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徽因逝世63周年:自律到極致,人生才精緻 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逝世63周年:自律到極致,人生才精緻 你是人間四月天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肺結核病逝世,年僅51歲。今年是林徽因逝世63周年。

作家文潔若說:「林徽因是我平生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

她是著名才女,除建築學外,在文學上也頗有造詣,著有《你是人間四月天》等。

林徽因身上的標籤有:中國著名建築師、作家、詩人,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在民國文化的土壤上,在那個才女輩出的時代,林徽因無疑是無數男人心中最溫暖和最溫柔的印記。她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在古建築間穿行,在詩文中遊走,漫走於紅塵之上,淡定,與世無爭。

生平簡介

1904年6月出生於浙江杭州,隨祖父母居住;5歲,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矇;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

1920年4月,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在此期間,結識了父親的弟子詩人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

1921年,隨父回國,到培華女中續學。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台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台詞全用英語。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藝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

1924年9月,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選修了建築系。

1928年春,同梁思成結婚。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區發現中國最古老的一座木結構建築——建於唐代的佛光寺大殿。

1954年6月,選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人物貢獻

東北大學校徽設計

20世紀20年代末期,時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的林徽因參加了由張學良出資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林徽因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拿下本次比賽的最高獎金。

保護奈良古建築

1945年二戰行將結束時,時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軍邀請,在即將執行的奈良轟炸圖上為其標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11月與1939年1月兩次險些於日軍的轟炸中喪命,三弟林恆也於1941年在對日戰爭中陣亡。

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

八寶山革命公墓創建於1949年11月。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八寶山的護國寺改建為公墓,並遵照周恩來的意見,將公墓定名為「北京市革命公墓」,作為革命烈士的安葬之處。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由中國著名建築師林徽因設計,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公墓內遍植蒼松翠柏,莊嚴肅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後的安棲之所。走在公墓里,弔唁那些於民族於國家立下大功的英魂,猶如在和歷史對話,感嘆滄海桑田,體會人間正道。

論文著作

林徽因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寫的《中國建築史圖錄》稿,初步實現了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懷有的心愿。應解放軍的請求,編寫《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還與梁思成合作寫了《城市規劃大綱》、《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等學術論文。為《新觀察》等刊物撰寫了10幾篇介紹中國古建築的通俗讀物。

她發表有關建築的論文主要有《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鑒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還參與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參與設計國徽。

「國徽的主要設計者是林徽因。」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原院長秦佑國說。

第二件:搶救景泰藍工藝。

「她逛古玩城時,發現了瀕臨絕根的景泰藍花瓶,便在清華大學成立了景泰藍搶救小組。」

第三件: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

「她負責設計了紀念碑底座的浮雕紋飾。」而且,這三件大事都是在她「摘除一個腎、肺病咳血」的情況下完成的。

1950年,國徽掛上天安門後,梁再冰留著淚感嘆:「那紅色中也有媽媽的一小滴血。」

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本來,女人偏重感性,不喜歡理科,尤其不擅長空間、方位、工程方面的東西。林徽因是個例外,她理性,才能做那麼多關於建築和工程方面的事情,她感性,才會成了一個作家,一位詩人。林徽因是真正的一代才女,她在很多業餘的領域幾乎都能達到專家的深度,所以她家才會長期高朋滿座,成了著名的太太沙龍,她才會成為眾星捧月的一朵玫瑰。

她精力充沛,將畢生的心血用在了學術上,據蕭乾回憶:「聽說徽因得了很嚴重的肺病,還經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個病人,穿了一身騎馬裝,她說起話來,別人幾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談絕不是結了婚的婦人的那種閑言碎語,而常是有學識、有見地、犀利敏捷的批評,她從不拐彎抹角、模稜兩可。這種純學術的批評,也從來沒有人記仇。我常常折服於徽因過人的藝術悟性。」

在民國文化的土壤上,在那個才女輩出的時代,林徽因無疑是無數男人心中最溫暖和最溫柔的印記。她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在古建築間穿行,在詩文中遊走,漫步於紅塵之上,淡定,從容,與世無爭。

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倉庫,儲著許許多多的經歷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人要不被這些紛雜的庫存亂了人生分寸,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心裡建造不同的抽屜,然後分門別類地進行歸置與存放。愛情的歸愛情,友誼的歸友誼,社交的歸社交。如此,心才會整潔、豁達與富有。人活起來才方向明確,遊刃有餘。林徽因,就是這樣一位心多抽屜的女人。多年來後世常對她有諸多誤解,而她只是心多抽屜。她對人既重情重義,但又有原則分寸。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磊落坦蕩,這才是林徽因的格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朱自煊說:「現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實際上,我認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學家。」

