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戰俘奧林匹克運動會,堪稱人類戰爭史上一個奇蹟

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戰俘奧林匹克運動會,堪稱人類戰爭史上一個奇蹟

原標題: 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戰俘奧林匹克運動會,堪稱人類戰爭史上一個奇蹟


戰俘營里開運動會—這聽起來是不是像天方夜譚,但這卻是20世紀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恐怕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戰俘運動會。它的舉辦者是我國,地點是朝鮮戰場的戰俘營。它雖然沒有國際奧委會的授權,但一切是按照國際奧林匹克模式進行的,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


與美方虐待被俘人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志願軍對美、英等國的大量俘虜,堅決執行人道主義的優待政策。志願軍入朝參戰後,經過頭三次戰役,「聯合國軍」被俘人員逐漸越來越多。為了安置這些戰俘,中朝在碧潼建立戰俘營,一批又一批美、英及其他國家的戰俘被陸續轉送到了這裡。



俘虜的生活無疑是極其鬱悶的,志願軍戰俘營為了改善戰俘們的生活,採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點就是利用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1951年5月,志願軍戰俘營文藝工作隊成立,經常在戰俘營巡迴演出歌舞、戲曲、音樂、魔術等文藝活動。還建立了戰俘俱樂部。戰俘可以給俱樂部提意見和要求。除了文體活動外,還建立了電影隊、圖書閱覽室、牆報、板報、有線廣播等。


志願軍還為戰俘們購里了大里的體育器械,戰俘們也自製了一些;共修建了82個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滑冰場等運動場地,戰俘們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自由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戰俘營還經常組織一些小型的籃球、足球、排球、橄欖球、乒乓球、冰球、網球、拔河、棋類等友誼比賽。看管戰俘的志願軍,還經常同戰俘籃球隊打球,場面激烈而友好。夏天,戰俘們可以到鴨綠江游泳、釣魚;冬天可在江面滑冰、打冰球。並且,在進行這些室外活動時,沒有武裝哨兵跟蹤和監視,只要符合規定就沒有限制。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戰俘營奧運會得到批准。對於這次奧運會的名稱,志願軍和戰俘們共同討論。有人說叫「碧潼運動會」,有的說叫「戰俘營運動會」。後來,有個叫雷奇的黑人戰俘說。這次運動會有,10多個國家的戰俘參加,像一個大型國際盛會,就叫作「中國人民志願軍碧潼戰俘營奧林匹克運動會吧,大家很贊成,於是名稱就定下來了。



於是,1952年11月15日,俘管處從全部6個戰俘營的,3107名戰俘中,選拔出500名分別屬於美、英、法、加、哥、澳、韓、菲、土、荷、比、希、墨和波多黎各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舉辦了這次盛況空前的戰俘運動會。

運動會場設在碧潼中學操場,門是用由松柏樹枝紮起來的,會徽上面一隻展翅欲飛的和平鴿,下方是一塊用中、朝、英文書寫的「和平之門「巨匾。會場上忌掛著「運動會是通向友誼之路」、「和平是人們共同的目標」等巨幅標語。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為是什麼節日,完全想像不出會場上的人是一群失去人身自由的戰俘。這次戰俘奧運會,中國也向全世界展開了「期望和平」的用心。



運動會開始後,場上奏起了《友誼進行曲》、《保衛世界和平》等樂曲,美國戰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進入會場。主席在致詞里強調「未來終將屬於和平」。運動大會共進行了田徑、球類、體操、拳擊、摔跤、拔河等27個項目的比賽。運動員中以美國戰俘居多,參加文娛節目演出的戰俘有202人。場上還組織了一個由26個戰俘組成的拉拉隊。



比賽進行了12天,於11月26日結束。獎品都是從北京、上海、瀋陽等地購買的景泰藍花瓶、絲質雨傘、檀香木扇子、玉石項鏈、絲巾等手工藝品。發獎時戰俘們的情緒高漲,處處都是歡聲笑語。有些戰俘甚至還激動地高呼:」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毛主席萬歲!」


運動會期間還有豐富的娛樂節目。例如,美軍戰俘演出了話劇(金色的男孩》,英軍戰俘演出了話劇《哈特雷的假日》。運動會期間的伙食都是由戰俘推選出的廚師烹調的。有位戰俘投稿寫道:「我們吃的有炸雞、炸魚、捲心菜、火腿、色拉、肉包、水果等,還有白酒和啤酒。」



很多戰俘都非常感動,戰俘德爾馬·米勒給他母親的信說:「我在朝鮮志願軍戰俘營參加了有十幾個國家的戰俘參加的運動會,這是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我得了障礙賽冠軍、撐竿跳高第一名,出盡了風頭。你們一定為我高興,我得到了許多中國精彩的手工藝品做獎品,我很喜歡,回去後我送給你們。


後來。有84名戰俘聯名寫了36封信,給美、英等國的新聞媒體和社會團體,呼籲和平,制止戰爭,中外新聞記者也對這次運動會進行報道。在運動會上,有個很特別的俘虜,他是美軍的隨軍上尉攝影記者、美聯社的弗蘭克·諾爾。他被批准在運動會上攝影,所拍攝的照片在新聞媒體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另外,戰俘們自己還辦了一個小報(走向真理與和平》,主編是美軍戰俘普里斯頓·瑞奇,他寫了很多關於這次運動會的報道。他在一篇題為《戰俘營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章里寫道:「聞所未聞的事正在發生……艾伯特·C·貝奧西姆中士正在發出歡呼。」


一位英國戰俘寫道:「中國人對我們太好了,儘管有人說這個國家的運輸完全癱瘓了,但運動會的設備卻都是嶄新的,全是從中國運來的。其實,讚美這次運動會的戰俘遠遠不止這幾個,很多戰俘都寫文章或感言,這些文章至今仍保存在紀念冊中。有位戰俘以《史無前例》為題撰文說:「作為一名戰俘,能參加這次戰俘營奧運會,我感到非常愉快,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還有位戰俘寫道:「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碧潼會有如此快樂的時光,我天天微笑著入夢,微笑粉醒來。我感到我又回到幸福的世界了,我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無限感激。我將永遠記住他們是如何善待我們的。



有位戰俘是這樣說的:「俘虜我們的人,自始至終表現出無可挑剔的協作、寬容、熱情與無私的精神。對於我們這些俘虜來說,寬大政策早已超出了寬大的界限,而被兄弟之情所取代。」


戰俘營奧運會舉辦,讓來自各國的戰俘們感慨萬千,甚至改變了一些人的人生觀。美軍戰俘威廉.A.康姆頓在閉幕的結語里說:「為了什麼,究竟為了什麼,戰爭依然還在打個不停?為了什麼,究竟為了什麼.世界的今天,還不見和平戰勝戰爭?」對於這些從炮火中僥倖存活下來的人來說,沒有誰比他們更能體會到生命與和平的可貴。


值得一提的是,志願軍文明對待戰俘的很多資料,出自敵方總指揮官李奇微的回憶錄,屬於第一手可靠資料。


在戰俘營里舉辦奧運會,這的確有些天方夜譚。其實,對於它的評價,也並非是一路鮮花。例如,外國人評論「這是中國人的「面子工程」,不少中國人也不滿「自己都吃不飽,還對敵人那麼好。這不叫人道,這叫俊」。真的傻嗎?我看未必,「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恐怕是把老祖宗的這一思想運用得很完美的一次。無論如何,我們從這裡看到了時生命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花默吟 的精彩文章:

法國人捕捉蝴蝶忘記使命,搶佔一個州讓給他國,面積相當英國大小

TAG:飛花默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