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向死而生到死里復生

從向死而生到死里復生

作家魯迅曾經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全家非常高興。滿月的時候,家裡擺酒,孩子被抱出來給客人看,一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於是收回幾句恭維。 最後一個客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其實大家都知道,其他人講的不一定是真話,唯獨這第三個人講的是真話。死亡,是人不太願意提及,卻真實存在的事情。是人無力解決,無法逃避的問題。對待死亡,人往往有不同的態度,而對死亡的態度卻又在影響人生活的態度。

一種對待死亡的態度是逃避談論死亡的話題。很多人把死亡看作是忌諱,不樂意提及。電話號碼、車牌號碼、門牌號碼後面帶四都不好聽。好像和它沾邊就不吉利。有些小區沒有四樓,沒有十四樓,甚至沒有十三樓,這恐怕是中西合璧,因為十三是西方人的禁忌。孔子在《論語》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未知生焉知死」,生的事情你都還沒弄明白呢,死你管它幹什麼?這對中國人而言再熟悉不過,死亡明明存在,人卻因懼怕,或者想不清楚,而不去思考死亡,所以只要活著,健康一點,幸福快樂一點,活得久一點就好,當最終不得不碰死這個話題得時候,再去觸碰它。其實這樣的想法聖經揭示的很清楚,就如哥林多前書所描述的「我們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10:32)這是個自欺欺人的說法,逃避思考死亡,這麼想的人只不過是不知道死亡真的是什麼,或者假裝神的憤怒、地獄以及懲罰都不存在。

另一種對待死亡的態度是不逃避,因為知道人終有一死,反倒要積極的面對,這就是向死而生。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給這種觀念做過精彩的哲學詮釋,海德格爾認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哲學上的死亡和身體的死亡差別在於,死亡是一個過程,是充滿人生的每一個時間,而身體的死亡——亡故是這個過程的結果,向死而生指人們不是一步步走向還在遠處尚未到場的死亡,而是在我們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經在場,人始終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著。海德格爾所給予人生及死亡的深刻詮釋,衍生出了很多人所追捧的人生觀——向死而生,比如著名華人李開復再經歷過癌症後,出了本叫做向死而生的書,書中闡述了李開復引文經歷死亡而修得的學分:經歷了死亡,所以要更好地活在當下,珍惜健康,家庭,做有意義的事等等。正如有人說,「正因為我們真切地認識到了死,我們才會更好地活在當下,且行且珍惜,為明天的一切可能性有所作為,不再選擇庸庸碌碌,也不會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實則次要的事情中無法自拔!我們知道人生苦短,盡最大的努力來不枉此生!」

不少人覺得,向死而生實在是深刻而積極的人生觀,可是,這其實是對死亡的無奈,是明知道要死,而不得不做的掙扎,是煙花要毀滅之前來的一次漂亮綻放,是上斷頭台頭天晚上而努力吃好的最後一頓飯,是災難來臨時,不再拉二泉映月,而是彈一首拉德斯基進行曲。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如果,沒有死亡,死亡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你會怎麼樣呢?就如同,如果你覺得自己一定要上斷頭台,正在吃送行飯的時候,突然告訴你,你被無罪釋放了,你會怎麼想呢?你隔壁家老王被大夫診斷得了癌症,接下來他過的非常地向死而生,活在當下,可再化驗時告訴他,診斷錯了,老王你不會死了,你的問題有辦法解決,老王他會怎麼想呢?

聖經,告訴我們,死亡問題,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死亡是可以戰勝的。上帝給了死亡問題最終的答案,而從上帝來的,不僅僅是戰勝了死亡,而且讓我們可以生的時候,更有意義,這不再是過一種向死而生的生活,而是一種死里復生的生活。我們一同來讀今天的經文。

哥林多前書15:19 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20 但基督已經從死里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1 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22 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活。23 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24 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 神。25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 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26 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