林徽因是一位能耐寂寞的學者。她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說明:「別因為自己是女人,就禁錮了雙腳。真正長存於世的美,從來不止於皮囊,更是一個女人身上散發出來的獨立和智慧。」

1955年4月1日,受盡肺病折磨的林徽因終於閉上了眼睛。

梁思成親自為妻子設計了墓碑,上面只寫了七個字:建築師林徽因墓。追悼會上,兩位摯友金岳霖和鄧以蟄,聯名為林徽因撰寫了一幅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留下了那麼多詩歌、小說、散文,也留下了不少可載建築史冊的圖文與設計。而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能夠讓她成為民國女神範本的,也正是她高級的生活藝術。這門藝術的核心就是——傾我所有去生活。不管遇到什麼流言、什麼挫折、什麼磨難,林徽因始終是明朗、豐沛、歡樂、向上的。她要竭盡全力傾盡所有活出女人之美生活之美。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如果有一天我們淹沒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

談到林徽因,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她的愛情,她的生命中出現的三個男人,每一個都如雷貫耳,都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

01浪漫詩人徐志摩

十六歲那年,林徽因在倫敦結識了徐志摩,那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林徽因就是一首朦朧的詩,怪不得徐志摩為她神魂顛倒,為了她,寫了無數動人心弦的情詩;為了她,徐志摩提出與原配張幼儀離婚。林徽因自然也是心動了。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情竇初開,要如何抵擋詩人的浪漫和才情?

可是,林徽因做到了。

02穩重儒雅建築大師梁思成

她愛慕徐志摩,但是她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在浪漫洒脫的詩人與穩重儒雅的建築大師之間,她選擇了腳踏實地的梁思成。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段祺瑞內閣中的司法總長,梁啟超作過熊希齡內閣的司法總長、段祺瑞內閣的財政總長,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結合在當時可以說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

在愛慕與適合之間,她選擇了適合。

林徽因說:「任何東西都可被替代。愛情,往事,記憶,失望,時間……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無力自拔。」

因為林徽因的自律自控,她並沒有淪陷於愛情,而是選擇了被世人祝福的安穩婚姻,在現世安穩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專心地投入建築學習研究。

誠然,梁思成給了她一世安穩的愛,也幫助她走向了事業的巔峰。

03哲學大師金岳霖

在林徽因生命里還有一個重要的男人,那自然是金岳霖。

當年,梁林夫婦住在北京總布衚衕的時候,金岳霖就住在後院。

有一天,林徽因很沮喪地告訴梁思成:「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梁思成非常震驚,一夜無眠,第二天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

後來林徽因將這些話轉述給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從此他們再不提起這件事。

從此,金岳霖一輩子都站在林徽因不遠的地方,關注她的塵世滄桑,感受她的生命悲喜。

無疑,梁思成是有非凡氣度和胸襟的,不然也不會讓金岳霖一直「逐林而居」,但梁思成的胸襟也是源於對林徽因的信任,他相信林徽因是有界限感的。

林徽因說:「容易傷害別人和自己的,總是對距離的邊緣模糊不清的人。」

明明心裡有愛,卻能做到不越線,不越界,這是何等的自律啊!

「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林徽因說。

自行了斷,林徽因能夠在感情上如此高度自律,不正是說明她人格的獨立與豐盈嗎?

這種自行了斷,又有幾個女人可以做到?

在事業上,林徽因也是碩果累累,文學造詣和建築設計均有建樹,令人矚目!

她隨同梁思成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

她在抗日戰爭時期,不畏物質條件的艱苦和生活的顛沛流離,不顧肺病的複發,為寫《中國建築史》搜集資料。

她提出將北京古城牆整理出來,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她為挽救瀕於停業的景泰藍傳統工藝殫精竭慮。

她抱病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完成了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她為了挽救四朝古都僅存的完整牌樓街奔走呼告。

正如張幼儀說的那樣,她是一個「雙腳自由」的女人。

自由是什麼?自由的前提就是自律,沒有自律,就沒有自由。如果林徽因沒有做好情感的自律,早在在愛情里被攪得灰飛煙滅了吧?

高爾基曾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

你有多自律,就會活著多高級,正因為林徽因對自己情感的剋制,才會不受縛於感情,才有時間和精力去丈量自己生命的寬度和厚度,使得她的人生有了別樣的質感和精緻。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讚頌

作者:林徽因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十大元帥,第一名終結了德國,日本一人進入前五

TAG:掌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