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省博物館派員參加清代廣東琺琅工作坊會議

廣東省博物館派員參加清代廣東琺琅工作坊會議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資助局資助之研究計劃「清代廣東琺琅研究」項目,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和文物館主辦的清代廣東琺琅工作坊於2018年3月16日至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中山大學、廣東省博物館以及香港藝術館等機構共計13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工作坊,其中9人作了報告,向與會學者及聽眾介紹了他們的研究心得及新動向。

與會專家與廣東琺琅大師楊志峰、廣彩大師曹志雄合影

3月16日下午,與會學者參觀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收藏的廣東琺琅藏品。

3月17日至18日為報告時間。3月17日報告僅限與會學者參加,報告者有胡聽汀、許曉東、尹翠琪、丁蕾、郭福祥和楊勇。

第一場 清代宮廷及民間市場的廣東畫琺琅對比研究

報告人:胡聽汀(香港中文大學)

報告將清代廣東為宮廷和民間市場製作的銅胎畫琺琅進行比對,以探討廣東為不同市場製作畫琺琅在器類、色彩和紋樣上的差異和共同點。同時,也分析影響這些現象的因素。共同點方面,廣東為宮廷和民間市場製作的畫琺琅較多見盒類,並且兩者均使用纏枝花卉紋和冰梅紋,流行人物類主題紋樣。而在差異上,宮廷的廣東畫琺琅多見大件器,色彩較濃艷,紋樣更為複雜精緻;民間的廣東畫琺琅多為小件器,色彩較淡雅,紋樣更為簡單。宮廷與民間市場廣東畫琺琅的差異多而相似少是因為,這兩類畫琺琅所面對的消費群體不同,故而對質量的要求和審美也存在差異。

第二場 清代外銷廣琺琅

報告人:許曉東(香港中文大學)

報告介紹了廣東銷往不同地區的畫琺琅情況。自康熙晚年開放廣州作為對外貿易港迄1840年鴉片戰爭前,廣東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活躍著來自各地區的商人。廣琺琅貿易雖非大宗,但遠布歐洲、西亞、東南亞等地區。報告初步探討了應目的地不同的市場需求、文化習慣,銷往不同地區的廣琺琅從造型、紋飾、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所呈現的不同面貌。大致而言,銷往歐美及伊斯蘭世界的廣琺琅多作為日用品使用;銷往泰國者,除日用外,其中有部分與宗教相關,廣琺琅的用色及紋飾最具本土特色。銷往歐美的廣琺琅在造型、紋飾上顯示出更多的變化,並且紋飾的中國特徵濃郁,以白地為多。從這一點而言,秉承了外銷瓷的傳統。

第三場 廣東琺琅的紋飾來源初探──以蜂窩紋為例

報告人:尹翠琪(香港中文大學)

報告透過對蜂窩紋(honeycomb)及蜂窩紋組合紋飾卷草紋、矛尖紋在廣東琺琅和瓷器兩種材質上的考察,提出廣東琺琅的紋飾源自何處,以及蜂窩紋在廣東琺琅的興盛,跟十八世紀初其他材質的設計和工藝發展有甚麼關聯。

報告以蜂窩紋為例,通過分類比較,提出蜂窩紋在廣東琺琅和外銷瓷的流行,很可能並非出於對另一方的模仿,而是源於明末清初在宋式錦流行的一種八角形幾何紋飾。同時,乾隆朝在瓷胎上錐剔錦上添花紋的潮流,亦促使廣東琺琅工匠使用「半畫半剔」的新技法來裝飾銅胎上的蜂窩紋。這也證實了部分蜂窩紋廣東琺琅的製作年代要晚至乾隆朝,而非一般認為的雍正朝。此外,報告亦藉著追蹤經常跟蜂窩紋組合使用的「卷草紋」和「矛尖紋」在廣東琺琅及官民所制瓷胎和銅胎畫琺琅上的使用情況,嘗試提出廣東琺琅與瓷器在蜂窩紋組合上的差異,以及通過「卷草紋」探討廣東琺琅借鑒法國里摩居(Limoges)畫琺琅及清宮御制瓷胎和銅胎畫琺琅的可能。

第四場 廣東省博物館藏琺琅文物介紹

報告人:丁蕾(廣東省博物館)

報告介紹了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的清代廣東琺琅的情況。通過這些文物可以看到,清代廣東琺琅的身份有清宮貢品、民間用品和外銷商品三種。報告結合中外史料和研究,探討了清代廣州城內的琺琅店鋪分布,以及其與周邊社群,尤其是濠畔伊斯蘭社區對琺琅製作的影響。此外,報告將文獻與實物結合,討論了廣東琺琅對宮廷審美風格的模仿和區別。最後,報告介紹了廣東省博之後關於廣東琺琅研究將要進行的工作。

第五場 清宮所藏鐘錶上的廣琺琅

報告人:郭福祥(北京故宮博物院)

報告介紹了廣鐘的製作歷史、清宮廣鐘的收藏狀況、廣鐘上的琺琅裝飾、清宮檔案所見廣琺琅的製作和賞賜等問題。乾嘉時期,廣州製作鐘錶已經為世人所知,其高峰為乾隆時期。清宮收藏的廣鍾包括大量琺琅裝飾,有亭、台、樓、閣造型,葫蘆、瓶等具有吉祥含義的器物形狀,以文字對聯形式表達祝願,具有特定含義的景物搭配等形制。其中,廣鐘上的琺琅裝飾包括有以藍色為主,流行鏨胎的透明硬琺琅、各類畫琺琅片等多種類型。廣鐘上的琺琅提示我們,除了整器之外,還應當關注鐘錶等器物上的琺琅配件,以及琺琅作坊與制鐘作坊之關係。而配件上的不同文化現象也為我們提出新的問題,即不同的文化因素是如何融合於同一件器物上的。

