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員工爆料:Facebook運用人工智慧的方法 令人不寒而慄

谷歌員工爆料:Facebook運用人工智慧的方法 令人不寒而慄

眾所周知的是,目前,快手的日活人數大概1.1億人的樣子,月活人數有在2億人以上。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日活人數進一步增長到了8千萬人左右,月活人數1億多。騰訊的王者榮耀,日活人數應該是在5到6千萬人之間,月活人數亦在2億人之上。於是,網路上開始盛行這樣一句話,「南抖音,北快手,王者農藥遍地走」。的確,這三款APP在億萬的人群中走紅,均可稱得上是奇蹟。再有,互聯網圈中有的人看來,快手對比抖音,就如同微博對比知乎。快手主要面向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人群,而喜愛抖音的人群中有相當多的人生活在一、二線城市。況且,抖音在海外的知名度遠超快手。

快手之所以能在廣大的人群中火起來,除了得益於互互聯網、通信等技術不斷地進步,移動設備的性能更好且價格更低外,還受益於快手本身所擁有的那一套演算法。而日前,媒體引述快手的CEO宿華所說的話,「演算法的背後是人,演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演算法的缺陷是價值觀上的缺陷」。宿華提到的演算法,也就自然引出了一個更高層次的話題,人類該如何運用人工智慧?不妨以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作為本文的案例。

前些天,不論國外,還是國內,業界中有不少的人,針對Facebook泄露人們的隱私信息,通過媒體平台發表了各自的分析和見解。近期,谷歌公司的一名研究員(谷歌大腦)Fran?ois Cholle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連續發表了好幾十條推文,從而向人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且,這些推文基本可以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關於人工智慧的文章,也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

Cholle在Twitter上有寫到:

Facebook已經做了一系列「成功」的實驗了,其中的內容包括,Facebook通過控制信息流里展現的內容,進而控制人們(用戶)的情緒和想法,以及預測人們在未來可能做出什麼樣的決定。比如,Facebook預測哪些人會分手,預測哪些人會建立新的戀情。當前,如果硬是要說人工智慧有什麼重大的威脅足以引起人們擔憂的話,那這樣的威脅其實已經暴露出來了。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平台針對自身的使用者及海量的數據,利用人工智慧,對民眾實施極為有效且大規模地控制。事實上,Facebook一直非常努力地想成為人工智慧領域中的領軍公司之一,但當人們看清了Facebook對個人的隱私數據保護不力,以及利用人工智慧的方法,讓人不寒而慄。

對人工智慧研究社區的各位,下次你們以任何形式參與到Facebook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時,建議你們都好好地想一想,想想你自己又幫助Facebook增加了哪些能力。我們共同養大的怪獸(這裡指的是Facebook),最終會回過頭來把我們每一個人都吃掉。我很抱歉,我把這事說得過於誇張了些。但這起與Facebook相關的數據泄密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威脅,值得我用這般誇張的辭彙。在我看來,Facebook並不僅僅是泄露了人們的隱私數據那麼簡單,更值得人們擔心的是,Facebook把個人的數字信息用來控制人們的心理和行為。

現在,有兩個長期的趨勢正在改變著全世界的模樣。一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越來越去物質化,越來越多地享受於在網路上創造內容。無論我們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下班回到家時,其中有太多的人都如此。二個,人工智慧正變得越來越聰明。在能夠影響我們如何享受數字化內容的演算法層面上,這兩個趨勢的作用開始疊加。人工智慧可以決定我們能看到哪些文章,我們和誰聯繫,我們看到誰的觀點,我們收到誰的反饋等等。而這些演算法對我們而言並非完全透明,甚至是完全不透明的。社交媒體平台基於人們這麼多年來所積累的數據,利用演算法處理我們能享用哪些數據的做法,讓這些平台的系統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要變成什麼樣有了可預見的控制力。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地由數字生活組成的時候,我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管理員——人工智慧(演算法),我們其實顯得越發地脆弱。

如果在某幾年的時間裡,你看到什麼新聞,不論這些新聞是真是假,看到哪個政客的觀點,以及誰能看到你的觀點等等,這一切都是由Facebook控制的,這等同於是Facebook就對你的政治理念和你的世界觀有了相當的影響。而在今天,這對我們而言,也並不是什麼新聞了。我們已經知道了,至少是從2013年起,Facebook就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這一系列的實驗里,Facebook可以通過關閉信息流里的某些內容的方式,控制不知情的試驗人群的心情和決定,以及預測這些人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舉動。

簡短來說,Facebook可以同時測量所有關於我們的信息,同時還能控制我們接觸到哪些信息。當Facebook可以同時接觸到人們的感知和行為數據時,這就變成了一個人工智慧的問題。那麼Facebook就可以開始為人類的行為建立一個優化的閉環,一個強化學習的閉環。在這個閉環里,Facebook可以觀察到目標人群在當前的狀態,然後持續地改進給他們看到的信息,一直改進到他們開始表現出Facebook想要看到的觀點和行為為止。

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有相當一部分的內容,尤其是Facebook一直在投資的內容,就是關於研究人員們如何開發出演算法,以儘可能高效地解決這種優化之類的問題,從而實現這樣的閉環,最終讓平台對其中發生的現象有完全的掌控力。以Facebook為例來講,在閉環里被Facebook掌控的對象就是我們自己。

人類的大腦天生就對簡單的社交控制沒有任何抵抗力,這讓Facebook要達到這個目標變得不知道有多麼的簡單。現在當我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已經不由得想起了一系列有效得令人後怕的心理攻擊手段。其中有一些已經在廣告業使用了很長的時間,比如正面/負面社交強化,只不過執行得很弱,沒有針對任何特定的目標。

結語:當前,人類開發出的人工智慧還僅是弱人工智慧。然弱人工智慧在被人們應用的過程中,即已暴露出了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試著想一下,當人工智慧從弱人工智慧進化到強人工智慧,甚至更遙遠的超級人工智慧,那時人類在應用人工智慧的過程中,一定還會遇到更多更大的問題?不過,在我看來,若科技公司是在運用人工智慧幫助人們更快、更健康地成長,幫助人類社會更好地進步……那麼這樣的科技公司和人工智慧技術對人類自然是有益的。而Facebook無疑是其他科技公司引以為戒的典型參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為科技狂 的精彩文章:

華為出了第一款AI晶元 第一款5G商用基帶晶元 可高通卻這樣酸華為
霸氣:中國計劃在未來10年部署3000萬輛無人車 並採用國產晶元

TAG:我為科技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