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門偷背後的故事

拉門偷背後的故事

去年11月15日傍晚7點多,郝某開著他的賓士車進入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停車場時,從受害人張某停放在此的奧迪車後備箱內,盜走現金95萬元。去年12月8日,郝某被民警抓獲。起訴書顯示,此前三次因盜竊被判刑,他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一年八個月和兩年。文中還說郝某的個人情況和常見的「慣偷」們有著天壤之別:作為本地人,他有房有車有家庭,在對他的訊問過程中,民警還曾經詳細地問過他實際使用的一輛賓士和一輛MINI COOPER車的來源。但不管怎麼說,他始終是小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為小偷沒有什麼區別。不因為你有房有車有家庭就從輕,減輕處罰,沒有這個說法。

當然,這也緣於我們社會有些人以結果導向來評價人,比如,某個人住好房開好車,我們也不管他錢財是偷來的搶來的也好,就盲目地說他有本事。某人年紀輕輕就成了科級幹部,我們也不知是官二代還是行賄得來的,也說來有本事。甚至有還人說,偷來搶來的也好,沒被抓住。行賄沒有坐牢,也算是本事。這是價值觀扭曲,強盜邏輯。正因為有些人有這種想法,才有笑貧不笑娼的說法。有些人有點錢後,素質沒有相應提上去。還是要犯低級錯誤,甚至違法犯罪的。就象一些拆二代一樣,有錢就大吃大喝,東搖西晃,帶壞的是社會風氣,甚至觸犯刑律。

介紹中的郝某說他有房有車有家庭,車子還不錯。說明他日子過不錯。那為什麼他還要偷呢?我在想,除了他患有偷窺癖好外。那隻說明他精神空虛,加上人之貪念。所以就下手了。這使我想起了日前在網上流行的文章,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是為了讓你更多的選擇,有質量的生活。不是為柴米油鹽而犯愁。是啊,當我們不為柴米油鹽而犯愁的時候,該怎麼生活呢?也許讀書讓我們可以選擇更有品質的生活。至少可以讓我們選擇有意義的生活。當我們生活好了以後,可以選擇做義工,志願者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可以到處參觀旅遊名勝古迹,多了解一些地方的人文風情陶冶情操也不錯等等。而不總是找一些狐朋狗友喝酒,打牌,講黃色笑話。總之可以選擇很多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這也是選擇更多的一種方式。

那郝某他為什麼還要偷,並且幾進宮,可見劣性很深。因為不缺吃不缺穿。又找不到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來充實有些空虛的大腦。所以就做點這些事。他是成年人,應該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對於他來說,他認為犯罪成本太低,拉開門,隨便翻幾下就可以找到那麼多錢。不用工具,也沒用暴力。所以他覺得容易。當然,我們也不知道他第一桶金是不是很容易得來的:繼承,婚姻,意外之財就不得而知。這裡隨便提醒大意的車主朋友。下車,隨手鎖門多麼重要。車裡就不要放值錢的東西,要不然,車門鎖了,小偷砸玻璃偷照樣偷。不鎖,更容易偷,並且直接降低他們的犯罪成本。有點像助他犯罪一樣。不鎖門是誘惑他犯罪。本來,這些人定力就不強,要麼就是職業性的。所以還是不方便他們的好。

也許有人要說,萬一他拉門是無意的。不可能,因為你明明看到車子里沒人,還要去拉門,就是有意識的,並且還實行了到處翻找財物的行為,這就肯定是故意的了。所以不要看到拉門事小,犯下的罪卻事大。

(有關信息來自百度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是一隻呆鵝 的精彩文章:

TAG:我是一隻呆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