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低谷與彷徨。自認為才高八斗,可是未必有人賞識,並不是每個有才能的人都能各盡所需,發揮自身的作用。所以當沒人欣賞你的時候,不能自暴自棄,停滯不前或頹廢守安逸,而是要更加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優點,添補自身的缺點。

當他日時運到來的時候,不能驕傲自大、得意忘形,而應把自己所學發揚光大,讓恩惠普及更多的人。

等他日,林虎兄發達(時運通達)的時候,到時再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至時請大家吃雪糕,(許諾小一點,比較容易實現),不能獨食,獨食不肥。

思想史上流行的觀點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作為中國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補"的體現,

但思想家很多是不靠譜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現實生活中,其實更多人是希望: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妻妾成群。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前半句表達了儒家的理想主義和入世精神,而後半句顯示出道家的豁達態度與出世境界。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據學者考證深受稷下道家的影響。

出處: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游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③;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釋義:

孟子對宋勾踐說:「你喜歡遊說各國的君主嗎?我告訴你遊說的態度:別人理解也安詳自得;別人不理解也安詳自得。」

宋勾踐問:「怎樣才能做到安詳自得呢?」

孟子說:「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恩惠施於百姓;不得志時修養自身以顯現於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

寓意:

窮達都是身外事,只有道義都是根本。所以能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至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則與孔子所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樣,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座右銘,成為最強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對他人,也對這個世界,更對自身。

當你窮困不得志時,它以「獨善其身」的清高撫慰著你那一顆失落的心;當你飛黃騰達有時機時,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著堅實的心理基礎。因此,無論你窮與達,它都是一劑絕對見效的心理良藥,是知識分子戰無不勝的思想武器與法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林虎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江孔殷的賣字潤例

TAG:羅林虎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