一.最危險的問題

哥林多教會內部本身有許多問題,也受了教會外面不敬畏神的環境的影響。他們做了許多不好的事,包括可恥的紛爭,傷風敗俗的淫亂,教會紀律的缺乏和敬拜秩序的混亂,不奉獻的問題等等。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的前面14章詳細地指出了這些問題。但是他現在講述的是最危險,且能導致永遠滅亡的問題:「你們中間怎麼有人說沒有死人復活的事呢?」(第12節)。哥林多教會有一些人不相信人死後能夠肉體復活。

這實在是最可怕的問題。因為如果一個人不相信死而復活,這其實就是否認了耶穌復活的事實。若是基督沒有從死里復活,我們的主就失敗了,我們的贖罪怎麼完成?我們也就沒有信心,沒有盼望,也沒有可信的了。那些死了的人就永遠死了,永遠失喪了!(14,17-19節)

所以在這裡保羅說: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19節)我們如果不相信死里復活的事情,以為只是在今生才有盼望,那麼過了現在,這一切就結束了,若沒有死人復活的事,我們的與神的關係就此窮盡。那麼太可憐了!

而且如果人不相信死里復活的話,他會如何看待活著時候的生活呢?他會覺得只是在今生有盼望。就如同剛才我們看到人們對待死亡的態度一樣,人會只是在今生追求快樂,吃吃喝喝,渾渾噩噩,或者就是追求向死而生,讓自己活得更舒服,更有價值,不枉此生。

今天對於去教會的人來說,可能很多人是相信死里復活的。在教義上,在頭腦的知識上是相信的,可是我們卻常常仍舊過著一種逃避死亡,吃喝快樂,或者向死而生的生活,我們的生活體現出的似乎總是只是在今生有盼望。

這從一個基督徒的日常行為就看出來。他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看待教養兒女,如何看待教會,如何看待與人的關係,如何看待金錢,如何看待工作,如何看待愛好等等等等。

一個只在今生有盼望的人會把一切的信仰放在今生的事情上。對於婚姻來說,他們不明白婚姻是兩個破碎的罪人在一起經歷恩典一同學習基督的愛的,婚姻是指向基督和教會的,是讓我們盼望永生的。不明白的話他的盼望就在婚姻身上,他要找到那個最完美的,把現在的配偶變成自己想要的,結果你會發現,那個總是想要改變自己男人的女人,努力奮鬥,終於變成了自己想要的那種男人;那個總是嫌棄自己女人的男人墮落成自己想要的那種女人;一個人若把財富當做今生的目標,把財富和房產當做衡量自己價值的人,他會面臨著耶穌的警告:無知的人呢,我今夜就要取走你的靈魂;一個只是尋求自己兒女今生益處,不把兒女永恆益處放首位的人,結果不僅僅自己面臨著耶穌的警告:無知的人呢,我今夜就要取走你的靈魂,甚至讓自己的兒女也陷入到這樣的網羅之中,等等等等。

這使得我們再次思想,我們究竟相信的是什麼?死亡是什麼?我們的盼望又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生活呢?

二.死亡究竟是什麼

如果人相信只有死亡,沒有復活,那麼的確應該只是追求今生的益處,向死而生的。這讓人潛意識接受了死亡,在死亡面前認了命,認為這就是人應該的結局。

死亡,不是從起初就有的,不是就應該就這樣的。我們不想死,對嗎?我們不想看到家人死亡,我們不想看到自己有病,衰老,孤獨死去。但是死亡就是在壓制著人,死亡不像讓人起來,我們想要起來,想要戰勝這一切,但是最終都輸給了他。這讓人憤怒。你看到在黑暗中蠟燭燃燒完,看不見光的時候,你看到手機的電一點點消耗完的時候,你也憤怒,沮喪。死亡不是天然的事情。

因為上帝在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沒有死亡存在。那時候的人—亞當和夏娃—是沒有罪的。那時候人們是順服上帝的話語,使用自己來服侍上帝,為上帝和別人活著的。可是,當他們墮落之後,人為自己活著,人使用上帝和別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人不斷地犯罪,罪的工價就是死。死亡就成了人的結局。死亡本質就是罪帶來的咒詛。死亡是如此的有權勢。讓人被壓制。讓人活著的時候犯罪,掙扎,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在走向死亡的狀態,身體死亡之後就陷入到永恆的死亡,與上帝隔絕之中去。