第六場 談談廣琺琅的斷代方法——從明中期琺琅器的判定說起

報告人:楊勇(北京故宮博物院)

報告將明代琺琅器上有一種異獸圖案,其特徵是:長鼻上卷,雙角,身體前半部分多有鱗,有翅,僅見前腿及爪,卷草尾,口或銜一朵蓮花及一串珠飾,確認為摩竭(makara),屬藏傳佛教的典型因素。報告由此類摩羯異獸圖案出發,通過紋樣歷史背景和與其他紋樣共存的方式,討論了明代中期掐絲琺琅的緞帶問題。由於標準器的匱乏,明代,特別是明中期掐絲琺琅的斷代一直爭議比較大。在考慮到憲宗和武宗對藏傳佛教的痴迷達到頂峰,而世宗繼位不久即大肆禁佛,故將裝飾摩竭紋的掐絲琺琅器劃歸成化-正德時期。進而從裝飾摩竭紋的琺琅器入手,尋找花紋之間的共存關係,最終確認成化-正德時期掐絲琺琅器的裝飾特點,並重新辨識國外博物館部分收藏的製作年代。

18日報告對一般聽眾開放,與會者達50餘人,其中包括廣東琺琅工藝大師楊志峰、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等均到場聆聽。報告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庄教授主持,報告人有施靜菲、江瀅河和白芳。

姚進庄教授致辭

第一場 探尋廣東琺琅的最初階段

報告人:施靜菲(國立台灣大學)

報告旨在探尋廣東金屬胎畫琺琅的起始階段,內容包括數種新傳入的琺琅工藝。廣州作為這些新工藝傳入中國的重要管道,扮演著一定重要的角色。因此,報告往前追溯康熙、雍正朝進宮廣匠及廣琺琅作品的紀錄,作為補充清代早中期廣州地區琺琅製作的材料。透過觀察這些新工藝在廣東的發展,對照清宮及其他地區相關的琺琅工藝發展,討論了廣州琺琅工藝發展特色與當時的歷史文化脈絡的有機鏈結。

在康熙晚期清宮畫琺琅建立過程中(從實驗期走向成熟期),廣東畫琺琅工匠及技術扮演重要的角色。清宮畫琺琅起初受歐洲畫琺琅作品啟發,參酌原來掐絲琺琅及瓷器的相關工藝進行試驗,又有來自廣州的原料、人員、技術之加入,及後來直接來自西洋的原料、窯爐技術與人員,清宮的畫琺琅在盛清時期達到製作的高峰。報告通過對文獻和對當時廣匠留存的部分畫琺琅實物,並與西方畫琺琅對比,討論康熙、雍正朝廣東琺琅的面貌。

第二場 18世紀英國社會中的廣州外銷玻璃畫

報告人:江瀅河(中山大學)

報告通過對英國東印度公司有關檔案的挖掘,結合有關中文史料有關玻璃畫作品,討論18世紀廣州畫匠通過自己的創作參與全球化歷史進程的獨特內容。中國的玻璃畫原料玻璃主要來自進口,但在廣州本地卻發展出卓越的玻璃畫工藝。這些玻璃畫多在同樣出口歐美的繪畫工作室中製作,其內容從山水花鳥到人物肖像無一不全,為中外人士所矚目。這些玻璃畫除了可以懸掛在牆上作為畫作裝點家居,還被使作為鏡子鑲嵌在傢具上,成為西方社會家居生活情趣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體現。出自廣州工匠之手的玻璃畫,色彩艷麗,情景動人,既是展示東方情調的藝術品,又可裝扮點私人空間,營造優雅迷夢,在18世紀相當長的時間內,是讓人慾罷不能的東方烏托邦的重要工具。

第三場 風·尚:18-20世紀中國外銷扇研究

報告人:白芳(廣東省博物館)

報告從全球視野下扇子發展的歷史進程,來討論清代廣州制扇的歷史。扇子在東西方都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最初都是身份、地位、禮儀的象徵。中世紀以來,扇子被歐洲女性視為服裝必不可少的點綴品,是優雅時尚的體現,也是社交禮儀中的必需品。因價格昂貴,歐洲宮廷貴婦往往以擁有一柄奢華精美的扇子作為炫耀攀比的資本。18-20世紀,數以萬計的中國外銷扇出口西方。它們既符合西方的審美趣味,又散發著迷人的東方情調,使用階層也從皇室專享普及到中產之家。中國外銷扇成為歐美名媛淑女服飾裝扮的必備之物,是女性時尚優雅、身份禮儀的重要代言。

報告還探討了盛裝扇子的扇盒和商標。當時的扇盒包括紙質、木質的扇盒以及絲綢製作的扇套,店鋪的商標多印在或貼附在盒蓋的內部。店鋪商標中英文皆有,所指示的店鋪分布地點也頗為多樣。而扇盒或扇套內的標籤也說明了當時的扇子名目多樣,有排扇、摺扇、關刀扇等多種。這些扇子一經外銷,即驚艷了世界,扇動起奇幻「中國風」的時尚浪潮。

工作坊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充分交流、熱烈討論,均感獲益良多。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一直計劃推進廣東外銷藝術的研究,尤其計劃在未來幾年能跟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共同策劃相關主題的展覽,以展示廣州作為清代重要通商口岸的貿易盛況及其帶來的互動和交流,清代廣東工藝的成就,廣東外銷藝術對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張一鳴對話錢穎一:認為演算法越推越窄 是對演算法的誤解
歐冠賽制改革:意甲為最大受益者 開球時間變為兩時段!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