難過,得不到治療的話,一生就只有伴隨著這種命運了。

於是她創立了嫣然天使基金,饒益世人。在做慈善的過程中,也讓她明白了:執著「我」是徒然的,越執著越痛苦;而一心利他,天地卻比以前寬廣多了。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一個開闊的人生,就一定要培養無私的心地,培養德行。

7

培養德行,關注生命的生生世世

而要培養德行,學生時代是最重要的。這個時候若不培養慈悲和智慧,不樹立信仰,只是學著如何賺錢、找工作,這樣的人,對社會有利無利,很難說;對家庭有利無利,很難說;甚至對自己有利無利,也很難說。

而且,一個人能有多少財富,主要看福報。有的人再怎麼精勤,如果沒有前世的福報,也擁有不了很多;而有的人,即使他不太勤勉於這些,也會富足。因此,教育應該重在培養德行。其實人活著的意義,不是看你有多少財富和地位,而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他人;再開闊一點說,就是看你是否能利益一切的眾生,而且是生生世世。

關注生命的生生世世,這才是佛教的理念。佛教認為,你在學習中所積累的智慧,不僅是這一輩子可以享用,下一輩子乃至生生世世都可以。這樣的教育理念——對於漫長的生命進行培養,在世間的教育中有嗎?肯定沒有,這一點各位是清楚的。

而佛教利他的範圍,也不僅僅是人類,還涉及到天下所有的生命,對這一切的生命,都要用慈悲心來愛護。怎麼愛護呢?沒有快樂的生命,給他快樂;感受痛苦的生命,遣除他的痛苦。

可能有人認為:「對人類我可以愛護、幫助,但對動物何必要愛護呢?應該享用它們。」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持這種觀念的人,應該從生命的意義、權益等側面,作些反省和觀察。我們每個人都受過教育,但在你所受的教育中,有些是正確的,有些是錯誤的。人一旦接受了錯誤觀念,就很難改了,雖然是從正規教育中得來的,但這樣的教育對自他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因此,即使是習以為常的認識,也有反省的必要,用更高的理念來反省!

對一個學生而言,在學校里的時候,很多學生的思想還算純潔,可一進入社會,就難免不受到染污了。杜甫說:「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當前的教育和社會狀況,不正是這樣嗎?

以前有很多大學生跟我說:「我畢業以後,一定要幫助別人,除了養家糊口的工作以外,我要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回饋社會……」但事實證明,多數人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畢業不到一兩年,就被世間的濁水染渾了。就像黃河源頭的水本來是清的,可是一路流淌下來,漸漸被兩邊的黃土染黃,當初的「清澈」再也看不到了。

因此,我常跟大學生們說:「你先不著急這麼說,工作上幾年、十幾年以後,再看看還有沒有這顆純潔的心?」那時候,也許很多人已經學會了貪污,學會了弄虛作假,學會了殺盜淫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些不正當的行為,你都學會了;甚至,你周圍的人都認為,老老實實、清凈本分是無能,而你也覺得幹壞事才有面子……就這樣,很自然地,你也成了一個壞人。

當然,如果一分為二地看,社會中向善的引導還是有的,只不過太少了。你們以後也可以看,讓你在思想、行為上學好,讓你孝順父母,讓你對社會負責,讓你關愛生命,關愛一切人以及動物的教育,有多少?寥寥無幾,彌足珍貴。

敬摘錄 蘭州商學院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法王如意寶:若得到這樣的智慧境界,五眼六通自然現前
如何散發永恆的魅力?——索達吉堪布最喜歡的女性品質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