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里的VR遊戲世界 其實不用等到2045年

《頭號玩家》里的VR遊戲世界 其實不用等到2045年

小鹿創萌

聚焦「雲物大智」,提供前沿科技報道。

GIF

斯皮爾伯格的VR世界

GIF

這些天的影院,最火的大片無疑是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頭號玩家》。這部電影上映頭一天,豆瓣評分高達9.2,上一次看到如此高評分的好萊塢大片,大概還是《盜夢空間》或者《阿凡達》。上映3天,電影的豆瓣評分小幅下降到9.1分,有15萬人打分,算是比較「堅挺」了。

這部電影的好評,主要集中在視覺效果好、題材新穎、有200多個彩蛋等多個方面。

但對於這部電影,即使裡面的彩蛋幾乎一個都不懂,也依然是一部非常好看、娛樂性非常強的電影。為什麼?只憑一點——

斯皮爾伯格把大家都想了解的、卻沒有人拍過的VR的未來,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就像當年卡梅隆用《阿凡達》帶觀眾走入如夢似幻的3D、外星世界一樣,對觀眾來說,只要被斯皮爾伯格領進那個天馬行空的VR世界,完全足夠了。

GIF

從技術看電影里的VR

GIF

其實,從技術層面來說,實現《頭號玩家》里這樣的全沉浸的體驗,根本不需要等到2045年,也許到2022年就能實現。

要知道,VR是相當新生的事物,但速度發展之快(尤其是這幾年),絕對令人咂舌。

舉個例子,你在電影里會看到,男主角站在一個跑步機上,身體被繩子牽引,腳下是一個跑步機,讓男主演可以在方寸之間就完成大的動作——這個設備,15年就已經有成熟的樣機出現,杭州一家企業生產出的VR跑步機KAT WALK,可以讓玩家帶著頭顯,在跑步機上進行跑步、下蹲等動作,所需要的不過是幾平方米的空間而已。

還有大家最先看到的頭顯設備,其實,電影里對頭顯設備的設計,有點太土了,非常不2045,反而像一副滑雪護目鏡。哪怕是目前我們在市面上能夠看到的所有頭顯,有些都比電影里的潮。

拿現在相對流行一點的HTC VIVE設備、Oculus Rift設備來說,也就比電影里的看上去稍微笨重了一點而已。更別提國產VR,雖然效果一般但又輕便又便宜,外觀一個比一個潮。

上圖為某國產品牌VR,挺洋氣的。

GIF

值得期待未來裝備

GIF

不過,電影里展現了一個很好玩的黑科技——男主角帶上一個像話務員耳麥一樣的東西,可以自動捕捉人臉的動作。我們看到電影里VR遊戲里的虛擬人物,能夠和現實人物一樣說話、做臉部表情,這還是很好玩的。

事實上,今天的VR在表情捕捉方面依然相當糟糕,這太有技術難度了。不過,現在已經有廠商如Cubic Motion嘗試將簡單的面部動作捕捉帶到虛擬現實頭顯,但這種技術的實際商用或許仍有數年時間。

再來說說電影里出現過的觸覺手套和全身套裝。男主角夢寐以求的X1套裝,在遊戲過程中能夠真實感受疼痛等等。

其實,全身套裝也已經有公司研發了出來:觸覺團隊HardlightVR發布的Hardlight觸覺反饋套裝。該套裝擁有16個觸覺反饋區域,可以針對特定的肌肉群體提供身臨其境的體驗。但相對電影中的設定似乎還有不小差距。

GIF

VR技術的另一種可能性

GIF

說完技術層面,來說內容層面。斯皮爾伯格為未來的VR世界,展現了一種可能性。

電影中的一大驚喜就是斯皮爾伯格致敬庫布里克的《閃靈》那一部分——玩家直接進入了《閃靈》電影中,做了一回《閃靈》的主人公!

試想一下,哪個喜歡電影的人,不曾幻想過能夠進入自己最愛的一部電影,成為電影的主角?

GIF

用VR看電影會是怎樣的體驗?

GIF

這裡扯出最後一個話題——VR電影。VR電影因為沉浸感、代入感強,也成為未來一種令人非常期待的內容生產模式。在不久的將來,戴上VR頭顯,你就可以身臨其境地看一部電影。甚至電影院再也不需要什麼4D了,直接每個人戴一個VR頭套,腳下一個VR跑步機,邊走著邊把電影給看了吧。

不過,目前市面上沒有太好的VR電影內容,一方面,VR頭顯成本還是比較高,目前還沒有普及,好的內容開發可能會收不回成本。另一方面,帶著VR頭顯,觀眾的腦袋是可以到處亂看的,那麼怎麼把注意力吸引到主線劇情上,是需要創作者去適應和研究的。

以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為例。這部電影本身並不是什麼VR電影,但是李安拍攝的時候非常有意識地加入了比利·林恩個人的感受和視角的轉動,讓觀眾感覺彷彿進入了比利·林恩的腦內,跟著他一起審視周遭的變化。那些煙火、舞台,戰爭場景,彷彿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樣。

這還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希望未來,VR電影大有作為。

素材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東極熊

審核:趙無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軟南京孵化器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又來搞事了,除了想幫人治病,還想把人類變成 AI人
王秉達:如果你錯過了互聯網,這次一定要介入「AI和鏈」

TAG:微軟南京孵化器 |