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祭祖、踏青、插柳,清明小習俗盡在方寸郵票之中

祭祖、踏青、插柳,清明小習俗盡在方寸郵票之中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2006年,清明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紀念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中國郵政於2010年4月5日發行《清明節》特種郵票,全套3枚,圖案分別為「清明節·祭祖」「清明節·踏青」和「清明節·插柳」。這是中國郵政繼《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之後發行的第五套以中國傳統節日為題材的特種郵票。

《清明節》特種郵票由劉赦和康凱師生共同設計,採用傳統的中國畫工筆重彩來表現,形式古樸,色彩典雅,畫面生動。3枚郵票圖案人物活動均在野外:藍天、白雲、小草,以體現清明時小草青青、大氣潔凈的「潔齊清明」之說。郵票中的人物均為古裝人物,體現出傳統清明節的歷史久遠。

第一枚「祭祖」:祭祖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帝王祭祖的大型官祭場景,左側下角的墓坊以示皇陵。皇帝焚香祭祖,眾大臣簇擁,背景為青綠遠山,以點明「清明這樣一個清潤明朗的時節」。

第二枚「踏青」:清明是人們春遊的好時節,大人小孩在這一時節紛紛出去放風箏,有些人還把風箏線剪斷,憑風將風箏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古代小孩子在清明時在郊外放風箏的情景。畫面中的孩子們露出的膀子和小腿,意在表現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清明氣候。

第三枚「插柳」: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值此清明佳節柳條發芽之際,人們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在北方則演變成清明節前後為植樹造林的季節,因而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民諺。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古時人們在清明節栽種柳樹的情景。

中國郵政還於2015年2月4日(立春)發行了《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1套6枚,其中第5枚「清明」的圖案是幾個小朋友在放風箏。

《二十四節氣(一)》特種郵票之清明

在此以前,我國台灣省郵政部門曾兩次發行《清明上河圖》題材的郵票,但表現的並不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是清乾隆元年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5位宮廷畫家合作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筆墨精工,設色綺麗。之一是1968年6月18日發行的《故宮名畫清明上河圖》郵票,全套7枚,前5枚為長卷式橫連,圖案截取畫卷中描繪街景風光和汴河秀色的部分,後2枚為單票,圖案展現的是御花園、城牆、城門和汴京橋等景觀。之二是1969年5月20日發行的《清明上河圖古畫特寫》郵票,全套5枚,前兩枚連票為迎親圖,圖案為迎親樂鼓和花轎,後3枚為單票,圖案依次為牛車、畫店、茶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小小橄欖核竟能這麼精美,你見過沒?
圓明園被搶文物在英拍賣引關注,國家文物局發聲,拍賣行:不會撤拍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