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春茶季,猜猜福鼎最辛苦的人是誰?

白茶春茶季,猜猜福鼎最辛苦的人是誰?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2018年4月5日,清明節。

福鼎天氣陰有小陣雨,氣溫23—15度,西南風2級。

太姥山小雨轉多雲,氣溫21—13度,東南風2級。

今天上山的路上一片迷霧,濃霧純白,映襯得青山如黛,若隱若現,恍如仙境。

從山腳下開始,就淺霧瀰漫。

及至中腰,能見度便只能達到五六十米左右。霧氣像行走的紗帳,一時遮住主峰,一時又讓它露出半個身影,彷彿在與遊客捉迷藏。

好幾個朋友發朋友圈,說太姥山大霧,什麼都看不見。其實,太姥山最美的時光,便是這雨霧連綿的天氣。

在霧中,山巒文文莫莫、隱約可見,似身披輕紗的仙子,身姿曼妙,儀態萬方,嫵媚動人。

過了山腰,再往上開,這霧便漸漸不見了蹤影。到水庫的時候,已經看不到霧了。

這種雨天的霧,不夠濃,像行走的輕衫,通常只能升到半山腰,遮住主峰,便再無力往上升,遮擋更多的山峰了。

這種美麗的無力感,像極了白居易筆下的楊玉環: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今天山上比平時多了好多小汽車,應該是清明回來掃墓的車輛。

一路前行,到了方大師的門前,停著的車輛比平時更多了。

這是方大師家的慣例,逢到節假日,門口的車就非常多。尤其是春茶季的節假日,車子就更多了——都是慕名來拜訪他的。

正常時間,他門前一般停2-3輛車。而今天,停了5-6輛。

看來,不止一拔客人在裡面。

回憶起第一次去方大師家的時候,發現他的茶桌特別巨大,能擺兩桌酒席,坐16個人。蓋碗尺寸也比正常人用的大,連客杯都比普通茶莊多。

當時特別納悶,為什麼要弄這麼大的茶桌,擺這麼多椅子,這麼多茶杯?

後來,時常在他家裡進出,從他門前路過,便明白了:人一旦出了名,來訪的客人就多了,這大師嘛,訪客更多,不弄個大桌子大板凳,怎麼能容納得下這麼多粉絲?

只是,今天是清明節,訪客們也沒閑著,還跑來拜訪大師,也是夠拼的。

今年的春茶季,茶農忙著採茶,茶廠忙著做茶,都很忙。

而最忙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福鼎白茶界泰山北斗方大師,一個是白茶技藝傳承人梅老師。方大師忙著接待訪客,梅老師忙著上節目為福鼎白茶站台宣傳。

從今年的春茶季開始,方大師家門前的車,就沒有斷檔過。

多的時候3-4輛,少的時候也有1-2輛。

按一輛車坐四個人計算,少的時候,方大師一次性要接待4-8個人。多的時候,一次性要接待12-16個人。

這還是按一天一拔人計算的。

做一道數學題:如果一拔人坐2小時(這個時間是正常人喝兩泡茶的時間),如果這一拔走了,不一會兒又來一拔,一天來上兩、三拔(10點到12點一拔,2點到4點一拔,3點到5點一拔),那上面的人數,就要翻上2-3倍。

做一個不完全統計,方大師一天,少則接待8個人,多則接待24個人。按每泡茶泡8沖計算,方大師一天要倒的茶,最少是64杯,最多是192杯........

每每路過方大師家,看到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村姑陳就在心裡嘆息,可憐的方大師,又在做「太姥山接待站」的站長了。

相信,隨著福鼎白茶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再飆升,下半年,明年,後年,拜訪方大師的人,會越來越多。

難怪方大師今年擴建了自己家的房子,多修了一排農家樂式的房間,想來就是為未來的招待工作做的預備。

可是,雖然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村姑陳還是忍不住要心疼他。

一個60多歲的老人了,天天要泡那麼多杯茶,見那麼多人,被那麼多人圍著拍照,被那麼多人拿去作炫耀的資本,他不能休息,不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做茶,反而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拋頭露面和交際應酬,真的是很累。

這個春茶季的大多數時候,方大師白天在招待客人,晚上在做茶,連軸轉,根本得不到休息,對一個老年人來說,精神上真的是十分疲累的。

另一位春茶季很忙的,是梅老師。

平易近人的梅老師,今年春茶季,一直在電視上的新聞里見到他。瘦小的身軀,疲憊的臉,在央視的節目里,在各地的新聞報道里,頻頻為福鼎白茶站台宣傳。

他的情況與方大師相似,為了福鼎白茶在全國的傳播,盡著自己做為一個傳承人的本分。

而做茶,已經被排到第二位去了。

村姑陳十分理解各位粉絲們想拜訪大師,想與大師合影,想喝一口大師茶的那種渴盼,那種急切,那種嚮往。

然而,村姑陳還是要請大家,設身處地地為方大師想一想:

全國有那麼多方粉,每個粉絲都來見大師一面,每個人分走他30分鐘,那他還有時間做茶嗎?

大師的本職,就是做茶,做出優質的白茶奉獻給大家。

然而,現在大師的本職又增加了一個,陪聊。

無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想見大師了,托個本地的朋友一帶,就能去大師家裡蹭一杯茶喝。你去了,鄉里鄉親的,人家大師又不好意思不見,不好意思不泡杯茶給你喝,這一碗茶8衝下去,就去掉了1小時。

慕名而來的粉絲,茶喝到了,照片拍到了,心滿意足地離開,卻忽略了大師臉上的疲憊神態,和耽誤掉的做茶時間。

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粉絲,就請放過方大師吧。

把大師的時候,都留給白茶,多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去研究制茶技術吧,少讓凡塵俗事,佔用他的時間。

少讓他見一些不相干的人,少讓他重複著說一些入門級的、基礎性的白茶介紹。

就算要交流,也請把他的時間空出來,與業內的人士交流和探討,少讓方大師去和零基礎的人交流,做白茶科普大使。

我們喜歡大師,那就用實際行動來愛戴大師——買他的茶喝,就是對他最好的讚美。

那些站在大師門口,拍幾張照,蹭一杯茶,合一張影,就發朋友圈炫耀的舉動,真的LOW爆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第15篇:今年白毫銀針的宿命,還沒開始,便已結束
什麼才是好白茶?老白茶就全都是好白茶嗎?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