所以,當我們看到聖經的時候,就明白了為何耶穌要來。他來到這個世界,到我們中間,他體會我們一切的軟弱和痛苦,他最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去,通過他的犧牲,饒恕我們一切的過犯,他讓上帝的憤怒止息。而第三天,他榮耀地復活了!他復活了,是他已經戰勝了死亡,罪惡!羅馬書6:9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里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林前15:21-22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里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里眾人也都要復活。因此,我們也復活了,死不再成了我們的主人,轄制我們的,死不再是無解的,我們必須屈服的,沒有盼望的。罪不再是我們的毒鉤,罪的咒詛因為這一切都被打敗了。所以我們可以和保羅一同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林前15:55)。我們才能像《唯有基督》那首讚美詩里所唱的:死亡毒鉤,不再害我。

三.真正的死里復生

因此,今天我們在這裡慶祝復活節。聖經告訴我們,耶穌復活帶給我們什麼呢?一方面,這給了我們復活的生命。因為我們所有的罪被饒恕了,我們確信上帝透過耶穌與我們真的和好了,他接納我們了。另外一方面,耶穌的復活結束了死亡,開啟了我們的永生。我們開始了不是向死而生的生命,而是死里復生的生命。

這個永生不只是在天堂再開啟,而是從信基督之時就已經開啟了。因為從這時候起我們就有真正的生命和生活。我們不需要再逃避死亡,吃吃喝喝,也不需要再向死而生,不枉此生,這都是沒有永生下的死亡生活模式。我們已經開啟了永生模式。之前我們是孤獨地走向死亡的模式,沒有人能替你去死;如今我們不僅復活,而且復活的主與我們同在。他和我們一同在走死里復生之路,這是我們的安慰和力量。

因此,一個基督徒是死里復生的人。主耶穌死里復活的生命更新我們,讓我們在死去之前,耶穌來臨之前過一個死里復活的生命,而不是向死而生的生命。

因此,對於一個向死而生的人,他覺得活著就是不要虧待自己,要讓別人記住我;對於一個死里復生的人,他明白上帝真的沒有虧待自己,短暫的世界記不記我都沒關係,因為上帝已經記住了我。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關注的是既然生命這麼有限,我可以為自己做點什麼;一個死里復生的人,關注的是,哇,既然上帝給了我生命這麼永恆和美好,那麼我可以為上帝做點什麼。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如果老婆,老公如果不合我意,要麼我死,要麼他死,要麼婚姻死,總得有人在餘生要痛快活著;一個死里復生的人,他會把基督徒的另一半也當做死里復生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同來經歷生命的更新,走向永恆。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向死而生,不枉此生;一個死里復生的人,他最大的喜樂是自己的孩子也死里復生,擁有永生。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他去積攢財寶在地上,卻被金錢奴役;一個死里復生的人,他去奴役金錢,讓財富被上帝的國度使用,好積攢財寶在天上。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維護健康就是怕死,怕麻煩;一個死里復生的人,維護健康是因為不怕死,而想讓上帝繼續使用自己。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是在苟延殘喘中修建自己的國度;一個死里復生的人,是在喜樂平安中建造上帝的國度。

一個向死而生的人,活在這個世界,有的都是虛無的盼望,其實是絕望的;一個死里復生的人,他活在這個世上,但是卻渴慕天國的家鄉,他有真正的盼望。即使對耶穌里的信徒來說,我們身體仍然有歸於塵土的一天,但是肉體的死不再是罪的刑罰,因為在末日,及審判日後的日子,永遠「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21:4),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林前15:24-26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予父神。因為基督必要做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盡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

對於我們來說,那是何等榮耀的日子。在末日審判的時候,我們身體會榮耀的復活,和上帝永遠

在一起,享受那永活的平安,喜樂以及榮耀。這是我們死里復活的人的永恆的安慰和盼望。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耶穌復活了,他真的復活了!阿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音路德 的精彩文章:

TAG:福音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